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对成果导向教育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1 13:21: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成果导向(OBE)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中正逐步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成果导向的教育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改革。主要阐述了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基本认识,探讨了成果导向教育在教学方法、考核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新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邓淼磊.对成果导向教育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20):25-26.

        根据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科专业,通过认证的工科专业占全国所有工科专业总量的比例约为4.4%。教育部认为,通过了专业认证,就标志着这些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了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目前,很多还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科专业都在积极准备,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进行建设,以期尽快通过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内众多高校的工程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学习和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成果导向(OBE)的教育理念。在OBE理念的指导下,河南工业大学信息技术方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继通过了专业认证。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对OBE教育理念进行一些探讨。

一 OBE教育理念体现了毛泽东思路的核心和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前的很多习惯做法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实事求是的要求。比如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不少专业的做法是参考其他学校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各类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专业内涵和建设要求等文字材料,教师内部研讨就确定好了,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没有调查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达成情况。并且在培养目标的描述方面,诸如高素质、创新型等描述培养定位的词汇普查出现,由于没有调查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达成情况,也没有考虑高素质、创新型等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培养目标成了教师和学生都不会去关注的套话、空话,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OBE教育理念特别强调要以学生能够取得的成果为核心,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学校各类资源的配置、课程体系的设置等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实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1]。这揭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

 
         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在于育人,而不是制器。OBE教育理念体现了大学本科教育重在育人的特征。学生走出校门,带走的是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术。大学本科教育就在于以各专业的具体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可能会过时,也可能会遗忘,但是能力和素养将伴随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是学生回报社会和建功立业的基本保证。

二 OBE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新要求

        OBE教育理念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变,在OBE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和是否成功远比什么时候学习和用什么方法学习更重要。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的成果(产出)而非教师能力和经验成为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OBE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2]。OBE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OBE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更强调协同育人、因材施教、最终成果、自我参照和包容发展。

        这里的协同育人,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同一专业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任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协调一致,共同承担和完成同样的学生能力培养任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过于看重知识的传授和对教师个人的质量监控,教师和学工人员之间、不同课程的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同。OBE教育要求校院统筹、主辅协同、专兼结合,协调一致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系列指导工作。为了帮助学生达成毕业要求,对于毕业要求中的每一项能力,进行合适的分解并落实到若干具体的课程培养中。这若干具体课程就承担了同样的能力培养任务,相应的任课教师可能有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有通识课程的教师,他们和学工人员一起,只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达成这些课程所承担的该项能力要求。这样不仅不同的专业课教师或通识课教师之间需要协调一致,而且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以及学工人员之间都需要经常性的进行研讨交流和协商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好同一个能力培养任务。

       因材施教是具有普适性和理想性的得到全世界广泛认可的教育思想[3]。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受限于资金、资源、观念等的限制,难以很好的落实。但是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在能够落实和实现的理念和制度方面,做出改进和完善,推进因材施教。例如在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有一名大一新生报名参加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软件能力认证考试,成绩在300分以上,已经达到了一名合格程序员的能力水平。如果要求他在随后开设的程序设计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学习上,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下课,按照任课教师统一要求的进程完成好学业,那么对这个学生来讲,就是浪费学习时间,耽误学生发展,限制学生成果。OBE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所得,而不是强调过程和程序。在OBE理念下,判断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否合理、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否优异、教学的管理和资源保障是否高效等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根据这一判定原则,调整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机制,推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OBE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即学生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后最终具有的能力,而不是以阶段学习的积累结果来衡量学生。在OBE理念下,学生取得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只是用作下一阶段学习的参考,学生某一阶段的表现不佳,并不会影响对学生最终成果的评价。

       在OBE教育理念下,学生始终是以自我为标准参照,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步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重点就在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所能达到的最高绩效标准及其内涵的相互比较上。而传统教育拥有共同的参照标准,一般通过各高校广泛使用的学分绩点,即可对学生进行“排位”,这种“排位”可以用于不同学生之间的比较,学生是以他人为参照标准衡量自身绩效。

       自我为标准的评价,强调了包容性成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过于强调学生的选择与成绩分等,这样就导致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习机会和环境氛围而变得越来越差。OBE教育强调学生包容性成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弥补不足,从而达成毕业要求的各项能力。所以OBE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逐步引导学生完善自我,达成顶峰成果。

三OBE教育理念在考核模式方面的新要求

         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考核模式也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革,以体现课程的目标和成果的导向作用。课程考核模式的选择应当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紧扣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考核方案。根据课程所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恰当合理地制定课程考核方案、考核方案要能合理完整地反映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评价。课程考核需要转变“重记忆,轻能力”的考核模式和内容,强调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考核。考核内容和方式应能体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对能力素养培养要求的显性达成。具体落实中在课程教学大纲层面明确基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针对课程目标确定考核方式、方法和内容,确保考核结果能够用于评价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考核方式方法恰当,命题必须覆盖全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

四 OBE教育理念在评价体系方面的新要求

        OBE的教育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毕业要求的内容;定期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和提高课程质量;定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和学的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所做的一切培养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

\

 
参考文献

[1]新标准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J].王芳,胡小平,冯莉媚.教育现代化,2017(01):90-92.
[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孙宪丽,张欣,张楠.大学教育,2016(04):112-113,132.
[3]创建一流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一流的学习能力[J].张浩军,李文庠.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2-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