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10:49: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校企合作是保证各大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必然手段,同时是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学院、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解决。本文从实际出发,具体探索如何完善与规范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董忠,张利军,王书岗.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9,6(20):55-56.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对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新时代的使命。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办法》中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合作机制为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和学院企业双主体实施。2018年3月12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时说:“促进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到学院去当老师,学院的老师到企业去工作一段时间,建立一种‘旋转门’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的形式上也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宝贵经验,如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120余所高校合作,推动企业资源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将互联网、VR、机器学习、游戏开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教育产品研发,提供具有创新性、强适应性的教育服务,实现教育及学习方式的革新,覆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涵盖研究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等,在校学生30000余人。还有一些院校的个别人才紧俏专业出现了“订单式”、“企业配合模式”、“实体合作模式”、“顶岗实习式”、“2+1结合式”、“产学研结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上企业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摸索出很好的经验。

      通过理论推导、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如何打造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意义:

一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当地经济和发展突破的要求,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尝试教育创新的一个方法。只有与公司、企业及事业单位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应用型本科教育才能加速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才能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

 
二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安排学生到企业和其他单位就业及顶岗实习,形成以学院为核心,学院与企事业单位联合教学、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学校和企业全面合作,有利于形成开放式教学。大学在设置专业的时候需要关注市场,根据市场调整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校与企业合作有助于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使得学校能够主动去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打造现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发达国家已经先走一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由于国情原因,我们只能从这些经验中学习,不能生搬硬套。其次,在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一般的特点、方法模式及合作机制介绍的比较多,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深度校企合作阐述的比较少。因此,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缺乏系统思考。第三,在研究深度上,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是案例研究,缺乏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内在规律性,对应用型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指导意义不明显。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根据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意义,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四个主要方面:

(一)互利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大学与企业通力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都是实体,都有利益需求。企业必须盈利才能生存。校企合作能够形成长效机制,这取决于双方利益的平衡,取决于双方的利益获取。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虽然我国还没有完成现代工业化,但是高校供应的毕业生却非常多,企业从人才市场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各种人力资源,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企业与大学合作的主动性。企业需要获利才能继续生存,因此,只有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得到合理的利润,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顺利打造。

         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大学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去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其次,大学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第三,大学能够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提供员工轮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第四,大学能够为企业培养合格优秀的毕业生。大学毕业的学生,合作企业有优先选择权,合作企业在实习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在与大学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益,长效机制才能逐渐形成。

(二)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合作:资源充分共享

        建立资源共享、相互参与的机制可以调动学院与企业之间培养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从而巩固校企合作的成果。有以下举措:一、成立专家委员会,学院专家及企业领导均参与。专家委员会一起制定人培方案,从而充分发挥学院和企业的优势。二、学院老师与企业员工参与类似“旋转门”交流。2018年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旋转门”概念,就是要求企业领导到学院任职副校长或副主任,学院领导也在企业或车间任职副总或副主任。三、在企业兼职的老师及在学院兼职的企业员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表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员工如果满足教师的条件,可以调任学院任教。五、对于退休老职工,如果有教学能力,可以聘请到学院任教,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同样,退休教师,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返聘到企业担任顾问等职。

(三)通过规范有序的约束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合作的同时必然伴随制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够健康发展。大学和企业合作,不能单纯依靠一方不断的无偿付出,双方应该责权利清晰合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同时,双方必须受法律、制度、道德的规范和监督。大学和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受法律保护的协议框架下,高校和企业都要完善自身管理规范,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努力维护双方权利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双赢模式。

(四)相互理解情感机制:打造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最终需要人来推动,所以校企合作也是人的感情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抛开法律和政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来维系。首先,要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大学的领导及二级学院、系领导,需要与企业派驻项目部人员充分沟通,形成朋友关系,从而能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第二,大学与合作企业要形成定期会议处理合作中出现问题的机制。在节假日,互相派人慰问。对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要给予合理待遇。第三,邀请专家对校企合作专业进行会诊,真诚学习并虚心改善。第四,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校企合作中双方的劳动付出。帮助企业派驻工作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大学的一员。企业派驻人员对大学产生了感情,校企合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就容易实现。

\

 
四结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并且形成长效机制,将不断提高院校教育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能力,将促使院校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拥有更高的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赢得社会更多的尊敬。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必要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12)下
[2]马永祥.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文史资料,2007,(8).
[3]费小平.构筑校企合作联盟建立长效运行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47-49.
[4]虞璐.构建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12):100-101.
[5]方德英.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7]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 吴华.产权视域下的校企合作——市场机制的失效和政府的有限介入[J].现代教育管理,2014(03).
[9]陈胜,王虹.校企合作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及角色定位[J].现代教育管理,2014(03).
[10]顾金峰,程培堽.校企合作失灵:原因和矫正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3(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