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建设 ——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9 09:38: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以工程造价的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14、15、16级学生的课程改革实践,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量与计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与建设承载着高职教育的理念,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1]。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建设需要长期、大量、细致、严谨科学的工作[2]。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初具成效。

一 背景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工作导向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目标的一种模式,是为完成预定培养目标而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工作导向课程目标总体上必须服从于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标准是建立在高等教育范畴内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标准[3]。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编写教材、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2]。

        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收,学习基础较差,理论学习能力不强,但动手能力强。基于这一特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弱化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强化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转换,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辅助学生面对实际工作问题时,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掌握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二 课程改革

         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14、15、16级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情境,将各种职业能力转化成独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把工作过程的行动化领域转化成课程的学习领域,总体上按资讯信息采集一决策-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为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教师成为引导者、咨询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性、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标准[3]。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也都是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进行组织的,以培养学生工程造价的能力,适应工程造价的岗位需求为目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见表1。


\



         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高;典型工作任务在知识整合上的设计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不是很完备等。随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加以试行,以至解决问题。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定更适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学生特点,适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和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的课程标准。

三 课程标准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首先需要进行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对造价员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归纳和转换。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按横向结构可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纵向结构可分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仅是指学生职业技能,而且还包括学生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这是一种以能力本位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为此制定课程的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造价能力为总目标,具体的知识目标为能够正确使用定额和计价规范,准确进行工程量计算及造价分析等。能力目标为根据实际建筑施工图纸,依据规范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工程量的能力;能够准确进行综合单价分析,进而确定工程造价;熟练运用预算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和进行合理的投标报价等。素质目标为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自学、理解与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二)课程总体设计

         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不仅体现在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也体现在整个课程的总体设计上。工程造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施工阶段的整个工作过程为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以此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总体设计,见表2


\
\
 


(三)情境设计

         由典型工作任务具体细化到学习情景的设计中,按照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必须经过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6个过程来考虑实施。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以基础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例,见表3。


\

         在情境设计的内容里,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移动教学平台和预算软件。实训任务的重点知识可以通过移动教学平台进行测验,工程量的计算可以通过预算软件进行,并与手工计算对比,分析数据,进而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技能。

四 教学基本条件

        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包括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教学的硬件设施,即校内外的实验实训条件;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不同的院校在保证基本条件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出不同的配置。

五 结论

         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以学习情境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真实案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参与度高,在此过程中,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淑文.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2]袁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建设[J].成人教育,2014.
[3]傅伟,邓光,孙丽娟.试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标准的构建原则[J].职教论坛,2011.
[4]徐秀维,顾艳阳.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3.
[5]孙静.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35):33-34.
[6]于贵霞,朱莎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7):57-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