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百年来克敌制胜的精神密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本文以伟大建党精神观照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意义和实践路径展开论述,为教师专业发展 提供校本实践的样本。
[ 关键词 ] 伟大建党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 建党精神,系统诠释了其“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 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 人民”的深刻内涵,要求“永远把伟 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伟 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党的性质、彰显 民族风骨、凝聚磅礴力量,是党的根 之所系、魂之所在。它不仅是党与生 俱来的精神品质,也是每个共产党员 都应具备的精神品格。
一、伟大建党精神视域下的教师 专业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是在总结我们党百 年奋斗历程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需要学习、理解、弘扬和贯彻,每一 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应学党史、 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明确正是 因为有革命加拼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内 核,我们党才能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 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唯有伟大建党 精神的指引,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供不竭的强大动力源泉。
2016 年 9 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 学幕府山初级中学开始办学。作为“年 轻”的学校,师资力量也很年轻,35 周岁以下年轻老师占全体教师比 52%, 党员教师占全体老师之比达 30%,而 35 周岁以下党员教师占党员比例已高 达 50%,因此促进年轻老师的专业发 展尤为重要。我们教师尤其是党员教 师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根 铸魂、启智增慧的使命,用党性修养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教师专 业发展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 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 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 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落实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 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 梦想的全部伟大实践之中。党和国家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实现百年奋斗 目标不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在教师。新时代教师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做“四有”好老师,关 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意义重大而 深远。
有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有利于 贯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人 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坚守“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 工作者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传播真理的 事业,如何能够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 沉淀下来的真理教给我们的下一代人, 世代传承下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 认识真理,从万千信息中用慧眼甄别。 特别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量激 增的背景下,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 “多识”,而且要“多智”。要有“千磨 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恒 心。善于思考、反刍,并且坚定不移 地维护真理、相信真理,才能做生活 的智者、历史的明哲、时代的引路人。
有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有利于 贯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践 行初心可以和坚守理想结合起来,作 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守住初心就是守 住了理想,坚定了信念。我们教育人 的初心是什么?是育人;我们教育人的使命是什么?还是育人。培养一代 可以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 这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也是使 命。不论时代、环境如何变迁,只要 我们抓住育人这条主线,我们就是守 住了教育人的初心,我们就可以担当 教育人的使命。但是,育人二字,有 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分量,它需要用德 行感染人而不是用权威压制人,用综 合素质评价而不是用学业成绩排队,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而不是用此刻表现 定义。
有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有利于贯 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这两种 精神看似和教师毫无关系,但其实是教 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牺牲和奉献精 神。作为教师,我们要牺牲很多,比 如陪伴家人的时间,比如要守得住清 贫。但是我们得到的也是常人难以得 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幸福。
有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有利于 贯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对 党忠诚,首先要了解党的宗旨,即一 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就是一切为了学 生。忠诚不是大话空话,不是口号, 不是标语,也不是抽象的道德,而是 一种坚贞不渝的信念,一种奉献一切 的追求。所谓“忠诚于党的教育事 业”,其实就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 业”。通过所有为人师者的努力,让党 的教育事业更加优质,更加惠民,办 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是人民群 众对于教育的期许,对于教师的期望。
三、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学校教 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
(一)“三联三为”党建文化品牌 建设
“三联三为”,即每名党员联系一 名非党员教师,为其专业成长引路;联系一名学困生,为其学业发展辅导; 联系一名家长,为其家庭教育指导。
首先,每位党员至少联系一名非 党员教师。37 名党员联系了 37 名非 党员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关心他们 的政治思想,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去影 响、引导他们发扬爱岗敬业精神,热 爱教育教学工作。了解非党员教师在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 帮助解决,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让 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尽快成长,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同时在 校党支部和教务处的指导下,学校成 立了“三人行”学院,意在“三人行, 必有我师”,重点关注党员以及非党 员的年轻教师。在校党支部和学生处 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班主任备课 组”,为年轻的班主任答疑解惑。
其次,每位党员至少联系一名学 困生。依据学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学校党员教师精心制定相应的辅导内 容,精心制作记载了学困生的成长记 录袋,利用课余时间为其指导学习, 同时精心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 生的成长与变化。
第三,每位党员至少联系一名家 长,采取电话家访、实地考察、来校 面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家庭境况和家 庭教育现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 育观,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同时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 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家长以身 作则。
自学校“三联三为”党建工作开 展以来,每个学期累计活动 100 多次, 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在基本功大赛、赛课、公开课、微课 题各类活动中屡获大奖。党员教师联 系的学困生多数也尽快赶上了班里其 他学生,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成长。 家长通过“学习”,学会了如何更专业地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家庭氛围和 谐,亲子关系融洽。因为注重了学困 生教育的引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老师们也得到了成长,达到了“教学 相长”的良好效果。
(二)“全员导师制”试点工作
以打造“首善教育”为目标定位 的南京市鼓楼区在全区中小学实施 “润心护航”行动,推行全员导师制、 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务实举措。 作为试点,鼓楼区遴选了 10 所具备一 定基础和条件的学校作为首批“全员 导师制”实验学校。我校成为“鼓楼 区首批全员导师制实验学校”试点学 校之一。
学校党建引领下围绕“全员导师 制”形成“54321”的“金字塔”模 型。即开展五项指导:思想引导、学 业辅导、心理疏导、成长向导、生活 指导;明确四个着眼点:师生匹配、 良师益友、家校沟通、教评一致;落 实三项基本任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 次交心谈话、一次家访沟通、一份成 长寄语;围绕两个基本点:学生人人 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实现一个 目标:促进每一个学生卓越发展。在 此模型之下,制订“全员导师制”育 人活动工作方案,带领全体教师明确 导师家访内容、注意事项等,形成语 言温暖、内容温厚、形式温情的家访 策略,进一步畅通了家校沟通的渠道, 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行政班子 人人有蹲点班级、结对学生,全体教 师人人有结对学生。成立全员育人导 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年级成立年级导 师小组,班级成立班级导师小组,各 部门分工合作,协调做好各级各类育 人工作。确立“导学”关系原则,如: 双向选择原则、尊重了解原则、全面 关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在民主 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理想的导师制关系。重 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施以适当 之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 格。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鼓励学生 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
“全员导师制”旨在搭建起师生沟 通的桥梁,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学生 思想的引领者、生涯的规划者、心灵 的呵护者、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 导者、家长的合作者。
(三)卓越社“三人行学院”
教师发展是一所学校立校之本,优 秀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最闪亮的品 牌,更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 展的保障。党员教师的发展更是重中 之重。“大智、大气、大雅、大美”的 二十九中学子,德才兼备的幕府山“大 先生”,才是我校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学校教科室在党支部指导下做好 教师培养的顶层设计,绘制教师发展 蓝图,努力构建“师德建设、专业发 展、青蓝工程、校本研修、专家引领、 同伴互助”六位一体的教师素质提升 工程,打造“职初教师 →专业能师 → 骨干优师 →卓越名师”的“四阶”成 长型教师——幕府“大先生”。
职初教师,工作 1 至 3 年,重点 在于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锤炼师风, 建立常规,训练技能。学校为职初教 师设计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 通过“青蓝工程”孵化优秀的职初教 师,通过“好课赛”“基本功大赛”锻 炼技能。一年转正时,进行教学、德 育、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考核。等到三 年职初,除了参加区市级的考核外, 需在校述职,并通过学校的各项量化 考核。二者均需考核通过才能转正或 者顺利完成教师资格证的注册。职初 是教师发展的起步,也是最为关键的 三年,迈好这一步是向能师、优师发 展的坚实基础。
专业能师,工作 4 至 9 年,通过 职初三年的学习、模仿,到熟悉教 材、形成自己的风格,向专业型教学 能手和优秀班主任发展,以校、区级 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为抓手,助推更 多优秀青年教师成为“区杰青”“区优 青”“市优青”,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 机会,参加各种专业“大比武”,在比 赛中锤炼,在同伴互助中进步,向骨 干教师迈进。开展“优青”座谈会, 填写“优青”培养计划表。
骨干优师,10 年及以上工作经 验,骨干教师往往是一所学校的中坚 力量,包括党支部支委委员、党小组 组长、中层干部、年级组长、优秀班 主任及各级各类评优获奖的老师,还 包括我们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骨 干教师重在记录事件,自我反思。学 校依托校本研修和高级别师资培训, 在专家的引领下,以课题为抓手,以 各级“教师技能大赛”为平台,以校 本作业设计、一师一优课、命题研究 和教科研论文写作为依托,进行业务 能力提升,培养自身学科教学能力和 班主任工作风格。打造教学实绩优秀、 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培 养一批“能管理、能教学”的校级骨 干教师。
卓越名师,专注课程,锻造品牌, 以学科建设为阵地,主持高级别课题 研究,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开发示 范性精品课程,承担骨干教师培养任 务,引领教学实践改革,是学校长驱 发展的领头羊。
(四)党建课题促发展
教师积极参加研究与教师专业发 展密不可分,教师要想发展提升,要 想“幸福”成长,就必须进行课题研 究,以研促发展,同时教师专业发展 了,也有利于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 升研究水平。
“十三五”期间,学校党建课题 “关于‘两学一做’背景下提升党员 教师素养的实践研究”,并顺利结题。 “十四五”期间,我校又成功申报了 “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学校党建品牌 ‘三联三为’建设行动研究”课题,得 到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成功立项。 课题自立项以来,积极开展各项研究,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模式。依托 党支部,边研究,边实践,充分发挥 了党员教师的模范、辐射作用,团结、 影响和帮助校内的其他教师,最终达 到加强学校师德师能建设,促进全体 教师的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总 体目标,并以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切实把学校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促进 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鉴修,李娜 . 大力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 [N]. 河北日报, 2023-01-18(7).
[2] 刘维涛,张洋,孟祥夫,吴储 岐 .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 光大 [N].人民日报, 2021-07-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