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详实的分析解读,查找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优化研究方案,以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张腾飞等.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的实践研究——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的大数据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88-90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推出系列政策促进创新创业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产物。[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 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 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创业能够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基于此,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优化研究。
一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案
为更好地掌握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笔者设计了针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认知的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个人基本情况、经管类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与态度、课程体系和师资、实践活动及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55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506份,有效回收率9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典型问题分析
针对问卷中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调查、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效果情况调查、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调查,笔者根据部分典型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1)课程开展情况调查
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调查如图1所示,92.29%的受访者所在学校都开设此课程,只有7.71%的学生未开设此课程,说明各高校都认识到开展此类教学的重要性。如图2所示,高达57.11%的被调查者所在学校担任该课程的老师是辅导员,其次47.04%、31.03%的学生所在学校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或者兼职教师,这说明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缺口,大部分辅导员和兼职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创新创业知识,并不能很好的讲授该课程。如图3,82.21%的受访者所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是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与精神的培养,57.31%的学生认为有管理能力与人际沟通知识,48.81%和44.27%的集中在主修专业以外其他学科领域的创业知识或商业与经济学知识。对课程内容的调查可以得出高校开展课程内容项目较多且符合创新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2)课程开设效果情况调查
据图 4、图 5 得出,在对课堂教学参与情况调查中, 一般的占 41.11%,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各占 14.03%、37.94%,较不积极和非常不积极的分别占 4.94%、1.98%。在对各类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调查中,一般占40.71%,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各占 15.02%、34.39%, 较不积极和非常不积极的分别占 7.31%、2.57%。两项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及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较好,但是表现一般的所占比例较大。
(3)创业意识与能力情况调查
如图 6 所示,在对创业意愿调查中,60.28% 的学生认为可能会创业;如图 7,65.81% 的学生认为对创业政策了解一般,不了解的占 25.89%,说明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政策知晓度和知识储备量有限。
二 创新创业教育优化的实践研究
笔者通过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 发现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大部分高校讲授该课程的老师都是辅导员或兼职老师,缺乏相应地专业性;二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不难发现,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与学生期望的课程存在差距,对其学习缺乏兴趣;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佳,学生的课堂和实践活动参与热情不够高涨,对课程、创业氛围及实践平台的满意度表现一般;四是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质量不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匮乏,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不佳
(一) 重视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既要重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强化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意识,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基本技能。[2] 另一方面又要重视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 完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经管类孵化基地等,高校要重视校企合作,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要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培训及实习等,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师资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一环。[3-6] 一是要加强校内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基础知识扎实,校内要招聘专门且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要扩大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邀请企业高层管理者加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当中,邀请他们给予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指导工作,同时要开展定期宣讲会,邀请知名创业典型人物,邀请优秀的创业校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报告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
(二) 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力度,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具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创新创业知识比较缺乏,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对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进行风采展示、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利用创新创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比赛活动,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 推动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制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举措,要完善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全社会要营造良好地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并支持全社会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加大帮扶力度。高校要充分发挥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经管类专业学生自身更要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中,推动构建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三 结论
新时代呼唤广大青年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中,经管类专业学生理应投入其中。文章通过对经管类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动构建“四位一体” 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实践研究, 以此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肖海平,邓银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09 ( 2) :67-70.
[2]吴晓琳 . 理工科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的构建 [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6):79.
[3]杨江文 . 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5
[4]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给清华大学学生创客重要回信精神 [J]. 教育现代化 ,2015(04):15.
[5]孔丹 .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8,5(17):26-28.
[6]杨琼 , 李博 . 加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 ,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J].教育现代化 ,2017,4(50):2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