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现状及对策—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14:40: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相关背景,然后论述了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 性,接着分析了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对策。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食品类专业,高校

  我国“ 十四五”规划提到,要推动地区特色食品 发展, 打造区域性特色产业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 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 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 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 [1] 为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立足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建设具有地方特色 和优势的高校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 育更多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南 北狭长,形成了适宜各种杂粮生存的独特气候生态 类型,成为闻名中外的“ 杂粮王国 ”“ 优质粮果带 ” “ 黄金养殖带”[2-3] 。因此,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时代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山西高校要更加重视与 当地特点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 高素质人才。

  食品类专业依托于工程教育, 其内在使命是通 过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获得食品生产 技术管理、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工程方面的基本技 能,以培养食品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4] 。在 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 生产实习是非常重要 的, 它对于学生工程思维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有 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采用的 方法比较简单,且会受到空间、时间及实训基地本身 存在问题等的制约 , 这就不利于学生工程思维和综 合动手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地域优势及工程教育发展对学生工程 实践素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 我校”) 食品科学学院对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改 革,在不断探索中确定适宜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相关背景

  我校食品科学学院前身为 1990 年成立的山西职 业师范专科学校加工系,2000 年并入山西师范大学, 2006 年创办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2014 年正式更 名为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现设有食品科学与 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2 个本科专业及生物与医药、 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2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 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 业。近年来,我校食品科学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 8 项,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获 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20 余项,指导学生在“ 挑战 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中获省级、 校级奖励 20 余项,在学校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我校食品科学学院作为学校唯一的工科学院,针 对食品类专业开设的实习课程主要有认知实习、金工 实习和生产实习 。随着食品企业对生产安全及对学生 人身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生产实习的时间和选择 逐步受到限制,实习效果难以保证。2021 年开始,我校 食品类专业开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这不仅有助于学 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为后续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



 
  二、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 能适应社会发展又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食品类专业人 才 。而对于食品类专业来说,生产实习是一个重要的 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5],故高校要以适应食品行业实际生产需要为目 的,重视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 。对于食品类专业 而言 , 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印证和巩固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实际生产与 环境的关系;二是便于学生对食品行业实际生产过程 进行了解,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安全生产和规范管理的 重要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 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 作程序,学习现场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知识,培养 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现状

  
食品类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实用 型专业,生产实习是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 可少的部分 。我校于 2014 年才开始实施食品类专业 生产实习教学, 虽然经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阶 段 ,但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以下主要从学校、实习基地及学生这三个主体入手分 析目前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各种问题

  1.适宜的实习基地较少,不足以全员覆盖。多数食 品企业考虑到经济效益及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对 接待学生实习持否定态度。另外,我校 2021 年从临汾 搬迁至太原 , 在太原本地发展合作的实习基地较少, 而之前在临汾合作的实习单位接纳的当地其他高校 食品专业的实习学生较多 , 我校实习学生名额缩减, 导致可选择的实习基地骤减。

  2.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实习指导教师匮乏。“十四 五”规划强调要深化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 设,“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能力的教师和教学团队[6-7],“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 求同样适用于本科院校 。尤其对于工科专业,长期以 来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根深蒂固,是造成实习指导 师资缺乏的重要原因,这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非常 不利的 。在实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基础 理论知识,也要具备实践经验,熟悉工厂的运营模式 和车间工作流程 。 目前,在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过程 中,指导教师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近年来高校引 入的师资虽然都具有高学历 , 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 不能应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二是 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较少,而实习学生较多,无法顾 及每个学生,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没 有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生产实习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未能参与生产 实践全过程。食品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 是在食品企业、国家机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贸易、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生产 管理、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对于食品类专业学生而言,生产实习是整个人 才培养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 地了解食品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便于其毕业后 能顺利与社会接轨 。对于食品制造业来说,由于工厂 自动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生产车间可以接纳的实习人 员越来越少。另外,对于企业而言,安全是首要考虑的 问题,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在实习过程中,往往都是由 有经验的老师傅带队在现场对食品生产的制作原理、 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展开简要的说明,实习学生不能 独立操作生产设备 。而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生产设 备,为了避免造成损害,禁止学生进行任何操作,只能 参观 。 同时,企业的研发和检测部门能够接纳的实习 生数量十分有限,这导致大多数实习学生只能从事简 单机械的包装工作,甚至是负责清洁车间卫生,这使 得学生对生产实习的直接感受就是枯燥无聊、浪费时 间,由此引发了抵触情绪 。在事业单位生产实习过程 中,由于实验结果必须精准可靠,多数单位不会让实 习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而是让他们帮助工作人员完成 一些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学生并不能掌握相关实际操 作技能,最终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 效果。

  4.实习考核评价不准确。目前,食品类专业实习考 核方式简单,实习成绩评定通常以学生提交的实习报 告和实习笔记为依据。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实习考核 打分后 , 分别按 35%、35%和 30%的比例计算给出最 后得分,这种评价方法看似比较全面,实际上存在很 多问题,它不能准确体现出实践效果的优劣,也不利 于激发学生实践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学生实习报告所 写的实习内容是客观事实陈述 , 没有结合理论分析, 不够深入,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收获和技能掌握情 况, 实习指导教师在收到学生递交的实习报告后,仅 根据实验报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具有一定的主 观性 。就实习单位评分而言,单位负责人虽然了解学 生实际的实习状况和效果 , 但是因为学生实习期较 短,评分时掺杂个人主观情感较多,给的分数也是相 差无几。

  (二)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积极性不高

  实习单位的主要问题是在接纳实习生方面缺乏 积极性。食品生产企业希望接收到能够长期投入生产 的学生,即实习期限至少为 3 个月,从而可以教授一些操作技能,使学生实际完成生产任务 。短期(通常 8 周左右)实习并不能解决临时用工短缺和用工成本过 高等问题,不仅无法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而且存 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 不高,即使接收了实习生,也只是让其简单地了解食 品生产的加工原理、制作工艺和生产设备,并不允许 其对生产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实际的顶岗实习机会非 常少。

  (三)学生对生产实习认知不足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笔者根据平时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一部分学 生毕业后不会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并且受到目前大 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影响,考研 考公热潮持续升温,班级调查问卷显示,90%以上的学 生将毕业后的目标转为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毕业实 习与备考时间冲突 , 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不 佳,不重视实习环节,出现“走过场”、缺乏积极主动性 等现象 。此外,再加上往届学长学姐对实习的评价,学 生已经先入为主地产生了实习就是“走过场”、应付了事 的负面观念。


\

 
  四、高校食品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对策

  (一)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生产实习新模式构建


  企业都有自身的生产任务,学生的加入并不能给 企业带来实际的生产效益,反而会让企业面临更多的 问题,如学生的安全、吃饭住宿等,因此大部分企业对 于学生生产实习都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 。对此,高校 在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应从企业角度考虑产 教融合可以为企业带来怎样的利益,将生产实习作为 实现产教融合的一种途径,强调利益共同体,认识到 其也是促进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模式发展的重要驱 动力 ,采用这种以研发为导向的新型生产实习模式, 可以吸引更多企业与高校合作 。以山西特色功能性食 品开发为例,执行方案类似校企合作举办的创新创业 大赛,即以高校和企业平台为纽带,以学生创新为核 心和实施主体,高校和企业“ 双导师”辅助支撑,企业 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提出建议,高校指 导教师提供智力和技术保障,详细指导学生具体的实 验方案,研究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这极大地激发了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既达到了人才 培养目标,又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产品方向,从而实现 共赢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或其他问题,都 可以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由此便能加深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成果转化。另 外,还可以把“就业驱动力”作为抓手,除了集中实习, 已经有明确就业意向的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单 位,在此基础上,为充分保障学生顶岗实习,促进学生 在实习单位就业,高校还可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或就业 协议[8],这也极大地满足实习单位对人才招聘的需求。

  (二)建设专业实习教师队伍

  虽然国家教育部鼓励多措并举加强“ 双师型”教 师队伍建设,然而实施起来任重道远 。食品类专业很 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去高校任教,对理论知识比较 熟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工 程实践能力,可能无法应对学生实习过程中提出的问 题 。因此,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根据自己的教学和 科研专长到适合的校外相关合作企业开展为期两周 的实践锻炼,熟悉食品企业运营模式,并且可以根据 自己的研究领域向企业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为充分 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参与实践锻炼的时间可以兑 换为相应的课时 。概言之,高校要鼓励指导教师增加 企业实践经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强化实践 动手能力,使部分教师转变成“ 双师型”人才,从而建 设专业实习教师队伍 ,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全方位考核评价

  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习热 情 。根据标准的评分细则评分才可以更真实地反映 学生的实习效果[9-11],而不能凭主观臆断打分。为加强 食品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评价 , 成绩评定采用平时 成绩与实习报告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 平时 成绩占总成绩的 50%(包括完成专业实习计划情况 和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日志 10%、出勤率 10%、工作态 度 10%、业务能力 10%、沟通能力 10%),实习报告占 总成绩的 50% 。生产实习表现评分细则如表 1 所示。 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闭卷考试[12]等形式从多方面了 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 考试内容包括一些产品生产原 理,以及一些开放型思考题目,如此可以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实习动员会,让学生了解生产实习的重 要性

  在生产实习正式开始之前,高校可举办动员大会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议内容主要是讲解实习的目 的和意义,以及在实习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 同 时,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因为态度决定其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 。一方面,实习可 以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 一个更深的了解;另一方面,实习就像是工作前的预 演 , 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 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亦是工作需要的基本 技能。生产实践教学虽然是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独 立环节,但与理论教学紧密相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 要性,高校还可以邀请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举 办讲座 , 主要介绍目前食品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工 作内容及员工培养方案等,让学生对即将要去的实习 单位有一个初步了解,而且学生还可以与企业负责人 进行互动问答,向食品企业咨询一些问题,这对于提 高学生实习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生产实习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针对高校食品类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包括实习基地缺乏、实习模式单一、学生实 习考核不准确等,笔者以我校为例,探索了该专业生 产实习优化策略。经过产学研生产实习模式改革、“双 师型”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实习考核评分标准细化、实 习时间调整等措施,已初步取得预期效果 。在今后的 教学工作中,高校和教师要充分总结每届学生生产实 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 , 保留好的举措, 针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 , 使生产实习模式不断完 善,并鼓励部分学生以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实际从事的 实践项目为基础继续开展毕业设计,使生产实习成果 得以延续。新的生产实习模式可为高校同类专业的生 产实习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既加强学生的学 习,又推动企业的进步、专业教师团队的培养及学校 的发展,从而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3-05-10].https://www.xuexi.cn/746bd106b7d5dca0b c01f747f5bf37c0/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

  [2] 胡红娟,何永吉,李云龙.基于山西杂粮优势开发功能食品的发展 思路和建议[J].农产品加工,2020(12):90-92.

  [3] 刘英明.特色食品加工在山西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科 学,2019.47(9):1659-1662.

  [4] 辛志宏,董洋,徐幸莲.“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 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6(4):30-35.

  [5] 张倩.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创新 研究,2022(7):166-168.

  [6] 吕新刚,王晓娇,高慧,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模式研 究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1(16):118-120.

  [7] 王海松,陈义勇.基于 OBE 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 程专业毕业实习新模式探究[J].广东化工,2020.47(22):198-199.

  [8] 王兆丹, 向世琼, 肖国生,等. 以实用技能培养和就业为目标食品 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20):189-190.

  [9] 吴永祥,楚文靖,吴丽萍,等.校企合作模式下食品专业实习教学 的改革探索[J].食品工业,2022.43(3):191-194.

  [10] 高丽萍,高兆兰,李祖明,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教学 的探索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72-173.

  [11] 孙舒扬,柳全文,刘正升,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类专业生 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22(1):84-86.

  [12] 刘文龙,危梦,张益,等.食品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农 产品加工,2020(1):102-104.

  通讯作者:崔娜(E-mail:610355189@qq.com)。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8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