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课后服务绽光芒多彩活动促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13:41: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课后服务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承载。学校应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发挥教学智慧,创设多彩活动,让课后服务绽放德育光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在育人机制的指引下,把握学校课后服务实际,引导学生体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文章结合实践经验,以德育主题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审美创作活动、拓展训练活动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课后服务的小学德育活动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课后服务,德育活动,实施策略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1]。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新时期的根本教育任务,是实施学校教育、管理的指导。德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后服务深入发展之际,多彩活动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支撑。尤其,低年级小学生对各种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通过体验活动来建构认知。所以,学校应以课后服务为抓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以德育为先,发挥育人智慧,创设多样活动,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创设德育主题活动,以德育人

       德育主题活动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而创设的系列活动,是德育的具体体现。德育主题活动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效地建构认知,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2]。对此,在实施课后服务时,班主任应立足当下,精心选择德育主题,创设德育活动。
 
  例如,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象征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我国的航天事业在无数航天人的不懈奋斗下,从最初的起步发展到现在的成熟阶段,不仅展现了航天人的美好精神品质,还凸显了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步壮大。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便于学生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受到心灵滋养,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对此,在实施课后服务时,班主任可以紧抓时事热点,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为入手点,以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为重点,确定德育主题: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在该主题下,班主任可以创设情境活动,比如,班主任可以播放微课,利用直观画面展现我国航天事业从1956年到2023年的发展历史。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与航天工作者互动,感受他们的艰辛,品味他们的坚持,体会他们的坚强,从而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同时,学生也会因此体会到国力的不断提升,从心底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浓浓爱国情。
 
  二、创设劳动实践活动,以劳育人
 
  劳动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劳动实践活动是劳动教育的具体体现,教师可以劳动实践活动为途径,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建构良好劳动认知,锻炼劳动能力[3]。目前,部分小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认知不足,劳动能力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心健康。针对此情况,班主任要把握课后服务时机,创设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多样劳动,实现以劳育人。

\
 
  例如,大部分小学生有强烈的种植欲望,班主任可投其所好,精心开辟农艺园种植区,引导学生种植生菜。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分发生菜种子,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寻种植生菜的方法。在探寻过程中,学生会集思广益,运用不同的手段,如阅读种植类书籍、查阅网站、向家人请教等,合作探寻种植方法。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储备丰富知识,增强种植欲望。此时,班主任组织集体交流活动,鼓励小组展现各自找到的方法并进行总结,以分析出最合适的种植方法。之后,班主任鼓励学生走进种植区,和小组成员合作种植生菜。在学生种植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动种植活动有效开展。在种下生菜种子后,班主任顺势组织养护活动,引导小组成员合作探寻正确的养护方法,并分工合作轮流养护生菜。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鼓励各小组记录生菜的生长情况。这可以使学生储备科学知识,建构生命认知,锻炼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劳动产生美,自觉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
 
  三、创设审美创作活动,以美育人
 
  美育是学生形成审美认知,锻炼审美能力,发展审美素养的途径[4]。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对美产生了错误认知,如认为穿奇装异服是美的,认为干脏活累活的清洁工人是不美的,这影响了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对此,在实施课后服务时,教师要以美育为重点,创设审美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实现以美育人。
 
  例如,部分学生轻视环卫工人,无法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多样美。对此,班主任专门邀请负责学校区域卫生的环卫工人走进教室,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日常工作。环卫工人的真实讲述使学生了解到环卫工人工作的伟大,如为我们营造干净、卫生的环境,由此学生对环卫工人产生敬意。之后,环卫工人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在打扫的过程中,环卫工人教给学生许多清洁小妙招,学生将其运用于当下的打扫活动中,由此对环卫工人产生敬佩之情。通过与环卫工人的互动,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了环卫工人身上的美。于是,班主任布置绘画任务,鼓励学生为环卫工人画肖像。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用生动的笔触展现环卫工人的美,由此锻炼创造美的能力,切实发展审美素养。
 
  四、创设拓展训练活动,以体育人
 
  健康的身心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而体育是塑造学生健康身心的重要途径[5]。体育训练游戏化是以体育人的重要方式,素质拓展训练是体育游戏化的具体表现,它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塑造健康身心。因此,在实施课后服务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精心组织游戏活动,实现以体育人。
 
  例如,在课后服务期间,班主任可以组织“寻找宝藏”游戏。在组织这项游戏活动时,班主任要事先改造校园环境,提前在不同场所埋藏“宝藏”(如写有组号的乒乓球),并据此绘制“藏宝图”。之后,班主任将“藏宝图”发放给小组,引导他们合作读图,确定本组的“宝藏”所在地,并规定以五分钟为限,只有每个小组的全部成员到达“藏宝地”后,才能挖出“宝藏”,并返回集合地。五轮游戏后,班主任根据各组的寻宝数量,确定获胜方,给予奖励。在竞争机制的驱动下,学生跑动、跳跃、攀爬等,既锻炼了身体,同时又磨炼了意志品质,有利于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五、创设读书活动,以书育人
 
  在现代社会,“低头族”随处可见,部分小学生也是其中一员。在课后服务中,班主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将学生的视线从手机转移到书籍上。在不断体验读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培养阅读兴趣,获取丰富知识,夯实知识基础,又可以锻炼阅读能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向你推荐一本书”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让每个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在推荐好书时,学生要介绍书名、作者、内容简介以及推荐理由等。通过体验这项活动,学生既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推荐的书籍,获取了知识。又如,班主任可以在课后服务期间组织“读书讲故事”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讲述自己或他人的读书故事以及书中读到的精彩故事。在学生读故事后,班主任组织读书心得和读后感比赛活动。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阅读认知,组建书面语言,实现读、说、写结合,锻炼语言技能,强化阅读认知。

\
 
  六、创设科技创新活动,以技育人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一个民族兴旺的不竭动力[6]。少年强则国强,极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推动民族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能力较强。班主任要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紧扣课后服务时机,创设科技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以技育人。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自制热气球”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迁移生活认知和科学认知,开动脑筋,联想热气球原理,主动设计方案。之后,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常见物品,如软纸、橡皮泥、胶带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学生在软纸上画出6~8片的长树叶,沿着画线处剪切。学生用胶带粘住所剪下的树叶的边缘,制作出一个气球。然后,学生用胶带将四根连接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在制作出热气球后,学生将吹风机的出风口向上对准热气球底部的开口,打开吹风机的开关,热气球逐渐变大。学生趁机拉紧线,热气球离开桌面。
 
  这样的活动极具趣味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觉迁移已有认知,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学生可以借此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切实形成废物利用意识,便于践行绿色环保行为,用科技改变生活。
 
  七、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多方面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是班主任组织各种活动的工具。由于笔者所在学校是农村的小规模学校,教师年龄偏大,部分学科更是缺少专业的教师,所以,班主任要紧紧把握住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的时机,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互联网+教育”活动,善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本校在此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例如,在课后服务期间,班主任可以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优质视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生命与安全、生态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史的教育,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另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让学生欣赏艺术活动和文化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班主任可以挑选出优秀的儿童影片,如《嘎达梅林》《洪湖赤卫队》《暴风骤雨》《烈火中永生》等,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学生播放,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影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由此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班主任承载育人重任,需要紧抓课后服务,发挥育人智慧,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参加活动。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娅.“双减”视域下农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7):15-18.
 
  [2]章晨,张文桂.“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服务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195-198.
 
  [3]李秀芳,杜润军.“双减”背景下小学精准化课后服务及其保障机制探析[J].新教师,2022(11):6-8.
 
  [4]曹莹,于浩然.“双减”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问题检视与路径探析[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5):14-19.
 
  [5]郑香花.“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价值取向、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2(29):44-48.
 
  [6]李香玉,林樯,刘燕.“课后服务”升级“课后育人”“双减”之下,打造幸福教育新样态[J].教育家,2022(37):31-3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