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开启了全新的思路。当下现有的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发展迅速,效果明显,但依旧存在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不足等情况。本文提出在现有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并应用一个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模式: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介绍该程序的主要内容与运行方式,并对该小程序日后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验证。
关键词:思政理论;网络传播模式;竞赛型小程序;创新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冯诗琦,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网络传播模式的创新与构建——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的创建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4):210-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这个时代背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开启了全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实践应用,提出在现有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创建并应用一个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模式: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介绍该程序的主要内容与运行方式,并对该小程序日后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验证。
一 当前高校思政理论网络传播模式发展现状
(一)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概念及其形式
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是以多媒体、网络化为核心的利用网络新媒体,运用大众传媒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当前主要形式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理论推送。理论推送作为高校思政网络传播的渠道之一,是一种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如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编辑成一篇简短易于理解学习的小文章推送给大学生。二是演讲展示。将国家领导人、名人名师、评论家等有关对时事政事、思想政治理论的一些看法和见解的演讲视频,上传到高校网络平台中,可以使大学生在观看演讲视频的过程中学习思政知识。三是名师公开课。在“互联网+”背景下及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下,高校选择创建新的网络课堂平台或是使用当下较为完善的名师公开课的平台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慕课、青课、易班网等网络平台。四是思政论坛(网络社区)。思政论坛是一种从网络社区衍生而来的一种思政网络传播渠道,是一种可以提供社区交流的平台。五是门户网站搜索。门户网站搜索是一种较为依赖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思政网络传播渠道。在大学生需要相关理论知识储备和想要了解时事政治时,可以通过如搜狐、雅虎等门户网站自主进行搜索,门户网站可以提供相关资料信息。
(二)当前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发展现状与缺陷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网络成了高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模式,相应地也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手段。当前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仍处于摸索探究的阶段,就如理论推送和名师公开课等当下发展较为完善的模式也依然存在很多缺陷。首先,缺少互动性。如理论推送作为一种通过文章将思政知识推送给大学生的模式,单方向地将文章传送至大学生的移动端,不能使平台管理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的高校思政网络传播模式缺少了互动性。其次,缺少深入性。名师公开课是现下高校使用度最高,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思政网络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许多老师选择将视频提前录制完成上传到平台,大学生们便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虽是一种很有效、便捷的方式却依旧缺少了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习知识的这一环节,使大学生不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思政知识。再者,缺少了竞争性和趣味性。不论是理论推送亦或是门户网站,这些模式都属于学生直接接触学习思政理论,缺少了促进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竞争的学习模块,很难引起大学生对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 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的创建
小程序“C环球”下共设3个服务功能:
(一)环球见闻
环球见闻主要以推文的形式在小程序内发送,内容以文字、图片为主展示,并适当加入短视频和小知识点链接辅助学习。其中,推文内容主要来自于对全球权威报刊中的热点文章(国内主要参考《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求是》《中国经营报》《南风窗》《中国企业家》,国外主要参考《卫报》《经济学人》《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科学》)的收集整理,话题涉及党政时事、经济贸易、能源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时尚娱乐、医疗健康、科学技术等。该功能旨在巩固思政知识,拓宽大学生视野。
(二)微联合国
微联合国是模拟联合国的简易型网络版本,借助小程序开发的一款思政网络竞赛小游戏。首先邀请或接受报名,选取部分学生代表各个国家参加会议。之后在小程序中建会议厅,前期借助语音的形式,并辅以其他功能来开展微联合国的比赛,后期资金融入后会以直播的形式组织开展。比赛中议题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和平与安全、人权、环境、贫穷与发展、货币政策、石油危机、全球化、公共卫生。参加比赛的同学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国家”,充分扮演好外交官的角色,自觉自主地运用英语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代表们需要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等知识与大会要讨论的问题紧密结合,思考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该功能旨在激发学习潜能,提升领袖才能、精英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环球问答
环球问答是在小程序中开直播间,邀请好友一起进行直播竞赛答题。同时设置排行版机制,对排名靠前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选取党政时事、经济贸易、能源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时尚娱乐、医疗健康、科学技术等热点话题和技能测试题,制作成题目,并按难度进行初、中、高级分类供参赛选手选择。该功能旨在巩固思政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针对以上两个服务功能中所学到各项知识和能力进行考察检验。
三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创建可行性论证
(一)理论支撑
“C环球”小程序追求内容新颖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创建原理符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兴趣与关注,其可行性得到教育学安德森认知技能获得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与心理学竞争心理、猎奇心理的理论支撑。
1.依据安德森认知技能获得理论,使大学生能更有效地获取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竞争型小程序“C环球”所实践的模拟联合国会议模式,可以使大学生利用安德森认知技能获得理论更好地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模拟联合国会议这项体验式活动,可以将大学生学习思政教育的模式,从在思政教师授课中记忆与理解思政知识,转化成学生通过扮演各国领导人参与讨论时事政事,对问题思索探究从而获得知识;让思政知识从单纯地被记忆和理解转化为能够让大学生们从本质去理解,学会运用,分析和创造。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大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思政知识中的案例与实时事件相结合进行类比,以此更加合理、有效地学习思政知识。
2.通过非正式学习,使大学生能更自主地获取思政教育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非正式学习表现出内隐性、自主性、情境性、互动性、灵活性和非结构性等特征,体现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非正式学习一般是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借助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的自我学习。网络是非正式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C环球”这项高校思政竞争型的模拟联合国会议是倚靠微信小程序所建立的平台。发挥小程序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进行非正式学习。通过扮演各国代表参与讨论热点问题,可以体现出非正式学习的情境性与互动性;通过对当下时事政事的探讨从而理解学习思政知识,体现出了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获得社会性;而新型的小程序“C环球”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方式,更是展现了非正式学习的学习形式多样性。
3.利用竞争心理,使大学生能更积极地获取思政教育
竞争可以对人的智力起一种强化作用,它能促使人的知觉更敏锐,注意力更集中,可以使人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敏捷,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我们所创建的高校思政竞赛型小程序“C环球”:使模拟联合国会议是让高校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政理论的平台,通过竞赛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思政知识,并且在对竞赛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延展了相关的知识背景,更是发挥了竞争型比赛环节中的竞争心理作用。
4.根据猎奇心理,使大学生能更主动地获取思政教育
猎奇心理是受众心理之中的一种,即要求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状态。猎奇心理也包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成分。“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强,以满足网络受众第一时间获知事件新动态的需求。“两微一端”的推广普及使网络传播全时化、碎片化,特别是当前突发事件、战争、动乱、坠机、明星丑闻、官员腐败等相关信息可以迅速在网上形成关注点,网络受众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及时跟进,就是猎奇心理所致。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猎奇心理吸引大学生来参与“C环球”。通过对活跃的大学生微信用户宣传“C世界”小程序以此来吸引大学生们的好奇心,由学生们对当前时事的关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会议发表言论当中。这样一个崭新的运用在线微信小程序的举办模拟联合国会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可以使大学生们对当前各种事件的看法以及辨证思维以竞赛的形式来体现和交流。
(二)实践支撑
1.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预测指标体
载能力的指标下,设计了小程序对思政教育容量、链接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丰富的延展性四个二级指标;在参与主体运用小程序成效性的指标下,设计了信息交互程度、信息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强化思政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四个指标;在小程序对参与主体影响程度的指标下,设计了用户流量和日均参与量两个二级指标(见下图)。
2.分析方法的介绍。
AHP模型(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
本文通过向广东省各大高校的学生发放700份问卷,回收了635份问卷。结合问卷的相关数据,笔者利用层次分析法将目标层至二级指标层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从而确定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经AHP软件分析,通过总一致性检验,CR<0.1。
从理论上来说,小程序技术能够与思政教学的短板契合,但理论与实际间可能有所偏差,因此,笔者将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之后所产生的成效性进行预测。本文的一级指标由小程序对思政信息的承载能力、参与主体运用小程序的实效性和小程序对参与主体的影响程度三个指标构成。每个一级指标又设计了能凸显其内容的二级指标。
本文通过构建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成效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分别对指标因子进行赋重,从而得出一套较为客观的评价。由表4.2.2可知,参与主体运用小程序成效性能较大程度地反映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的实用性。将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中,极大地提升了思政教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间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将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提供了链接线上与线下的渠道,同时也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容量。除此之外,利用小程序应用于思政教学中的方式,也能提高日均参与量与用户流量,即便提高的程度不大,但也不为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整体而言,思政教学和小程序的相辅相成,为学生与老师搭建更好的沟通渠道,展现了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便于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相连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革新。
参考文献
[1]王静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考试周刊,2013,(1):157-158.
[2]吴梦陵,熊桑,孔凡新,等.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3):1-3.
[3]王淼.安德森认知技能获得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作用[J].内蒙古教育B,2017,(12):4-5.
[4]严岩.网络传播的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01):36.
[5]冯斯迪.互联网环境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18):142-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