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三新”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07 11:08: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适应这一变革,本文对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探究,从立足深度学习理念,完善物理教学目标;构建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彰显问题导向作用,驱动物理思维发展;整合物理零散知识,形成系统认知结构四个方面提出教学策略,以培养更多具有深度学习能力、有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三新”背景,深度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在我国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这“三新”共同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要素,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其中,新课程是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改革的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倡导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新教材是指在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教材,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新高考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指导下,对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选拔的公平性。
 
  一、推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原则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推进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其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而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二,注重物理学科本质原则。物理是一门揭示自然规律、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科学,在“三新”背景下,深度学习理念要求教师创设生动、直观、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把握物理学科的本质,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形成过程,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形成物理学科的基本素养。
 
  其三,遵循物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原则。物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三新”背景下,深度学习理念要求教师组织实验、实习、科技小制作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使其在实践中体验物理知识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二、推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1.立足深度学习理念,完善物理教学目标
 
  教师应秉持深度学习理念,持续优化物理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点,此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要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物理教学中,以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物理知识。其次,教师应从纵向及横向两方面着手深入研读物理教材,挖掘其中包含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并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纵向方面,教师应打破传统的知识壁垒,把握物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物理知识体系;在横向方面,教师应关注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物理学科特征,制订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需整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并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此外,教师也需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以确保其在实际教学中能有效实施。最后,教师要立足深度学习理念,将物理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构建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当前深入推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精心构建物理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新”理念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试法、学生作品分析法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等,以便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其中,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以及其在物理学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确定教学起点,避免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师选择更具吸引力的教学素材,创设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物理现象,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更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开展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生动的物理现象,如碰撞实验、拔河比赛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和反作用。随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物理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学生引入一个充满挑战性的情境中:模拟一个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遇到的紧急情况,需要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改变飞船的推进方向和力度,避免其撞击到太空垃圾或行星,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创建的物理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同时产生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尝试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彰显问题导向作用,驱动物理思维发展
 
  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必须转换传统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推动其物理思维的全面发展。下面将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应如何有效发挥问题导向作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自由落体运动的例子,如苹果从树上落下、蹦极者从高空跳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互动问题,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逻辑性和启发性,以及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契合度,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问题都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它有什么特点?”以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思考。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即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再次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它的加速度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从而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原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最后,在学生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原理后,教师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和落地时间?”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问:“在哪些生活场景中我们会用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其物理应用意识。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设计互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符合新课程中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物理应用意识,这契合新高考中强调的“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命题方向。通过此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物理思维全面发展,强化其物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4.整合物理零散知识,形成系统认知结构
 
  在推进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物理零散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系统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物理观念。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转变以往的碎片化学习方式,从系统的角度整合零散的物理知识,以建立新旧知识体系,将教材中不同章节、不同册次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层次化的建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整合物理知识,以形成系统的物理认知结构。例如,开展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牛顿第三定律与之前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从力的相互作用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牛顿第三定律”;②从中心向外延伸出三条主干线,分别表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③在每一条主干线上,添加相应的分支,描述每个定律的性质、应用和实例;④利用箭头和连线,展示牛顿第三定律与其他两个定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图1所示。
 
\
 
  通过绘制这样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牛顿三大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物理现象中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认知结构,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综上所述,引导学生整合物理零散知识形成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知识融合过程,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教学敏感性和深厚的物理知识储备,能够准确捕捉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网络。
 
  三、结语
 
  在“三新”背景下,推动高中物理学科的深度学习,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为主。教师秉持深度学习理念,持续优化物理教学目标,完善物理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物理思维发展并提升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茹新,陈晓陆,皮永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以有趣的硬币碰撞为例[J].物理教师,2023,44(11):29-32.
 
  [2]任虎虎,汪明.指向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论证式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3(20):53-60.
 
  [3]张小帅.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J].广西物理,2023,44(3):110-11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6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