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低年级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5 14:35: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双减”政策下,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正式向校园和课堂回归,进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 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指导和要求,对中低年级学生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文章围绕课堂教学、课内外阅读教学,个性化表达以及个性化作业设计展开论述,旨在构建多线并举的语文个性化教学体系, 优化语文教学方式,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而提升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减负 提质”,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

  [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个性化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 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 能力和特点,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教师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个性化 教学中需要遵循新课标的指导下,基于 学生发展的角度开展个性化教学。以小 学中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 需要在个性化教学前对新课标认真梳 理(见表 1),找到教学针对性之所在。


\

 
          通过梳理新课标不难发现:第一, 不同学段,阅读深度要求不同。比如: 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 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 阅读兴趣,而在语句理解方面,只要 求学生“了解”;到了 3-4 年级,则 注重“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侧 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同 一学段,阅读侧重点不同。比如在中 年级阶段目标中,既要让学生学会 “略读”“粗知”文本大意,又要“理 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情感”。由 此可见,小学低段个性化教学中以泛 读为主。比如教师在统编版小学二年 级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阅读 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文本整体 感知力,提升阅读体验,阅读课文后,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利用 自己的语言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 景;而对于中年级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地将课文分为 精读和泛读,比如针对《走月亮》 一 文,可以采用“精读”的方式教学,对课文中“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 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 月光”等语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挖 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而《一 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等 课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泛读”,让 学生自主阅读,在学生初步掌握文章 大意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 式,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二、发挥导读职能,引导个性化 阅读

  (一)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促进 个性化探究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需要根据 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身特点, 通过环境、方法的合理运用,让他们 投入到各类知识的学习中。小学中低 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教师 需要发挥出自身导读职能,引导学生 根据自身的个性进行阅读和思考,结 合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现 个性化阅读。

  例如: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 册“故事二则”中收录了《扁鹊治病》 这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神医 扁鹊发现蔡恒公有皮肤病,劝说其诊 治,否则小病将会变成大病,但是对 方却不以为然;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 时,发现他的病已经进入到皮肉,劝 说下,对方依然不信;第三次扁鹊为 蔡桓公看病,发现病已经蔓延到了肠 道,可蔡桓公依然无动于衷。数日后, 扁鹊再见到他时,转身走掉了,他说, 小病时不加以诊治,如今病入膏肓, 已经无药可救了,果然几日后,蔡桓 公病逝了。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中,可以采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 故事阐述的道理多角度思考,比如: “扁鹊先后三次劝说蔡桓公,他都不以 为然,最后导致自己无药可救,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蔡桓公一开始得的 只是小病,没及时诊治,后来逐渐演 化成了大病,变得无药可治,你能从 中领会到什么? ”

  教师通过从不同角度设疑,引导 学生从多视角思考问题,然后结合自 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自由表达 自己的想法,在引发学生创造性理解 和感受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探 究性阅读的方法,从而达到个性化阅 读教学的目的。

  (二) 实现课内阅读的延伸,指导 读书计划的制定

  小学第二学段(3-4 年级)学生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要注重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双减” 政策下,小学生课外培训和校内作业 负担进一步减轻,他们有了大量课外 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汲取多方面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 需要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将课内阅读 向课外阅读延伸,积极推荐符合学生 兴趣爱好的优秀书籍或文章,这样既 可满足新课标要求,又有助于实现语 文个性化教学。

  例如:教师通过统编版小学四年 级语文上册《扁鹊治病》和《纪昌学 射》阅读教学,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 寓言故事内容简明,道理深刻的特点。 在个性化阅读思考中,领悟到了寓言 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对自身生活、学 习的指导作用,从而对产生浓厚的阅 读情感。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 出发,向学生推荐与课文体裁、内容 类似的课外阅读书目或文章,比如 《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 夫寓言》等,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读 书计划”。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启发的方 式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读书计划”的 设计,比如:

  (1)你选择了哪些感兴趣的书籍?

  (2)为什么要阅读这些书?

  (3)你安排什么时间阅读?

  (4)怎样在阅读中增加自己知识 积累?

  在教师启发性的指导下,学生将 自主完善“个人读书计划”内容,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刊,明确读书目标, 规划好阅读时间,认真思考自己该怎 样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在学生自 主制定个性化阅读方案基础上,对学 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个人读 书计划”更具可行性和合理性。


\

 
  三、设计个性化作业

  “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课内 作业总量作出了明确要求,即:低年 级阶段不安排以书面为主的家庭作业, 中年级阶段作业完成的时长需要严 格控制,总用时不应超过 1 小时。在 “双减”政策指导下,教师需要在小学 中低学段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摒弃以往 的抄写语文作业模式,结合学生的喜 好,探究和优化个性化作业设计模式, 采用多样化作业形式,促进“双减” 政策落实,实现“减负提质”的教学 目标。

  (一)优化个性化作业模式

  教师在个性化作业模式优化设计 中,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摒弃以 往的作业设计理念,力求作业模式的 多样化、弹性化,如读书笔记、读书 质疑等作业模式。

  读书笔记是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 品质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设计 和布置读书笔记作业方式,让学生发 挥出自己个性,说出自己阅读体会。 在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一个 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文阅读教学后, 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作业:阅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小女孩的身体健康状况随 着豌豆苗的成长一天天变好?记录下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完成 此类作业,学生能够将自己阅读中的 理解和感受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 中完成个性化思考,从而实现个性化 阅读。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中课文《呼风 唤雨的世纪》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 为学生设计“读书质疑”类作业,让 学生阅读课文,在文本旁边写下自己 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说 20 世纪是一 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发现和发明有 什么区别?”等,然后将这些阅读中 发现的个性化问题带到之后的课堂上,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将问题 化解掉,从而让学生体验深度思维过 程,实现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作业模式不仅包括“读书 笔记”模式和“读书质疑”模式,还 包括“文章点评”“文章比较”以及 “读后感受”等,教师可以在小学中低 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阅读资料的内 容合理运用,一方面,通过作业的优 化设计,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发展 其个性化思维;另一方面,利用作业 的弹性设计减少学生书面作业量,实 现语文作业的“减量提质”。

  (二)采用多样化作业形式

  “双减”背景下,语文个性化教学 中教师不仅要实现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还要丰富语文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 绘画作业、可长期完成的作业、可集 体完成的作业等。以统编版小学二年 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教 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绘画 类”语文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和插 图,画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学生 在完成此作业时,会认真观察课文插 图的每个细节。本课共配备了 3 幅插 图,第一幅插图中“小蝌蚪”在向带 着鲤鱼宝宝觅食的鲤鱼妈妈询问自己 妈妈的下落,此时的小蝌蚪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和两条后腿;第二幅插图 中“小蝌蚪”看到了大乌龟,此时的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第三幅插 图中,“小蝌蚪”找到了荷叶上的妈 妈,此时他们的身体已经变成了翠绿 色,长长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身上长 出了和妈妈一样的花纹,已经变成了 “小青蛙”。学生参照课文插图,利用 “画”的方式描绘“小蝌蚪成长过程” 时,会在头脑中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 整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内容的先后 顺序,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通 过布置这样“绘画”形式的作业,不 但能够让学生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 激活他们语文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 们对课文自主回顾和个性化理解,从 而让作业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四、指导个性化表达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阶 段,写作教学主要以“写话”为主, 其目的是要培养小学生对“写话”的 情感,利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在运 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语言知识中得 到快乐;进入到第二学段(3-4 年级) 学生开始接触到了“习作”。教师在指 导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个性化表达中, 需要想方设法减少对学生“写话”和 “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进 行创造性的表达。

  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 看图写话时,可以将统编版教材中 “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推荐的课外绘本 《小鲤鱼跳龙门》,引入到“写话”教 学中,让学生利用自己在课内外阅读 中学到的语言和词汇描述绘本中的画 面。绘本不仅具有鲜艳的色彩、富有 吸引力的构图,还要具有趣味性的故 事情节,利用绘本作为“写话”教学 的材料资源,能够让“写话”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写话”中 体验到“个性化表达”的快乐。

  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表达”指导 和评价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个性 化表达”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力求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比如在教室中设 置展示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总 评等,在指导和评价中融入赏识教育 理念,实施赞扬式评价,以此鼓励学 生个性化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 下,教师需要加强新课标的研究,以 服务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努力提升 自身专业能力,着力进行个性化语文 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 时,达到“落实‘双减’,减负增效”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海舟 . 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 化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06(7): 60-63.

  [2] 董玲 . 让个性化阅读成为语 文教学的主流 [J]. 语文建设 , 2013(6):5-6.

  [3] 史弘 . 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 的指导策略解析 [J]. 上海教育科研 ,2018(5): 87-90.

  [4] 陆伟伟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 的个性化文本细读 [J]. 教学与管理 ,2020(23): 47-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0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