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单元整体教学重构—以七年级下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07 13:52: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 要 ]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单元整体视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大历史观,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 质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将新课标理念切实落实在课堂。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对单元学习内容的优化整合设计,明确核心素 养下历史学习的路径,并能够从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组织系统化的数学内容、运用积极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 关键词 ]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重构

  2022 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继承发展前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育 人导向,突出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的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不仅 强调对历史知识的习得,更要注重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以 及对学生唯物史观及时空观念等的培养。教师基于核心素 养,在整合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形成大历史 教学观,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 单元内容为“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本单元安 排了五课内容,分别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 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 流”“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五课。下面主要以本单元教 学为例谈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一、历史单元整体教学中核心素养指向的内容侧重

  在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依据选编内 容特点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确定适合的学习主题,让学 生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获得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感知,为提 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一)基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与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 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的方式。本单元第 1 课、第 2 课“隋唐的统一与灭亡”“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两课主要讲述了隋唐实现了国家统一,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以及唐太宗平定中原以后, 大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 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 生对隋唐时期的主要大事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基于时空 观念对学生进行联系整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所学 内容的系统化认知,让学生对隋唐统一直至开元盛世时期 的历史情形感受更加深刻。本单元教学中,教师注重从隋 唐的创举及唐朝的发展与演变等方面进行知识的整合教 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指向学生史料史证素养的培养

  史料史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内容。本单元第 2 课、第 5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安史之 乱与唐朝衰亡”这两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唐朝的发展历程, 涉及的主要事件有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 盛世”以及唐末藩镇割据等。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唐朝 的兴亡”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对隋唐的发展历程进行梳 理,并能够结合一些史政资料对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 的治国措施进行分析比较,明白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以及 他们治国理政方面的启示。这样确定历史学习内容,可以 提升学生的史料史证素养。

  (三)指向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历史解释素养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 一。本单元第 3 课、第 4 课“盛唐气象”“唐朝的中外文 化交流”这两课主要讲述了盛唐繁荣的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反映盛唐的文学成就、民族交往和对外交 往方面的一些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这两课整合在一 起,以“盛唐气象及其出现原因”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对 当时的社会繁荣景象进行描述,可以使学生历史解释的能 力得到提升。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探究盛唐气象繁 荣与开放的原因,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二、历史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的三个维度

  教学路径的确定可以为落实核心素养指明方向。新课 标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 中,教师从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层面和意义层面引领学 生学习历史,可以使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无形中得到渗透, 使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促进核心素养在课堂 的落实。

  (一)直接知识的学习:符号表征层面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实的了解与探究对应着核心素 养中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史政两方面的内容。符号表征是学 生历史学习的初级阶段,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 础。以“唐朝的兴亡”这个学习主题为例,教师可以从唐 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在政治、经济用人方面的史料知 识入手,通过分析对比引导学生得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处理办法,尤其是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 制度,形成了“贞观遗风”。唐玄宗则从政治、经济到用 人方面都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了“开元盛世”, 教师注重对学生史料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正 确、客观地认识历史。

  (二)知识背后的方法论的获得:逻辑形式层面

  符号表征属于知识内在结构的外在层面,此时学生们 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的、浅层的、缺乏逻辑的。逻辑形式 属于知识内在结构的中间层,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过 程层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 引,引导学生不仅获得对历史知识的表层认识,还能够结 合具体材料的具体分析,从逻辑层面引领学生感受这个 时期历史知识的内涵本质特点。如在“了解科举制度的变 迁”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唐朝周匡物《及第谣》中的 “水国寒消春日长……三十三人名字香”推荐给学生阅读, 让学生说说诗中主要体现了哪种科举制度,唐太宗和武则 天在科举制度的完善方面做了哪些贡献。通过对这些历史 材料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古代科举制度也是一直在 不断变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用人制度越来越重 视,尤其是殿试环节更是为当权者选出适合的人才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说明了执政者对人 才的重视,同样也表明古代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求取功名的 艰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史料的挖掘,可以 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表征到逻辑层面的递进,完善学生的 历史思维结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直抵知识内核的世界观的形成:意义价值层面

  意义价值层面主要是指深入学习带给学生深层次的思 考层面,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与判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学生对历史内容整体感知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意义层面看待历史时间,可以直抵 历史的本质内核,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繁荣开放 的盛唐气象”这部分学习内容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把 《万国来朝》的图片出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结合图片分 析:当时的长安为什么能够受到多个国家的朝贺?通过查 找资料分析学生们明白了当时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 一个时期,也正是因为当时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的目 光,唐朝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起 到了促进作用。遣唐使就是当时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它 不仅显示了当时中国对外的友好态度,还促进了中外的文 化交流,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延伸到了各个国家。在初 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意义层面的挖 掘可以让学生直抵历史知识的本质内核,提升学生的核 心素养。


\

 
  三、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改 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 转变,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新课标对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 的要求,相较于以往的历史教学来说,不仅仅是关注学生 历史知识的获得,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素养的提升。在初中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新课标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 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 中,基于单元内容特点及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教 师可以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为:

  (1)把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开通大运道,理解“贞观 之治”盛世局面消失的缘由,知道“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 盛时期。

  (2)理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影响。

  (3)了解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了解隋唐对外交流 的情况。

  (4)把握唐朝在科技、艺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5)通过文字、史料的实证,探究唐朝中外文化频繁 交流的原因,以及它对我们的今天产生的现实意义,强化 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思辨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繁荣”与“开放”的表现 及相互关系;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隋唐时代特 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 教师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和单元内容特点设定单元教学目 标,可以让课堂教学路径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形成对单 元学习内容的整体化认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组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单元整体教学要能够从单元整体出发,体现出单元学 习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这也是教师引领学生 进行单元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 教学应注重史事之间的关联,要能够由点及线到面组织学 习内容,要注重从整体上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以促进核 心素养的落实。本单元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从“隋朝的统 一与建立、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隋朝的灭亡、唐朝的 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方面 引领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单元知识框架:

\

 
  然后从隋朝的统一、发展、灭亡及唐朝的政治、经 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确定学习内容,并能够让 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制度或者政策以及其衰亡的原因进行分 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框架结构感知更为清晰直 观,对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促进学生对历史各个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分析,为学生能够正确利用学到 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条件,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 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积极的教学评价

  以评助学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初中历 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 中的表现,还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对历史知识内 容的融会贯通,是否具有对历史内容进行分析、评议或者 解释等多种能力,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单元内容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提出

  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1)隋唐时期是如何开启和形成大一统的盛世的?

  (2)隋唐时期的盛世是怎样的景象?

  (3)隋唐盛世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在隋唐盛世时期,存在着哪些隐藏的危机?

  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整个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设计的, 需要学生在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回答,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予学生 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得对历史 学习内容全面深刻的认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把发展学 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要能够依据单元 内容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内容的优化整合设计,明确 核心素养下历史学习的路径,依据单元课文特点采取适切 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形成。

  参考文献:

  [1] 聂虹 . 综合复习 , 建立深度认知 — 以《隋唐 时期 : 繁荣 与开放 的时代》单元 为例 [J]. 初中生辅导 ,2022(Z4):91-95.

  [2] 欧阳萱 . 以任务为组织方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新思 路— 以“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例 [J]. 新课 程导学 , 2023(22):28-30.

  [3] 赵扬 .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浅析 — 以《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为例 [J]. 山东教育 ,2023(29):58-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9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