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软件工程专业改革探索 ——以成都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8 14:24: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国内高校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文以成都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为例,通过建立突出应用型为主,产出质量至上的培养体系;积极探索课程教学,以学生教育为中心;健全评价体系,持续改进培养方式等手段,构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软件工程

本文引用格式:张洪,等.软件工程专业改革探索——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0):84-86,90.

Reform Explor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Taking Chengd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Hong,ZHANG Zhi-qiang,CHENG Fu-chao,YOU L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engdu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

Abstract:At present,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work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likes a raging fire.This paper takes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construction of Chengd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ining system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and putting quality first.Exploring the course teaching,with student education as the center;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other means,building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educ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oftware engineering

一 工程认证相关知识

         据统计,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工程类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较短时间能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比例为81%,而我国的工程类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1]。究其原因,国家相关部委和专家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类教育中,特别重视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在1989年的时候,美国和西方多个多家一起签署了《华盛顿协议》,协议规定各协约国之间互相承认工程学历,并且在学生培养中,严格按照协议之规定,对于工程类学生的培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相关理念,各个签约国家在聘用或录用其他国家工程专业人才时等同于本国初级工程工作的资格。

         经过多轮申请与考察,2013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后备成员,在这过程中,我国的燕山大学等高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改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工程类人才培养上积极向国际认证看齐,通过关注学生的就业、产出等方法,依靠对各项工作的改进与分析,不断修订培养方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于2016年接受国际转正考察。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我国的工程类专业人次培养获得国际认可,同时也为我们的工程技术人次走向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本文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产出为导向、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个核心理念来进行介绍[2]。

\

 
(一)产出为导向

        首先明确什么是产出。高校培养学生,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能够有比较好的专业素质,比较高的综合能力,并且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中,应该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通过毕业生意见和用人单位需求,评估学校办学条件和实力,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计划,综合依据多方面因素和需求,最终改革和完善课程教学,得到优质的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本科工程人才[3],如图1所示。

       
\

      

(二)以学生为中心

         当前国内比较流行的高校授课方式为,学生坐着听,老师站在讲。老师通过ppt、讲义、课件等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听课。 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认证方式彻底的改变这种授课模式,首先学生是课堂的主题,他们是主动学习,教师只是参与引导和辅助。比如实验课程,教师通过提供实验导向、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和思路,每个组的学生可能选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通过自己的动脑与思考,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个时候,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参与教学,不再主导学生的思路。

         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密切结合,师生以平等合作的关系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要深入互动,以达到互进的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另外,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与课外的紧密结合[4],不再是只关注书本的内容,要善于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如图2所示。


\
 


(三)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工程专业认证工程中,教学达成度涉及各个方面因素,比如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意见、在校生意见征求等,同时还与教学督导随堂听课效果,系部教研活动等,这些在评价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权重和比例,当评价某课程时,如果评价结果没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要通过问题反馈,调整授课方式和手段,改革教学过程,积极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教学督导等都要随时参与进来,对出现的问题、学生反馈的意见要及时传达和改进,只有通过这样不停的改进和提升,工程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图3所示。

\

        
二 成都大学改革举措

(一)建立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成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定位为服务本地产业、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在这个目标之下,我们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双创”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过程型实践体系、项目+竞赛+创业体系、教学方式改革体系的三维实践指导方式,并且紧扣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热门技术,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图4所示。

       \
 

(二)改革课程教学单一的授课方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成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多种途径改革授课方式,为了达到产出为目的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作出了多方面的尝试。我们以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为了检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项目案例为驱动,学生通过1个月的集中诗选,经历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系统开发、代码编辑、系统测试等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完成一整套的软件开发流程。同时,该课程对于学生的查询文献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了解行业动态发展、国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课程实施过程中,全部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成员有自己的角色,各个担当自己的工作,同时又相互协作。课程教师对于整个项目的进度必须能够掌控,对于出现较大偏差的项目组要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引导学生取得最佳的课程效果,具体形式如图5所示。

\


(三)健全多样化评价体系

       成都大学在保障教学效果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注重教学监督和引导。
1.教学目标:成都大学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以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为目标,这样的培养目标明确,各种标准衡量准确,各种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规范等都是有机组合,积极体现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水平。2.一把手负责制:成都大学教学监督实行院校相结合的模式,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学运行和维护,学院负责本部门的教师教学管理,学院院长是整个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同时,学校专门成立“质量与评估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既监督全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校长负责。3.评价反馈体系: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评价反馈体系,比如不定期走访用人单位、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学生代表座谈、院、校级督导不定期听课、系部定期组织教学分析等活动,积极收集教学效果反馈,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处理与分析。4.条件保障体系:为了更好的实施工程认证教育,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投入、图书与外文资料购买、“双创”竞赛的鼓励等都是成都大学工程专业教学的基本保障,学校通过各种手段,合理调节相关资源,保障本科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 结论

        通过上述三种有效手段的实施,成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深受用人企业的喜欢,就业率超过95%以上。从企业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生半年之内的平均收入稳居全校之首。

          综合以上来看,占据全国高等教育三分之一的工科教学来说,只有充分建设好工科教育,我们的高等教学才算是成功。积极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当前提高我国工科教育的一种最有效方式,成都大学将按照工程认证的核心思想,在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积极创新、勇于开拓,转变方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5]。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3]谢玲,陆坤,迟宗正.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7,(4):232-235.
[4]谢承旺,胡庆辉.工程认证教育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6):26-28.
[5]张洪,张志强,程付超.工程认证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1:130-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