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为了了解广西县域中等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现状,课题组发放《县域中职学生劳动教育调查问卷》,重点调查学生的劳动态 度、劳动观念、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喜好及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劳 动习惯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方法,旨在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问卷调查,应对方法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2020 年 3 月 20 日, 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 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 。为进一步落实《意见》要求, 我校开展题为“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劳动 教育基地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的课题 研究。2022 年 11 月,课题组对河池市 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等 7 所县域中等职业 学校展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随机发 放《县域中职学生劳动教育调查问卷》。 基于真实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全面了解 了广西县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深入、更具指导性, 本文对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并根据分析结论,探索相应的劳动教育 方法。
二、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广西县域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随机抽样调查河池市巴马民族师 范学校、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 阳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浦县中等 职业技术学校、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全州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富川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这 7 所县 域中职学校的学生。
调研方法:利用问卷星采取随机 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 1650份, 回收 1650份,全部问卷有效。
调研内容:调查问卷共设置 20 个 问题,主要从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 观念、劳动认识、劳动习惯、劳动喜 好等方面进行问题的设计,有侧重、 有层次地对目前广西县域中职学校劳 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
三、调查问卷分析及存在问题的 应对方法
本文选取调查问卷中具有代表性 的问题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当前 县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 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以期 对县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改善和发 展提供建议。
(一) 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 动认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结论及存在 问题的应对方法
对于“你喜欢劳动吗? ”问题的设置,答案选项有四个:非常喜欢、 喜欢、有点喜欢、不喜欢。回答“有 点喜欢”“不喜欢”的人数占比分别 是 52.06% 和 5.76%。数据结果显示, 仍然有高达 57.82% 的受访学生“有 点喜欢”或“不喜欢”劳动。
各个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情况不 同,各个中职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 情况,探索能激发学生对劳动产生兴 趣的途径和方法。对此,笔者提出几 个培养中职生劳动精神应当注意的问 题:(1)在劳动教育实践中,要注 意劳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 避免单一、枯燥乏味,要根据不同年 龄段、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特 征设计适宜的、多样化的、具有趣味 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要 兼顾到大多数人的喜好。(2)老师 应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劳动,成为 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劳动的过程中, 老师要及时进行技术指导,不要袖手 旁观,不闻不问。(3)在日常生活 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中,从 容易操作、容易完成的项目开始,循 序渐进,避免让学生产生畏难退缩的心理。(4)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 要及时予以表扬,让其感受劳动的成 就感,而对于劳动中出现失误的学生 要给予安慰, 帮助其改正错误。(5) 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感受 到自己的劳动有价值。一般情况下, 老师不要免费拿走学生的劳动成果。 如果免费拿走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或享 受学生的服务性劳动,一定要对学生 表示真诚的感谢和肯定。
对于“劳动最光荣,人世间的一 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你赞同 吗? ”这个问题,回答“非常赞同” 和“赞同”的比例之和为 92.66%; 对于“你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劳动教 育吗? ”这个问题,回答“非常有必 要”和“有必要”的学生比例之和高 达 83.69%;对于“你认为劳动有什 么作用? ”这个问题,仅有 2.06% 的 学生回答“没有用”,其他学生则回 答劳动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有利 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奉献社会 和帮助他人”“能促进一个人创造性 和操作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一 个人品德的发展、精神的成长”“能 培养一个人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等。
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数据说明绝 大部分受访学生的劳动观念是正确 的,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劳动教育 的重要性及价值。在今后的劳动教育 中,教师应继续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劳动观念,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 参与劳动实践,使正确的劳动观真正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学生 劳动习惯、劳动喜好方面的调查分析 结论及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法
“对于劳动教育,你了解吗? ” 这个问题的答案选项有四个:非常了 解、基本了解、有点了解、不了解。
回答“有点了解”和“不了解”的比 例之和为 55.57%,这说明超过一半 的受访学生所在的学校还不够重视劳 动教育,劳动教育还没有常态化、规 范化。对此,学校应当加强以下几点 工作:
(1)学校重视劳动教育,按规 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意见》指出: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 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 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 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 实践时间。”学校要严格落实文件要 求,学习文件精神,让学生看到学校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
(2)将劳动教育融入公共基础 课和专业课。各个学段开展劳动教育 的要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以职业院 校为例,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 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 称《指导纲要》)指出, “职业院校 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 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 劳动法规教育。”教师在开展专业课 教学时,要注重劳动知识技能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敬 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 细致的工作态度。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 动文化,将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习 惯和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 化建设。如: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 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等;在读书 节举办劳动教育主题征文比赛、劳动 经典诗文朗诵和默写比赛;结合植树 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 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 动;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 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 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 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普 通劳动者的事迹。总之,通过营造浓 郁的校园劳动文化, 让学生感受到“劳 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劳动最美丽”。
对于“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专 门的劳动教育课程? ”这个问题, 57.21% 的学生选择“否”;对于“你 所在的学校是否安排专任劳动教育指 导老师? ”这个问题,58% 的学生选 择“否”;对于“除了专任劳动教育 指导老师以外,其他老师在教学中有 没有对你进行过劳动观念和态度的教 育? ”这个问题,只有 29.7% 的学生 选择“有,经常渗透劳动观念和态度 的教育”,其他选择“偶尔有”或“没 有”。这些数据说明超过一半的受访 学生所在的学校或专业部没有按照要 求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安排专任 劳动教育指导老师,约 70% 的中职教 师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意识 比较淡薄,还没有渗透劳动教育的习 惯。对此学校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 善。
(1)按照《指导纲要》要求规 范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以职业院校为例,开设劳动专题教育 必修课不少于 16 学时,可以主要围 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 面设计。(2)培养专任劳动教育教 师团队,提升劳动教育指导老师的劳 动素养。学校年度经费预算要包含培 训劳动教育指导老师的经费,要制定 培养专任劳动教育教师团队的计划。 (3)在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领导 下,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共识,将 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 环节,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五育 融合”,要明确开展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劳动教育指导老师的责任,其他教职员工也有责任。
对于“你所在的学校是否经常组 织劳动教育实践?”(见表 1)这个问题, 仅有 27.58% 的学生回答“是,经常组 织劳动教育实践”,63.76% 的学生回 答“偶尔组织劳动教育实践”,8.67% 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组织劳动教育 实践”,这说明 72.43% 的受调查中职 学校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劳动实 践活动没有常态化,存在“重理论轻 实践”的现象。据调查,不少学校的 劳动教育仅停留在“理论学习”或形 式单一的“校园卫生大扫除”上。解 决中职学校劳动实践活动没有常态化 的策略,主要在于学校领导层面要提 升认识,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 育既要进行理论学习,更要深入劳动 实践。学校教务部门在安排劳动教育 课程时,劳动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的 课时比例要恰当,实践课的课时量不 能低于该学段劳动实践课的最低课时 量。中职学校的劳动实践课要特别注 重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服务性劳动、 生产劳动,使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 好生活,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学生 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对于“你在校期间是否经常参加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个人卫生、 宿舍卫生、校园卫生等)? ”这个 问题,44.3% 的学生回答“偶尔参 加”,1.82% 的学生回答“从不参加”, 其他学生回答“经常参加”,数据 表明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还没有养成 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的习惯。对于此情况, 学校可以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 检查评比, 如:宿舍卫生、教室卫生、 校园班级指定区域卫生检查评比等。 通过检查评比,使学生增强生活自 理能力,固化良好的劳动习惯,学 会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 强的意识,增强劳动能力。
对于“你在校期间是否有机会参 加校内或校外职业技能类劳动实践 (包括:实训实操、见习实习、社会 实践、创业实践等)? ”(见表 2) 这个问题,只有 24.73% 的学生回答 “是,经常参加”,而高达 62.67% 的学生回答“机会少,偶尔参加”, 另外还有 12.60% 的学生回答“否, 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见表 2)。数 据表明这些受访学生所在的学校不够 重视职业技能类劳动实践,还没有充 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类劳动实践对中职 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指导纲要》指出: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结合专业特点,增 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 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 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学校要 倡导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职业技能类劳 动实践,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 民的情怀,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 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 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 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县域中职 学校加强职业技能类劳动实践可以从 这些层面入手:(1)认识层面。学 校领导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类劳动实践对中职生职业发展的重要 性,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参加职业 技能类劳动实践。(2)根据本校实 际情况,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公 益服务性劳动, 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 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3)依 托实习实训,各专业充分利用当地的 对应企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 动和服务性劳动。如果某个专业在当 地没有对应的企业,或者当地的对应 企业比较落后,学校要组织学生到发 达地区的先进企业开展实习实训。
对于“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和校 外劳动教育实践,你比较喜欢哪一 类? ”这个问题,选择“校内劳动教 育实践”“校外劳动教育实践”“都 喜欢”的学生比例分别是 28.18%、 30.61%、41.21%, 这说 明“ 萝 卜青 菜各有所爱”。校内和校外劳动教育 实践各有优缺点。校内劳动教育实践 的优点是方便师生参与、安全性高, 缺点是劳动实践场景不够真实,和真 实的社会劳动岗位的劳动实践体验不 一样;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的优点是学 生可以学到行业先进实用的工作技能 和经验,缺点是因交通等问题,师生 不方便随时外出开展劳动实践,同时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劳动教育 要取得良好效果,校内和校外劳动教 育实践两者都不可或缺,两者要形成 互补。
我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总体思路: 完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校外劳动教 劳动实践尤其是行业实践。劳动教 育基地建设包育基地建设,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参 与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就是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基地 和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校内劳动教育 基地建设立足于学校现有设施设备, 把整个学校打造成方便师生开展劳动 实践的场所,如利用学校酒店实训大楼、各专业实训室、学校食堂等场所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利用校企合作企 业打造若干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让 学生在基地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服 务性劳动,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利 共赢。软件建设就是在劳动教育实践 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劳动教育实 施方案、劳动教育基地管理制度以及 劳动教育活动方案,不断探索劳动教 育的实施方法、途径,不断整合劳动 教育课程资源、总结劳动教育经验等。
对于“下面 3 类劳动教育实践, 你最喜欢哪一类? ”这个问题,高达 71.7% 的学生选择“日常生活劳动”, 而选择“服务劳动”和“技术型生产 劳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 15.27% 和 13.03%, 仅占 28.3%。通过调查所得 数据及采访部分学生,我们了解到学 生平时接触的日常生活劳动较多,比 较熟悉日常生活劳动, 选择最喜欢“日 常生活劳动”的人数最多。而选择“服 务劳动”和“技术型生产劳动”的学 生比例远远低于课题组的预期,这说 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 劳动和技术型生产劳动对自己未来择 业的重要性。在调查中,有的学生甚 至认为从事服务劳动低人一等,有的 学生则认为从事技术型生产劳动门槛 太高、工作太累。在开展劳动教育的 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明确劳动不分贵贱, 认识到“三百六十 行,行行出状元”,认识到任何职业 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三)学校劳动教育存在问题、 劳动教育评价方面调查分析结论及存 在问题的应对方法
为了了解县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 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学校开展劳动 教育的满意度,课题组设计了两个问 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对于“你认为你所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任选题: 单选或多选均可)这个问题,52.3% 的学生选择“劳动教育形式化,内容 单一,枯燥乏味”,选择“缺少劳 动教育指导老师或指导老师的素养不 高”“校园劳动教育氛围不浓”“学 校不重视劳动教育”的比例分别为 32%、38%、18.79%, 另外有 35.88% 的学生选择“已经很好了,不存在不 好的问题”。
“劳动教育形式化,内容单一, 枯燥乏味”是当前广西县域中职学校 劳动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中职学校 围绕各专业技能开展的校内校外劳动 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校园卫生大扫 除”“宿舍卫生评比”“教室卫生评 比”等内容单一的劳动实践。学校要 大力培养劳动教育指导老师,强化校 园劳动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劳动教 育氛围。
对于“你对目前学校劳动教育 的总体评价? ” 这个问题, 选择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的比例 分别为 16.85% 和 42.3%, 两项合计 59.15%。选择“有点满意”“不满意” 的比例分别为 36.12% 和 4.73%, 两 项合计 40.85%。数据表明:学生对 学校劳动教育的总体评价只是接近及 格线。基于此,学校必须持续深入研 究劳动教育,优化劳动教育课程,选 择学生喜欢的且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 的劳动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劳动教育 “内容单一枯燥”问题,努力提高学 生对劳动教育的满意度。
四、结语
通过《县域中职学生劳动教育调 查问卷》,课题组深入了解了广西县 域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学生的劳 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认识、劳动 习惯、劳动喜好以及目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采集的各 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我们根据 分析结论初步总结了县域中等职业学 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和实践方法, 提出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的提升措施。 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展劳动教育研究 和实践,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其具有必备的劳 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并养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大 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Z].2020.
[2] 蓝丽榕 .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问 题与对策研究——以南昌市三所中职 学校为例 [D]. 南昌 : 江西科技师范大 学 ,2022.
[3] 丁霞 .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劳动 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轻纺 工业与技术 ,2019(7):73-74.
[4] 吴丽娜 . 城乡接合部中职学 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与实践研 究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 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 . 广东省教师 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一),2023:1115-1118.
[5] 王莉 . 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 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 [J]. 教育科学论 坛 ,2021(33):6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