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3-11 11:3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分析目前英语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和意义。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大观念进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出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应先结合语篇研读,确定单元大观念,再基于学情,以大观念为纲领,分解出课时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
 
  【关键词】大观念,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目前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中,很多教师更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忽略了教学内容背后的主题意义和文化价值;认为一堂课只要使学生掌握了单词、词组、句型、语法,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只知道知识点,而缺乏对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不知道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和意义
 
  基于上述现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育部2022)。教师要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或者重组,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新目标召唤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教学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崔允2019)。在实际操作中,王蔷教授也提到,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依靠单一课时或单一语篇的学习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复杂的育人目标,需要经历过程周期较长的完整单元学习(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2022)。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整地进行单元学习,就成了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关键。
 
  因此,在国内基础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引入了“大观念”的概念。大观念(Big Ideas)在国际上最早可追溯到杜威(Dewey)的教学内容心理学化。国内对此概念的引介可追溯到21世纪初,在《科学课程内容的研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大观念”一词。而在基础教育英语领域,对大观念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英语学科大观念应是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有机结合。《课程标准》将主题划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并设置了若干子主题。主题大观念是课程育人最具有价值的知识,能够统领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业评价的方式。语言大观念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2022)。如果将英语的每个单元看成一栋房子,那么其中每个单一的知识点则是这栋房子里的一砖一瓦,如何把这些单一的砖瓦黏合,变成完整、牢固的房子呢?这就需要将单元的整体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作为钢筋和水泥,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建造的房子才能牢固。大观念就是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两者的黏合剂。
 
  引入和使用大观念教学理念有以下优点:首先,要求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前构建单元教学大观念目标,从而在无形中起到督促他们解读教材文本、分析语篇内涵和梳理教学目标的作用。其次,由此制订的单元大观念具有科学性,能为教师剖析单元课时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有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推动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探究
 
  基于上述对大观念的分析和理解,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大观念进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单元内容,梳理单元各个语篇的主题意义
 
  教师要提炼语篇背后的深层育人价值,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可采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提炼语篇内容。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主题不能单一地归集到某个主题群下。本单元既涉及“人与自我”范畴下“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子主题包含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爱生命的意义,又与“人与社会”范畴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和谐家庭与社区生活有关联。本单元包含6个语篇(4个对话文本和2个阅读文本)。下面利用表格形式对这6个语篇进行内容的概括和主题意义的梳理(见表1)。
 
 \
 
  (二)基于单元学习内容和各个主题意义,建构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
 
  教师在分析完本单元的所有语篇后进行拆分和整合,提炼单元主题的大小观念及单元语言大观念。
 
  在本单元的6个语篇中,语篇1、4、6与学业压力烦恼相关,语篇2、3、5与人际交往烦恼相关,具体可分为与家人相处的烦恼及同学、朋友相处之间的烦恼。在下一个步骤具体划分课时安排时,就可以把相关话题的语篇安排在一起。因此,小观念1是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出现的与家人或者朋友的人际交往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小观念2是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小观念3是学会尝试解决自身和他人的问题,作为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它是单元主题大观念整体的体现。综上所述,本单元的主题大观念应运而生,具体是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业压力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语言大观念层面,本单元涉及几个方面的表达。首先,学生能够向家人、朋友表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涉及的词组有did my homework until really late、didn’t get enough sleep、had a fight with my best friend、stressed out、can’t get on with my family、not allow to hang out with friends、look through my things、too many after-school classes。其次,当获知别人的烦恼、想要提出建议时,学生能运用句型“You could...;Why don’t you...;You should...;You shouldn’t...”给别人提出建议。整合这几个方面的语言表达,可将本单元的语言大观念提炼为“谈论自己在人际交往和学业压力等方面遇到的成长问题,并且在朋友遇到以上问题时提供建议”。总体而言,在语言输出方面,本单元的写作大任务是“假设你收到好朋友的来信,信中描述了他/她现阶段关于在学校和家里人际交往的问题,以及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你需要回信安慰他/她并提供建议”。
 
  (三)基于大观念和学情,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进行课时安排
 
  备课的环节之一在于备学生。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进行课时安排前,教师应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授课班级学生的听力良好,基本能捕捉到听力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较强,体现为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上基本不存在障碍。但是,语篇6是一篇夹议夹叙的文章,其中的生词、句子理解对B、C层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在授课前通过预习等方式降低阅读难度,以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单元教学目标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考量学生在一个学习单元中做什么事情、怎样做事情,从而形成用英语做事情或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品格与能力(俞聪妹2023)。基于上述理念,各层级的教学目标要把预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做到可操作、可实现、可评价。考虑到现有的学情,教师将本单元的学习划分为6个课时,并制订了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见表2)。
 
 \
\
 
  基于上一个步骤分析得出的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并以两者为引领,结合学情,这六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小观念1(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出现的与家人或朋友的人际交往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包含两个课时:课时1:Listening&Speaking(语篇2:Peter’s problems abou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his friend’s advice;语篇3:Kim’s problems about family member’s relationship&Dave’s advice)。课时2:Reading(语篇5:Sad and Thirteen’s problems about family member’s relationship&Mr.Hunt’s advice)。
 
  小观念2(正确认识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学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对策)包含3个课时:课时3:Listening&Speaking(语篇1:A girl’s schoolwork problems&her friend’s advice);课时4:Listening&Speaking(语篇4:Wei Ming’s pressure about school-work&Alice’s advice);课时5:Reading(语篇6:Different people’s opinions about too much schoolwork pressure on children)。
 
  小观念3(学会尝试解决自身和他人的问题),具体包含课时6:Writing(单元综合大任务:Try to write a letter to reply to your best friend who has some problem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choolwork.)。为了使之更加清晰可观,教师将以上主题大观念下的三个小观念,以及基于小观念的课时划分制成下图,课时安排也可参考下图。

\
 
  (四)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要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服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将其与教学活动相联结,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方面,使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更加契合。每一课时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遵循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层层递进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使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逐层提升。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贯穿课堂评价,如此方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作课堂的主人,引导其成为各类活动的参与者、评价者、反馈者,而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其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下面,以课时1的教学活动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并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关于课时1的语篇内容、语篇分析和教学目标上文已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在课时1的教学中,包含两个听力语篇,教师以第1个语篇的教学流程为例,描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听前环节,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听力材料的内容。在听中环节,为了聚焦本堂课的语言大观念(使用句型“You could.../You should...”提建议),教师设计了听并填写朋友给彼得的建议,通过填空could和should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词在使用上的不同。通过播放彼得对朋友给的建议的反馈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彼得的想法。以上活动属于学习理解类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和梳理对话信息。在听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两对话的操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本课时的语言知识点,加之角色扮演半控制型操练活动,使他们能够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在学生完成对话和角色扮演活动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作点评,使其能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更聚精会神地听,也能够找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和不足。这是以评促教的一种形式。另外,在听后环节,教师还安排了一个讨论活动,让同桌两两讨论,分享自己平时遇到的问题,并寻求帮助。这属于迁移创新类活动。
 
  总而言之,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分析和梳理单元各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大观念引领单元教学。将英语学科大观念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相结合,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英语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在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教师要遵循文本解读先行,整合并梳理语篇主题意义,总结出单元主题大观念与语言大观念,并将两者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等,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英语,真正达到英语教学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服务。
 
  引用文献
 
  崔允.2019.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11-15.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6.
 
  王蔷,孙万磊,赵连杰,等.2022.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教学月刊中学版,(4):3-14.
 
  俞聪妹.2023.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4):19-2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3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