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教学主客体情况的整体分析,将个人备课的经验与群体经验相结合, 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集体备课需要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充分考量不同的教学方案, 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和环节,指向相同的教学的目标。本文概述了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意 义,从发挥集体备课的价值、增强集体备课的包容性、构建教师研学的共同体等方面展开论述,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集 体备课的创新与实施。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小学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 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集合 不同教师对教材和培养目标的理解、 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以及教学经 验等,进行多方交流互动、研究碰撞 与融合,博采众长,使个体获取更多 的智慧与灵感,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 改的要求。如作为个人备课的补充和 参考,弥补个体备课中的缺陷和不足。 在集体备课期间,在与其他教师的交 流、沟通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 不足之处,并针对性进行弥补,展开 开放式探究。但同时教师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集体备课也存在一定弊端, 如弱化教师个人风格、备课形式化, 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惰于思 考等,这些弊端会对教师的教学实践 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辩证 地看待集体备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际,创造性地吸纳、融合,形成具有 个人风格的备课思路,最终促进教学 质量提升。
集体备课可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共 同探究、交流的平台,教师间可通过集体备课对个人于教学实践中遭遇的 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将自身教学 方案进行探讨、共享,互相启发,共 同进步。
一、发挥集体备课的价值:提炼、 优化个体经验为集体智慧
在集体备课实践中,不同学校、 教师团体所形成的备课风格也各不相 同。部分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强 调从个人至集体,简而言之即教师个 人以所授班级学生学习、自身教学经 验等完成备课后,将自身所设计的教 学方案分享到教师团队中,共同查阅、 讨论,教师间重复对各自所制订的教 学计划进行研究、讨论,且待研究完 成提出针对性意见。随后教师待集体 备课完成后,对自身所设计出的方案 展开进一步的总结,进行改进,对其 他教师优秀经验予以吸收,丰富自身 方案内容,且于授课完成后再次展开 总结和反思。
例如,教师在对“认识周长”(人 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一课进行备课时,从个人备课层面考虑时,可 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周 长概念的认识,并使用多媒体呈现一 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实物或图形引导学 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帮助学生掌握周 长概念。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 普遍认同在周长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 学法。有的教师基于自身实践,提出 了“不可仅凭借展示出的图片以及所 描绘的事物,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 生动手实践,如制作一些图形”的做 法,“让学生真实感知、触摸物体的周 长”。也有的教师提出了“带领学生走 出教室,用脚步丈量操场的周长”的 想法。在集体研究、个人总结、反思 后,教师们肯定其中的可行性方案, 从而提出可使用书本等安全性较高且 兼具较强操作性、获得性的物品展开 教学。教师在总结、反思中认识数学 教学需要具象化,将日常生活中的数 学现象带至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学 习期间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 兴趣。
基于从个人备课到集体备课的变 化,部分学校于此基础上对集体备课 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创新,如在 集体探讨、研究后展开试教、试讲, 从而为集体备课创造生动案例,随后 以教学效果为依据,集体间再展开研 究、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效。从集 体备课角度而言,其模拟应与时俱进、 不拘一格,因地制宜,要对不同学校、 教师团队特征予以体现,使学生学习 需求得以满足。
二、增强集体备课的包容性:和 而不同,尊重教师个人风格
教师集体备课中要对教师个体的 授课风格予以尊重。由集体所制订的 教学方案个人色彩较“淡”,每位教师 均可使用。但是,正因教学风格不突 出,其往往会造成教学实践吸引力稍 显不足,难以满足小学生核心素养培 养、发展需要,也会为课堂教学质效 提升造成一定不良影响。鉴于此,需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同时,对其他教师 教学风格予以组织,从而使学生可于 具备不同特征的方案内体验数学学习 的乐趣与魅力,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 养的培养。
如几何直观为学生一种重要的数 学核心素养,通过几何直观,教师可 引导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了解数学 知识,防止学生在学习期间多走弯路。 在集体备课期间,教师认识到“测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 学习对学生操作能力存在巨大考验。 在实际备课中,教师团体提出要使学 生切身感受和测量。教师个体则可以 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依据选择不同的测定实体,擅长诱 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可自 行选用一些物品使不同学生对物品进 行测量,并使学生将自身所测出的结果与同学进行比对,从而帮助学生加 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对于擅长组 织学生的教师则可选用小组合作学习 方式,由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完成测 量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集体备课不仅有 助于充分发挥教师团体的智慧,实现 群策群力,还可使教师于交流中丰富 自身的经验积累,并且可对教师个人 授课风格予以彰显,进而使小学数学 教学实现教师、学生间的双向互动、 进步。
三、构建教师研学的共同体:同 伴引领,互相启发,共同提升
集体备课是群策群力的过程,是 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基于此活动联结在 一起的教师即为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 活动不是个体教学智慧的简单叠加,教 师间通过彼此配合、研讨交流、互相 启发,为提升教学质效共同努力,这 个过程是教师们的思想和经验互相碰 撞、彼此取长补短和共同提升的过程。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基础知识 的学习、掌握为该阶段数学教学的主 要目的,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养成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发展数学思维,是数学学 科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在集体备课 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共同的备课议题, 如以有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作为教学目的,进行交 流、研讨。首先,集体备课不仅需要 做好教学方法选用、教材研读、学生 学情调查等多方面的分析,还要以学 生为主体对教学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从集体备课价值来看,在为教师的教 学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引导学生进 一步增强知识理解、应用改善等进行 更具针对性的、深入的教学研讨。其 次,在集体备课期间,为提升教学的专业性,教师应进行持续性的集体学 习、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使教 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教学 规律,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除此 之外,教师在备课期间应维持开放心 态,尝试应用智能设备、网络资源等, 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升 教学效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集体备课 中,在深入交流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 的过程中,集体研讨、解决教学实践 中遭遇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研究、 探讨取得共识,同时,集众家所长, 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的质效。因 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教 师团队的智慧,既保留教师个人的授 课风格,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利用科学、高效的集体备课构建优质、 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整体提升教学的 质效。
参考文献:
[1] 王汉伟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 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 [J]. 学周 刊 ,2022.30(30):100-102.
[2] 张吉良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 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 [J]. 新教育时 代电子杂志 ( 学生版 ),2021(27):69-70.
[3] 杨建霞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 学数学集体备课模式探究 [J]. 考试周 刊 ,2020(74):75-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