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合理采用大单元教学策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效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论述了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提升学生 的数学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 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 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为了在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结 合教学内容采取大单元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促进单元教学递进开展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大单元教学策 略,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明确单元 整体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 [1] 。 大单元教学目标主要有整体目标和课时目标之分,整 体目标主要是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出 发来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课时目标则主要是对整个 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因此,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核心素 养的要求, 坚持递进性、科学性和可评价性的原则, 细 化课时安排,促使学生在数学大单元学习过程中始终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便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例如,在“观察物体”大单元教学前,教师应统 筹分析学情和课时情况,明确学生的数学认知基础和 经验基础,再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一面或者是三面观察图形,再用 小正方体拼搭出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根据 从一面或者是几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几何组合体。这有利于将抽象的空间更加形象、立体地呈现在 学生面前, 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空间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通过对学情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已经学习了关 于“图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点,所以教师可对本单 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为本单元课程教学奠 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 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和推 理能力 [2]。
通常,在这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 下几点:一是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良好的空间观念;二是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四基四 能”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操作、 交流总结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推理意识;三是为学生 创设良好的实践空间,引导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根据上述小学数学大单元案例的教学目标设定分 析,教师可从知能目标、理解目标、迁移目标和情感 目标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能目标,让学生在本单元 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从一面或者几面观察图形,并利用 小正方体拼搭出观察到的立体图形;二是理解目标, 让 学生在拼搭活动的过程中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和理性 推理,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意识,促使学 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三是迁移目标,让学生 通过观察平面图形来还原立体图形;四是情感目标, 让 学生在参加拼搭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全面、系统地感受数 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深入感知合作交流的乐趣 [3]。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定合理 的目标之后,可以目标为指引,细化课时目标,让整 个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凸显出递进性的原则,这样便能 够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梳理单元整体内容,明确单元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学 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前便需要熟悉整 个单元的内容, 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例如, 在 教学“三角形”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应先对整个 单元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课程教学目的,以提高后 续教学的针对性。例如, 该单元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 第一节为三角形定义与分类,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 握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为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的知 识打下基础;第二节是关于等腰、等边以及直角三角 形的特殊性质,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增 强自身的辨别能力;第三节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 的计算方法;第四节是关于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如实际生活中关于地图制作和房屋设计等涉及的 三角形的知识。
数学素养具体分为数学思想素养、数学方法素养、 数学表达素养、数学应用素养四个方面。因此, 在“三 角形”这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指引学生通 过分类比较三角形的共性与差异,为后续学习三角形 的知识打下基础。当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正确求解方法 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合理应用角度、边长等相关知 识点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 创新能力。其次,当学生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解题思 路和解题过程表达出来后,教师可让学生用正确的数 学术语表述不同三角形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 基础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 有效提升。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三角 形的知识合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主动去测量 和计算实际生活中常见三角形物体的面积和周长,让 学生对三角形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 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可见,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全面梳理单元内 容,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
三、优化数学大单元学习结构,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 体系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合 理的措施,优化数学大单元学习结构,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以“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加深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公式这个知识点的认知和 理解,教师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公式推导过程中隐藏 的数学思维,如变换思维、迭代思考、拼接方式和切 割方式等。然后,教师将数学思维渗透到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公式推导的思想和 原理。教师可以立足整体学科角度,引导学生将所学 知识点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这样,学生在掌握 了转化思想之后,便能够更轻松地学习之后关于圆柱 体和圆锥体体积的知识, 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同时, 在 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结 构,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知识的本质,再将其串联 起来,能够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此外,教师通过合理采用大单元教 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引导 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点,为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单元学习活动,保证课程教学深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活 动,统筹结合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优化课程 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学 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5]。
(一)利用系列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筹教学 内容,优化单元学习活动,保证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 深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先将小 学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合理引 入生活中的案例,丰富数学课程内容,以辅助学生 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应用方法。需要 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数学课程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 数学认知水平为基础,契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能够 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获得知识点,发 展数学思维和数学观念。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多元的 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制订由浅入深的学习流程,引 领学生逐步内化大单元的相关观念内容,加深学生对 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 素养 [6]。
以“观察物体(三) ”这个单元为例,其主要分 为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学生从另外一个方向 观察形状图,并将其拼搭成几何组合体;第二部分内 容则是从三个方向观察形状图, 并拼搭成几何组合体。 根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合理安排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知识。在第一 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探索活动为主,设置趣 味竞猜、多样拼搭、交流总结和应用体验四个学习活 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观察、操作、总结、 推理和迁移,真正认识到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多种 摆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第二课时则 以拼搭活动为主,合理设计四个学习活动,即设计任 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四个 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从多 面观察形状图, 学会利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 形 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课时则主要以知识梳理的形式巩固学生的认知。
教师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两个学习活动,如 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和分析“图形的认识”的知识关 系,引导学生在自主回顾、整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 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 不但能够深入理解相关物体的观察方法,还能够形成 良好的空间观念,以实现对本单元核心知识点的认知 和理解,学会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开展多元的实践活动, 让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认识方向”这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 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实践活 动,以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方 位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野外迷路”的游戏, 即 “太阳慢慢下山了, 学生可通过‘太阳从西方落下’辨 别‘西’这个方向,进而确定其他方向”。在整个数学 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如“房子在 建造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哪一个方向才能够保证房间 有足够的光照呢?”让学生自主设计房屋朝向,分析房 间内是否有光照等。在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 不仅能够准确了解不同房间的朝向和阳光照射之间的 关系,还能够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合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五、科学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大单元教学策 略,利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采取多元 化的评价策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使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仍以“观察物体(三) ”为例,教师设计了“摆 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的任务,再将这些教学任务 贯穿到整个大单元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动手和动脑 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单元核心知识,增强学生的空 间观念。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实施评价时,应灵 活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大单元教学目 标设计评价标准。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单元知识 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等作为教学评价内容,能够准确 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了大单元学习目标,是否掌握了观 察实际物体的方法。教师通过这样的评价,也能够让 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及时弥 补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真 正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六、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核心素 养为指引,从大单元内容着手,全面分析学生的数学 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保证大单元教学的科学性与规范 性。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 系,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蔡惠芳.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 学[J].试题与研究,2023(28):75-77.
[2] 杨芳.深度学习理论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以 《圆柱与圆锥》为例[J].天津教育,2023(27):10-12.
[3] 张侠.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9):51-53.
[4] 邱文晖.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探析[J].学苑教育,2023(26):58-60.
[5] 陈琳.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 学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24):58-60.
[6] 梁婉茹,范运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统计 与概率”大单元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3 (23):4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