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情促思 情思交融 ——小学英语“情思”课堂的构建思路论文

发布时间:2024-10-31 08:59: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课堂是一个充满理智挑战和思维碰撞的地方,而“情思”课堂便是一种“以情促思、以情引思、情思交融”,能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思”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章基于“情思”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探讨了小学英语“情思”课堂的构建原则及构建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思”课堂,构建思路,情思交融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的观点十分明确,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则不能脱离学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情”是实现“思”的基础和前提,而“思”则是“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构建“情思交融”的课堂,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学生情感、思维双重发展的有力抓手。构建小学英语“情思”课堂,需要教师把握“情思”教学的概念,以新课标为引领,以先进教学思想为指导,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思交融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起高尚的人格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
 
  一、概念界定
 
  在汉语词典中,“情思”是指情意、情感、情绪心思。而本文的“情思”从教育的方法、形式、手段出发,有其特定的教育含义。这里的“情思”是一种教学理念,其中的“情”是指情境、情感、情商。而“思”指思考、思辨、思维、思想。情思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它将教育的重点从知识技能的培养转移到了素养的培育上。它更加注重学生情商、情感、思维和思想的发展,旨在创造一种情感碰撞、情思激荡、情思相融、情思共生的教育环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思英语课堂以情境为基础,借助主题的引领,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感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英语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获得多元思维的发展,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在情思英语课堂中,情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英语。除了情境,情感也是情思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英语的情感价值,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而思辨和思维是情思英语课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而情思英语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进步,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情思英语课堂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思维的主体,他们能够通过情感与思维的结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二、小学英语“情思”课堂的构建原则
 
  (一)情感激发原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思”课堂,需要教师遵循情感激发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为依据,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有趣、充满情感的学习环境,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二)思维发展原则
 
  构建“情思”课堂的另一个原则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聚焦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活动,实现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轻负高效原则
 
  构建“情思”课堂的第三个原则是轻负高效。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减压不减效”是当下每个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话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和活动,避免给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课堂上应该注意时间的合理利用,精确而高效地进行英语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也是构建小学英语“情思”课堂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启发,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学英语“情思”课堂的构建思路
 
  (一)以情促思——精心设计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背单词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还能激活其思维,使其思维能力得到一定发展。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4A Unit7“How much?”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How much?”进行对话练习。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示或实物道具,代表不同的商品,如水果、蔬菜、玩具等。还可以准备一些写有不同金额的卡片,代表货币。接着,教师可以扮演“销售员”的角色,而学生可以扮演“顾客”的角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对话,模拟购物时的真实场景。比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商品并询问教师“How much is this?”教师则可以根据所选择的商品,回答学生的问题“Five yuan please”。除了教学“yuan”的货币外,并还可以给学生拓展其他相关的货币单位。如“It's 5 dollars”或者“It's 10 pounds”然后,教师可以顺势解释,“‘dollars’是美元的货币单位,‘pounds’是英镑的货币单位。”之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学生可以通过轮流的方式扮演销售员和顾客的角色,提问和回答“How much is this?”的问题。这样的情境设计能最有效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课堂将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会更加高涨。
 
  在后续课堂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一步扩展讨论,如讨论不同国家的货币单位,如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以及汇率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同时,通过拓展讨论,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了解到不同国家的货币单位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认知能力。

\
 
  (二)以情引思——注重情感交流,引发深度思考

       语言是情感的表达工具,而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在“情思”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绘本表演、讲述故事、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情感和内涵,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6A 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语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们通过朗读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绘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剧本创编和表演,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本课内容,感受《皇帝的新装》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之后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情感教育的工具,如情感表情卡片、情感故事盒子等,让学生们通过选择卡片或从盒子中抽取故事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交流的讨论分享活动,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讨论和分享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话题,如“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节?”“你认为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假如在皇帝游行的时候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做”等。通过讨论分享,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彼此的思考和创意。
 
  在“情思”课堂中,通过设计如上情感体验的环节,可以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互动和实践来感受英语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同时,学生可以在情感的浸润下感知语言的魅力,并通过思考和创造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情思交融——聚焦综合素养,推动情思交融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或用于交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情思”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推动“情思交融”,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6A Unit7“Protect the Earth”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解决方案。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围绕“如何保护地球”进行话题讨论,并通过思考讨论、查找相关资料等途径,提出一些保护地球的具体建议,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等,以保护地球环境。然后,每个小组需要选出一个代表,通过英语展示自己小组的想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和互动,共同完善各自的方案。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短片或故事,进一步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学生们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情感和态度。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中,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可以到周边的生产工厂、自然公园、湖泊或街道,观察并记录环境状况,并与同伴一起思考如何改善或保护这些地方。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艺术和手工制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学生们可以合作创作一首环保主题的歌曲,设计环保海报或制作可回收材料手工艺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创造力、团队合作和艺术欣赏能力。
 
  在“情思”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和行为上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情思”课堂的构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法和词汇的记忆,而是与情感和思维有机结合,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逐渐成为具备创意和创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四、结语
 
  “情思”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情感和思维萌芽的课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情思”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还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情境,注重情感交流,聚焦综合素养,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思交融”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获得情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发展。打造一个有情有境、有思有想的小学英语“情思”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