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15:41: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历久弥新 , 主要涉及知识体系 、人文思想 、价值观 念 、行为规范 、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内容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班 级管理工作相结合 ,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班主任可以选取 一 些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 鸣 、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增强学生自信意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通过讲述故事 、 分享 视频 、组织活动的形式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 , 以此来提升班级 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 自律意识与理性认知能 力差 , 这就给班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 为有效改 善这一状况 , 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 树立 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 , 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 、省人作用 , 将蕴含深厚 文化底蕴的孝老敬亲美德 、诗词歌赋文化 、 自强不 息品质等融入班级管理工作当中 , 以此来营造 一个 朝气蓬勃 、健康阳光 、积极向上的生活与学习氛围 。

  一 、讲述经典故事 , 引发情感共鸣

  我国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 孕育了 无数的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 , 尤其是先秦 时期出现的儒家思想 , 可以简单地概 括 为 仁 、义 、 礼 、智 、信 、 恕 、 忠 、 孝 、 悌 九 大 核 心 内 容 , 其 中 , “孝文化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广为传颂 , 时至 今日 , 中华民族一直在沿袭着 “孝老敬亲 ”的优秀文 化传统 。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 , 班主任可以紧紧 抓 住 “孝 老敬亲 ”这 一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 通 过 讲 述 古 代 一些经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 , 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 鸣 , 让学生在感受 “孝文化 ”的同时 , 能养成一个良 好的行为习惯 , 进而为整个班集体增光添彩 。在选择故 事 内 容 时 , 班 主 任 应 当 遵 循 以 下 基 本 原 则 :
\

  一是简短易懂 , 即选取的故事其文字量应当控制在300字以下 , 这样可以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 让学生可以自行完成故事的分析与理解 任 务 。

  二是精炼扣题 。 即故事情节应当简单精炼 , 并且故事内容应当紧扣 “孝文化 ”主题 。三是感人至深 , 即故事情节应当 生 动 感 人 , 能 够 深 深 地 触 动 学 生 心灵 , 并在故事结束之后 , 学生的脑海中能对主人公的 “行孝 ”故事产生深刻印象 。

  如班主任可以讲述被广为传颂的 “黄香温席 ”的故事 。黄 香 是 汉 朝 时 期 的 江 夏 人 , 在 他 九 岁 的 时候 , 就已经懂得了孝顺父母的道理 。炎热的夏天到来时 , 黄香便会用扇子对着父母的蚊帐扇风 , 让父母的枕头和席子变得更加清凉 , 一 旦有蚊虫 靠 近 ,黄香便会直接将蚊虫赶走 , 这样一来 , 父母可以睡个安稳觉 。在寒冷的冬天到来时 , 黄香会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帮助自己的父母将被窝捂热 , 父母睡觉时才会觉得温暖 。很快 , “黄香温席 ”的故事便传到了京城 , 于是人们 都 把 黄 香 亲 切 地 称 为 “天 下 无 双 ,江夏黄香 ”。学生在聆听故事过程中 , 能够对 九 岁的黄香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时 , 班主任可以趁热打铁 , 借助 “黄香温席 ”的故事 , 对当下学生的幸福生活进行简单讲述 。 例如 , 当下 , 一些孩子 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 其父母对孩子格 外宠溺 , 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挫折 、受一点委屈 , 而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虽然只有九岁 , 却懂得如何孝 敬自己的父母 , 相比之下 , 现在的孩子还有什么理 由不去好好学习 , 不去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班 主任的正确引导下 , 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 上存在的缺点 , 在生活中逐步完善自己 、改变自己、 提升自己 , 这对班级管理绩效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 促进作用 。

  由此可以看出 , 班级管理中融入 “孝老敬亲 ”这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 。首先 , 班集体的整体荣誉需 要依靠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努力与维护 , 才能使班集 体在整个年级组脱颖而出 , 如果少数学生自觉意识 与自律意识淡薄 , 做任何事依然我行我素 , 不计后 果 , 那班集体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牵连和影响 。 而 通过这种 传 递 “孝 文 化 ”的 方 法 , 可 以 达 到 陶 冶 情 操 、净化心灵的目的 , 当学生被感人的故事情节深 深吸引之后 , 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也会 慢慢改正过来 , 久而久之 , 学生也会担负起班级建 设与发展的重任 。其次 , 在日常生活当中 , 学生很 少有机会接触与 “孝老敬亲 ”有关的小故事 , 而班主 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 , 学生的关注焦点将全部集中在故事情节当 中 , 这时 , 主人公的一 言一行 、一举一动更容易触动学 生的心灵 , 而当主人公带有正能量的个人行为深深 地印刻在学生心里以后 , 多数学生也会在现实生活 中去效仿主人公的言行举止 , 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与 感染 , 学生自然会形成 一 个优秀的思想道德品 质 。 最后 , 在班级管理中 , 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尽心 、尽 力 、尽责 , 为班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学生 一 旦 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 便很容易拥有一颗仁爱之 心 , 并且在生活中团结同学 、尊敬师长 , 时刻想着 班集体的整体利益 , 这对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 围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

  二 、分享育人视频 , 增强自信意识

  自信心的培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 只有学生拥有积极上进的心态 , 做任何事都能够充满 自信 , 才能在班级建设中释放自己的热情 。基于对 这一方面的考虑 ,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 , 班主任可以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优选一些能够增强学生 民族自信心 、彰显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材料 , 并以 视频展示的方式分享给学生 。这种传递正能量的视 频内容 ,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 使学生接触更多书本以外的知 识 , 并且对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也将产生更加深刻 的印象 。另一方面 , 作为炎黄子孙 , 在了解中华民 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之后 , 能够进一 步增强民族自 信心 , 进而从内心深处衍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满 足感 。 因此 , 班主任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 增强学生学习斗志 、生活信心的突破口 , 让学生为 班级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以 “瓷器 ”这一发明为例 , 据考古工作者科学考 证 , 我国是发明和使用瓷器最早的国家 , 这比意大 利威尼斯开设的第一家瓷器工厂要早两千余年 。 为 使学生更加直观和清晰地了解我国的瓷器发展史 , 班主任可以收集一些瓷器的制造史 , 并以视频展示 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远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 商时期 , 民间便有了原始素烧的瓷器 , 后来 , 在劳 动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 , 制瓷技术得到迅猛 发 展 , 到了唐代以后 , 我国的制瓷产业已经达到兴 盛 期 ,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 “唐三彩 ”, 即在无色釉的白地 胎上 , 用铅黄 、绿 、青等色彩画成花纹图案 , 然后 将其烧制成瓷器 , 因此 , 唐代的瓷器烧制已经发展 到了较高的水平 , 当时的许多国家都视我国的瓷器 为 “稀世珍宝 ”, 并纷纷争相收藏 。视频内容播放完 毕 , 班主任可以选择 2~ 3名学生代表谈 一 谈自己 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有的学生认为 , 在当时的社会 背景下 , 其他国家还没有掌握瓷器的烧制技术 , 而 我国的劳动 人 民 却 利 用 自 己 的 聪 明 才 智 与 辛 勤 劳 动 , 烧制出了各种精美的瓷器 , 让学生深感骄傲和 自豪 。而有的学生则认为 , 从现在开始一定努力学 习 , 长大以后 , 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和发扬 。

  通过分享类似的育人视频 , 学生既可以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 同时还能得到精神洗礼 , 使学生的民族的自信心 、 自豪感大幅增强 。最为关键的是 , 这 种方法在提升班级管理绩效方面将产生以下积极影 响 : 第一 , 班主任选取的视频内容都有一个固定主 题 , 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完全是在中华 民族发展历程中孕育和形成的 , 因此 , 也彰显了中 华民族的无穷魅力与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这些优秀 文化的熏陶下 , 学生逐渐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 产生了深刻印象 。这时 , 一种浓重的民族情结也会 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 , 久而久之 , 学生也会将这种 自信意识与班级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 。第二 , 当学 生接触到这些带有正能量的视频内容后 , 心灵会受 到深深触动 , 在这种情况之下 , 隐藏在学生内心深 处的自信意识也将变得更加坚定 , 自己在班级建设 中的角色感也将逐步凸显出来 。第三 , 班级建设需 要学生的满腔热忱以及满腹激情 , 而只有学生自己 充满自 信 心 , 这 份 热 忱 与 激 情 才 能 释 放 出 来 , 因 此 , 借助观赏这些传递正能量视频影像的契机 , 学 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更多历练的机会 , 进而可以在班 级建设中释放更多的余热 。
\

  三 、开展诗词大赛 , 培养团队精神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 明珠 。简短而精练的创作形式营造出超脱生活 、超脱 自然的意境之美 , 这些诗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 , 而 且读过之后也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 如果将诗词这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工作融为一体 , 那必 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应用效果 。基于这一思想 , 班主 任可以通过开展诗词大赛的方法 , 每个星期或者每个 月开展一次类似的集体比赛活动 , 学生在参与活动过 程中 , 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名诗佳作 , 同时 , 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首先 , 比赛形 式多以小组为单元 , 在比赛开始之前 , 班主任将学生划分为 4个合作小组 , 然后 , 为各小组设计一个比赛主题 , 并让各小组成员围绕这 一 主题说出相关的诗句 。需要注意的是 , 学生每说出一首或者一句诗词 ,都应与比赛主题遥相呼应。例如 , 班主任可以将 “飞花令 ”作为 比 赛 主 题 ,要求各小组 成 员 所 说 出 的 诗 句 中 至 少 要 包 含 一 个“花 ”字 , 针对各小组的比赛结果进行比较 , 哪一个小组说出的诗句数量最多即为最后的优胜小组 。 以第一小组为例 , 在经过小组成员的商议与讨 论 后 ,大家分 别 说 出 了 以 下 带 有 “花 ”字 的 诗 句 : “忽 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 梨 花 开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在小组成员的精诚协 作 与共同努力之下 , 该小组成功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这种方法能将 每 一 个 小 组 成 员 的 智 慧 结 晶 融 合 到 一起 , 然后 帮 助 小 组 取 得 更 加 优 异 的 比 赛 成 绩 。 因此 , 这种以古诗词为载体 、 以诗词大赛为平台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一条有效路径 , 通过这种方法 , 学生在班级建设中能够心往一 处想 , 劲儿往一处使 , 进而为整个班集体争得更多的荣誉 。由此可以看出 , 在班级管理中 , 班主任可以巧妙运用古诗词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通过开展集体比赛活动的方式 , 来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 心 力 ,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比赛过程中 , 各小组 成 员 能 够 将 自 己 的 想 法 、 观 点 、 意见 、思路分享 出 来 , 然 后 通 过 对 知 识 的 整 合 、 分析 、概括 、归纳 , 能够得出一个准确度相对较高的答案 , 这就给自己的小组争取了更多的获胜 机 会 。而在班级建设中 , 如果每 一 位学生能够凝心 聚 力 ,将个人能力 、才华充分展现出来 , 那么 , 学生所在的班级在全年组的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 每一 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得到充分体现 。

  参考文献

  [1] 崔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3(5) : 118- 120.
  [2] 崔印 . 从仁爱到正义 : 班级管理中的应然选择[J]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2. 38(11) : 58- 61.
  [3] 肖雪冬 . 班主任要成为班级建设的 “工程师 ”[J]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0(5) : 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2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