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创造了新的路径。为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发展,笔者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思考》为课题,从“互联网+”与思想政治课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途径,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课;现状;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王骏飞,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多元化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4):32-33,48.
一“互联网+”与思想政治课相关概念解析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解析
“互联网+”主要指的是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依托下所实现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简单来讲,“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但这绝不是将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地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
(二)思想政治课相关概念解析
思想政治课,主要指的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施加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行为活动。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帮助他们健全心智、使得他们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生活环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努力学习,从而塑造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1]。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意义也越来越明显。虽然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使我们身边的不良诱惑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游戏等,虽然说适当玩游戏有益于学生放松身心,但过度地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会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太少
虽然很多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很多工作都是表面上的,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分配到的课时太少。我们知道,培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必须要长期进行,所以课时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而且所涉及到的知识结构体系非常庞大,教师不单单要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去消化。所以,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课时来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有些思想政治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就会忽视学生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有效性,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展教学工作,基本上就是一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姿态,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
(二)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
思想政治知识本身就非常枯燥无味,如果教师不能采用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远远没有专业课程教育来得重要,即使学生对专业课程也不感兴趣,但是为了在未来他们可以获得一个理想的生活,他们也会逼迫自己去学习专业知识。但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同,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并没有显性作用,所以学生并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迫使自己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学习心态,尽可能地选择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热情。然而,很多教师都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睡觉、玩游戏、聊天的学生比比皆是。
(三)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同步进行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理想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喜欢纯理论的教学,并没有将实践教学添加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应用思想政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中,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还应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目标,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实践教学作为保证,学生就很难将这些思政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为当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得不到体现。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途径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时更要保证有效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工作,推动思想政治课程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更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未来负责。当前,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非常严重,非名牌、大牌不穿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的基本原则。而对于那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看到周围学生“光鲜亮丽”的衣着打扮时,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工作时必须要从学生心理入手,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满足他们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专业课程教学重要,但是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比专业课程教育更为重要。为了能够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学校必须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为思想政治课安排足够的课时,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慢讲课速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坦白来讲,基本上大多数的学生只会在课上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在课下基本上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这些内容。所以,如果我们想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基本上就只能依赖于课堂教学,一方面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机会。
(二)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工作都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一代的教学新技术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特点;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将情景教学法与传统多媒体教学技术有机融合,通过给学生创造一种更理想的教学环境而吸引学生课堂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交流,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考察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看法,同时虚心接受学生给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也要严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管理,端正他们的教学态度,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就像是专业课程教学工作那样,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借助于理论教学让学生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国内实时动态信息,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应该利用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真正地应用到实处,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地给学生安排一些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既可以让他们获得成长,也可以让他们在服务中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当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学习机会多么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柴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8,5(16):256-257.
[2]张旭念.“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策略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01):111-116.
[3]杨玉强,郝淑芹.“互联网+”风口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视角[J].改革与开放,2017(10):26-28.
[4]姚妍妍,季丽梅,杨英杰,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4):51+53.
[5]苏伟刚.“互联网+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优化策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114-119.
[6]王骏飞.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7,36(24):209-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