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文化传承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 一 , 应当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小学美术课堂 。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 , 教师应多角度 、 多元化地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 , 促 进民间美术与日常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本文阐述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功 能与意义 , 就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 如运用民间美术元 素营造教学氛围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打造趣味课堂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手工教育 、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审美教育等 , 并提出民间美术元素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时需要注 意的原则 。
关键词 : 民间美术元素,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 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发创作的 、取材于民 间生活与生产的 、具有丰富民俗文化传统的艺术形 式 。 民间美术的作品形式多样 、线条优美 、 图案新 奇 、色彩 丰 富 , 展 示 了 民 间 艺 人 们 丰 富 的 精 神 世 界 。将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有机融合 , 不但能 弘扬传统文化 , 使民间美术焕发生机与活力 , 还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一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功能与意义
1.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功能
民间美术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 有着深厚的地 域文化底蕴 , 对于学生认识和学习美术 、提升艺术 素养有着良好的作用 。具体而言 , 民间美术的教育 功能体现在两大方面 。
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民间文化的组成 部分 , 民间美术不但反映了某一地区的审美理念与 审美风格 , 还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纯真质朴 , 展现美 术作品的多元化内容 。
二是德育教化功能 。在教育层面上 , 民间美术 体现出的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方面对学生有一 定的 教化作用 。在生活层面上 , 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美术教学能使学生贴近百姓生活 , 体会美术创作源于生 活又为生活服务的内涵 , 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和 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可利用民间美术的教 育功能 , 以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成长经历为 切入点 , 充分启发 、调动学生创造思维 , 丰富学生 的艺术情感 。
2. 民间美术元素融入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目标是 培养学 生 感 知 美 、欣 赏 美 的 能 力 。 在 历 史 的 长 河 中 , 民间美术经 过 长 期 积 淀 积 累 了 丰 富 的 艺 术 元 素 。小学美术教师将其融入教学中 , 能改变传统美 术教学乏味枯燥的状态 。通过接触民间美术元素能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 提高其审美能力 , 拓宽 其审美视野 , 进而强化学生文化认同 , 使其树立良 好的审美观 。
二是培养创新思维 。 小学 生 普 遍 动 手 能 力 强 ,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民间美术元素制作手工作品 , 能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 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三是促进文化传承 。 民间美术含有丰富的文化 元素 , 小学美术教师将其融入教学中 , 不仅能丰富 教学素材 ,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还能使学生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 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 进 而自觉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 、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
1.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营造教学氛围
民间美术元素多数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上 , 将其应用到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中 能 丰 富 美 术 的 内 涵 。小学美术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适当营造美术文 化氛围 , 在充分利用民间美术元素的基础上将美术 知识与美术技巧逐步内化为学生固有的美术品质 , 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
例如 , 在剪纸教学 中 , 教 师 要 深 入 研 究 教 材 , 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 然后深入研究民间剪 纸艺术 , 熟悉剪纸艺术的起源 、类别及技巧等 , 在 此基础 上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 做 好 准 备 工 作 。 在 课 堂 上 ,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 “请同学们说 一 说什 么 时候能见到大量的剪纸?”学生们纷纷回答 : “过 年 贴窗花 。”随后 ,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年货市场上商 贩售卖剪纸画的情形 , 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 并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福字 、春字剪纸 , 对福字的美好 寓意进 行 讲 解 , 并 教 授 最 简 单 的 剪 纸 方 法 。 通 过 “美术教学 +民间美术元素 +多媒体教学 ”的形式营 造良好的教学 氛 围 ,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剪 纸 技 术 的 同 时 , 体会 民 间 美 术 元 素 的 魅 力 , 提 高 学 习 美 术 的 兴趣 。
2.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打造趣味课堂
民间美术元素体现了我国长达五千年的文化积 累 ,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艺术审美 , 其在颜 色 、 内容 、形态及制作方式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特 点 , 将其应用到 小 学 美 术 教 学 中 能 带 给 学 生 耳 目 一新的感觉 , 并能对学生的思维 、视觉等造成较大 的冲击 , 对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 作用 。对此 , 小学美术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把民间 美术元素融入教学中 , 打造趣味课堂 。
例如 , 在美术拓展环节 , 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 点出发 , 利用学生喜欢玩具的特点 , 询问学生喜欢 的玩具 。在学生说出喜欢的玩具后 , 教师继续要求 学生说出这些玩具中蕴含哪些民间美术元素 , 学生 们纷纷回答 : “风筝上的图 案 、糖 人 、不 倒 翁 、拉花都是民间美术元素 。”这时 , 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这些玩具的图片展示出来 , 并选择符合学生操作特点的玩具 , 鼓励学生用彩笔 、彩纸 、橡皮泥 、胶棒等材料做出来 , 从而打造趣味课堂 ,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
3.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手工教育
手工活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手工课程 , 挖掘民间美术元素和资源 , 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教师在利用民间美术元素开展手工课程教学时 , 要确保民间美术元素和美术教学内容相匹配 , 并选择相关的作品作为手工课的示范品 。 同时 ,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美术基础 , 所选择的民间美术元素与手工素材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兴趣 。
例如 , 在对折剪纸的教学中 , 教师可以民间常见的新年或婚庆为主题的剪纸为题材 , 设计以对折剪纸为技能的手工图案 , 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 “生活中能常见到剪纸吗? 这些剪纸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 “剪纸多为红色 , 图案多 为 对称图形 。”随后 , 教师教授学生对折剪纸的方法 , 鼓励学生反复练习 , 从而为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元素奠定基础 。在课堂最后 ,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民间特色剪纸 , 尤其是不同节日的特色剪纸 , 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能 力 的 一 款 为 模 板 , 大 胆 尝 试 剪 纸 创作 ,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拓宽其美术知识面 。
再如 , 在穿编艺术教学中 ,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民间编织技术的发展历程 , 展示编织 作 品 ,并选择简单的编织工艺品让学生用彩纸条试着仿编或自己创作作品 ,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 让学生在体会编织乐趣的基础上 , 激发对民族工艺技术的热爱 。小学生性格活泼 、动手能力强 , 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 , 教师要结合实际 ,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创设手工教育情境 , 构建高效美术教学课堂 。
4. 运用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审美教育
民间美术元素是传统文化的结晶 , 不但蕴含着劳动人 民 的 智 慧 , 更 经 受 了 时 间 的 考 验 , 技 艺 精巧 , 在外形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能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体验 。小学美术教师可利用民间美术元素开展艺术鉴赏教学 ,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元 素进行艺术赏析 。
例如 , 教师可把汉服引入教学中 , 通过创设情 境进行汉服文化赏析教学 。开课前 , 教师要做好准 备工作 , 收集相关汉服文化资源 , 包括 不 同 时 期 、 不同类型的汉服平面图 , 并配语音 、文字介绍 , 然 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播放 。播放中 , 教师讲 解汉服的起源 、种类 、颜色及装饰等 , 使学生深入 了解汉服文化 。若条件允许 , 教师还可利用课下时 间组织学生进行汉服走秀活动 , 提高学生对汉服的 审美能力 。学生对汉服有了初步了解 , 教师可进行 拓展引申教学 , 如让学生拿起画笔设计汉服 , 学着 制作出汉服的 装 饰 纹 样 , 并 选 取 优 秀 作 品 进 行 展 览 , 由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设计奖 。通过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汉服与其背后的 艺术价值 ,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三 、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时需注意 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相对枯燥 、乏味 , 导致部 分学生 对 美 术 学 习 失 去 兴 趣 , 教 学 效 果 不 佳 。 对 此 , 小学美术教师要本着趣味性原则从中选择学生 感兴趣的民间美术元素 , 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 合 , 同时创新教学模式 , 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 , 教师 可以将民间美术元素以动画 、 图像或音频的形式呈现 , 使学 生 从 全 方 位 、 多 层 次 的 视 角 了 解 民 间 美 术 ,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2. 实践性原则
美术属于艺术类课程 , 具有 特 殊 的 教 育 属 性 , 通过美术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从当前小学 美术教学现状来看 , 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 、缺乏 实践性等问题 。对此 , 小学美术教师要本着实践性 原则 , 改变教学策略 。在民间美术的选材上 , 教师 所选材料要具有挑战性 , 兼具实用性 。其中 , 挑战 性是指所选材料应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具 有一定难度 , 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具有个体差 异 。 同时 , 教师要改革教学理念 , 从学生的美术水平出 发 , 拆分 、整合相关画作 , 实施分层教学 , 使不同 水平的学生都可参与联合教学 。
3. 适应性原则
尽管小学美 术 教 材 相 对 简 单 , 但 有 些 内 容 仍 较为抽象 , 小学 生 理 解 起 来 仍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教 师要选择丰富多 彩 的 民 间 美 术 元 素 , 增 强 学 生 对 抽象艺术的 理 解 , 使 学 生 感 受 民 间 美 术 元 素 的 魅 力 。例如 , 在教学涉及除夕的相关内容时 , 教师可 以讲述年兽的故事 , 并选择相关的年兽图片 , 使学 生深入了解传统习俗背后的传统文化 。教师要遵循 适应性原则 , 尽量选择生活化素材 , 并结合学生的 认知与 个 性 特 点 , 搜 集 相 关 教 学 素 材 , 拓 宽 教 学 面 , 进而活跃课堂氛围 , 实现民间美术元素的有效 融入 。
参考文献
[1] 阿卜杜凯 尤 木 · 麦 麦 提 , 钱 初 熹 . “一 带 一 路 ”背 景 下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与 新 疆 中 小 学 美 术 课 程 教 学 融 合 路 径 研 究[J] . 课程 · 教材 · 教法 , 2019(1) : 106- 111.
[2] 郭锐 . 民间美术手工课 “传统新用 ”的教学实验探究[J] . 教学与管理 , 2019(30) : 116- 118.
[3] 陈强英 . 以针代笔 , 以线晕色 —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开发[J] . 基础教育课程 , 2019(12) : 67- 69.
[4] 乌日汗 . 文化视角下的美术教学实践 —评《美术教育的文化转向》[J]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9(10) : 144.
[5] 郭世杰 , 刘明 . 民间美术教育人类学研究 —以蔚县剪纸为例[J] . 民族教育研究 , 2021(6) : 137- 145.
[6] 王志善 . 兰西剪纸的艺术特征[J] . 美术 , 2020(1) : 138- 139.
[7] 周娟 . 国画艺术在当代汉服设计中的应用 —评《华夏有衣 : 走进汉服文化》[J] . 棉纺织技术 , 2021(4) : 96.
[8] 杨卫华 . 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提升美术教学实效性 —评《中国民间美术教程》[J] . 高教探索 , 2019(5) : 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