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科育人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10:48: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文章基于学科育人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 提出生物教师要不断优化生物教学模 式 , 通过课堂多元化的交流 、课外多层次的实践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 丰富教学活 动 , 提升学生生物认知能力 , 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教师将学科教学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 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 同时为学生的素养提升 、 品格塑造等创造条件 。

  关键词 : 高中生物,学科育人,核心素养

  在生物 教 学 中 , 教 师 要 将 立 德 树 人 目 标 具 体 化 , 也就 是 说 , 要 进 一 步 明 确 教 学 目 标 和 育 人 内 容 , 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 格与关键能力 。基于学科育人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 学 , 教师应挖掘生物知识 , 整合教学要素 , 并创设 各种合适的活动 , 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育人内 容需要 细 化 、分 解 和 调 整 , 实 现 学 科 育 人 的 真 正 价值 。

  一 、构建生物学科情境 , 在具体情境中育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舞台 , 也是教师开展育 人活动的重要阵地 。为打造高中生物学科育人的新 样态 ,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体验 , 改变原有的课堂模 式 。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 优化各个课堂教学环 节 , 在学生熟悉的 、真实的情境中 , 激发学生的主 动交流与积极表达 。教师可以在情境的基础上进行 适度的挖掘与应用 ,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 热情 。通过情境创设 , 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学科 认知 , 从而提升生物学习素养 。

  以人教版必修 2“种群及其动态 ”教学为例 , 为 了帮助学 生 厘 清 种 群 的 年 龄 结 构 、K 值 等 相 关 生 物认知 , 教师可以创设有关养鱼的视频情境 。在视 频中 , 学生能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鱼的国 家 , 能感知 “王在灵沼 , 於牣鱼跃 ”的历史画面 , 发 现我国在商代末年就开始池塘养鱼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 , 思考视频上呈现的有关池塘渔业养殖的问题 , 例如 , 捕捞时控制网眼大小能有利于捕捞后鱼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吗? 调查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可用于确定捕捞的最佳时间点吗? 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以提高池塘中鱼类的产量吗? 鱼类养殖时应尽量将具有垂直分层结构的鱼置于池塘中混合养 殖 吗? 在 具 体 情 境 中 , 学 生 能 够 直 观 地 思考 , 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具体情境相结合 , 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育人不应是板着面孔向学生灌输知识 , 而是创设更好的育人氛围 , 让学生自然地改变和发展 。

  打造育人课堂新样态需要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知识 , 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活动 , 培养学生生物分析与生物认知能力 , 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热情 。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 能 够 推 动 生 物 教 学 活 动 的 深 度 开展 。 因此 ,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 , 了解他们喜欢的话题 , 创设能激发他们探究兴趣的情境 。


\

 
  二 、挖掘相关生物知识 , 在具体交流中育人

 
 基于学科育人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 从而提升学生的 兴 趣 ,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 深度优化课堂 。教师应做好生物知识的挖掘工作 , 为学生提供多模态的交流素材 , 以加快高中生物育人课堂的形成 。 除了教材中的生物知识 , 教师还应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出 发 , 积极拓展生物教学范围 , 扩大交流内容 , 提升交流 质量 , 使育人目标自然达成 。

  以人教版必修 3“植物激素调节 ”教学为例 。在 学生获得一些基础的有关植物激素认知后 , 教师基 于这样的主题挖掘新的生物知识 : 我国海南岛生长 的水稻一年三 季 , 但 奇 怪 的 是 产 下 的 新 种 只 有 在 一段时间的休眠后才能萌发 ; 农民最头疼的是当小 麦 、玉米等作物即将成熟时 , 在持续经历一段时间 的干热之后再遇上大雨 , 这时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 芽 ; 宋朝大文豪苏轼在《植物粗谈》中谈及 : 红柿摘 下未熟 , 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 , 得气即发 , 并无 涩味 。教 师 补 充 这 些 生 物 认 知 , 可 以 开 阔 学 生 视 野 , 使他们不仅了解我国幅员辽阔 , 水稻生长方式 多样 , 还了解农民种田的不易以及古人对待生活的 态度 。育 人 在 点 点 滴 滴 中 渗 入 , 在 日 积 月 累 中 实 现 。让学生对这样的生物知识提出问题 , 并进行具 体交流与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 例如 , 为 了使海南水稻提早萌发 , 播种前最好用哪种激素处 理可以解除休眠呢? 能否解释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 的原因? 苏东坡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运用所 学植物激素相关知识进行交流与分析 , 尝试解决这 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

  教师帮助学生深度挖掘生物知识 , 能够让学生 充分交流 , 自由思考 。能激发学生交流兴趣的话题 必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探究 欲的话题 。 因此 , 教师应梳理课本内容 , 挖掘更多 适合学生交流的内容 。

  同时 , 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 确保学生有 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 。教师应既让学生获得结构 化的生物学知识 , 又要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得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方法 。


\

 
  三 、体悟升华生物知识 , 在构建责任中育人

  高中生物教学在学科育人理念的指导下 , 不仅 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 还需要引申这些知 识 , 以实现育人目 标 。 教 师 育 人 的 根 本 任 务 是 立 德 树 人 , 因此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升华生物知识 , 逐步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 。 当前 , 许多高中学生的责任意识相对较弱 , 过于关注眼前的分数 。教师应改变这种现状 , 及时有效地升华课本所学 , 提升学生的品格与修养 。

  以人教版必修 2“人与环境 ”教学为例 。 教师首先呈现与生态足迹相关的知识 , 然 后 引 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 立 的 动 植 物 监 测 系 统 、 动 物 救 助 中心 、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和垃圾回收利用体系 。从这些系统 , 进一 步 引 出 “碳 中 和 ”的 话 题 。 接 着 再 进一步引申 , 让学生设想未来如果能设置一个大型的公共场所 , 他们会在哪些方面体现自己的特色 。这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 , 也是具体的学科育人活动 。学生提出了各种想法 , 比如设计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 , 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 提高公共场所的能量利用率 。还有学生提到降低生态足迹的方式 , 因为生态足迹值越大 , 代表人类需要的资源越多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大 。还有学生提及遵循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 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教 学 中 , 教 师 要 以 “学 科 育 人 ”为 出 发点 , 设计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 让 学 生 学 会 如 何 学 习 和做人 。

  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责任意识 , 比如在小组合作中 、课后实践中 , 每个人都要知晓自己的责任 , 完成相应的任务 。升华生活知识是学生拓展能力的新方式 , 在教师引导下 , 学生开阔了视野 , 并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思考 。

  四 、设计各种体验活动 , 在具体实践中育人

  在生活体验中 , 学生更容易理解书本知识 , 更容易发生思想与行为的变化 , 也能让育人理念落到实处 。教师设计的体验活动 , 应满足学生思想和情感的需求 , 同时融合课本内容 , 以发挥活动的最大效果 。

  以人教版必修一 “酶的特性 ”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慰问敬老院 , 班级为老人们准备香蕉等水果 , 并通过传统节日让学生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 让学科育人在具体活动中悄然渗透 。在前往敬老院之前 , 让学生先进行一些生活化的探究 活 动 ,用熟悉的香蕉做一些实验 。要求学生将实验现象写 出来 , 并思考背后的原因 , 同时要求他们能向老人 们讲解或者陪伴老人们一起做实验 , 为老人们带来 更多乐趣 。例如 , 学生在剥香蕉和橘子时发现 , 剥 香蕉后手指会变黑 , 剥橘子后手指会变黄 。学生通 过探究分析 , 得出结论 : 香蕉表皮细胞被破坏 , 氧 化酶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剥香蕉时手指会粘上 氧化酶 。至于橘子 , 它的表皮色素成熟后会转变为 叶黄素 , 因此是黄色的 。学生将获得的认知告诉老 人们 , 老 人 们 也 可 先 猜 测 结 果 , 然 后 观 察 实 验 结 果 。这样的体验活动能给学生在认知和思想上带来 触动 , 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发展 。

  因此 ,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验证和学习高中生物 知识的实践机会 , 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依 靠实践探索活动 , 既能实现育人目标 , 又能整合生 活知识 , 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结合 高中生物教学专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多元化的 实践活动 , 展现学生的生活素养与道德情操 , 构建 学科育人的新样态 。

  五 、创设小组合作环节 , 在小组合作中育人

  在学科育人理念的引导下 ,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 生的品格与修养 , 将德育放在首位 。教师可通过小 组合作学习来实现这一目标 , 因为合作学习能集中 学生的集体智慧 , 提升解题能力 , 并在合作中培养 学生乐于助人 、顾全大局等品质 。

  以人教版必修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为 例 。教师首先呈现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 的《齐 民 要 术 · 种 韭 篇》中 的 一 段 描 述: “( 买 韭 籽) 以铜铛盛水 , 于火上微煮韭籽 , 须臾芽生者好 ; 芽不生者 , 是浥郁矣。”然后将学生分成 不 同 小 组 , 每个小组由两个学生组成 , 再将任务细分为三个部 分 : 翻译 、实验和分析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最适合自己的任务 。这个过程既是选择 , 也是学生 彼此尊重的过程 , 能体现每个学生的品行 。这样的 选择 , 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充满信心 , 每个人都能 找到自己的强项 。三个小组各自有所侧重 , 又共同 前行 。例如 , 对于上面的句子 , 学生首先进行这样的翻译 : 用小铜锅盛水 , 放在火上微 煮 韭 菜 种 子 ,很快就发芽的是好种子 , 否则就是不好的种子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这个翻译进行补充 ,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 。接着 ,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 两个人负责实验 , 其 余 人 负 责 观 察 。 最 后 ,学生进行分析 , 将实验结果与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通过这样的合作 , 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习能力和生物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

  综上所述 ,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 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 ,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 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 让学科育人功能逐步显现 。将学科教学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为学生的学科素养 、 品格塑造等创造条件 。在学科育人的引领下 , 高中生物学习中 , 学生在与他人合作 、探讨 、沟通中实现多方面发展 , 无论是思维素 质 还 是 道 德 修 养 、 个 性 品 格 等 都 得 到 相 应发展 。

  参考文献

  [1] 陈 雪 莲 , 林 新 . 高 中 生 物 课 堂 教 学 立 体 育 人 模 式 探索 ——— 以 “其 他 植 物 激 素 ”为 例 [J] . 中 学 生 物 学 , 2022.38(12) : 16-18.

  [2] 孙 倩 , 丁 建 华. 高 中 生 物 教 学 与 课 程 思 政 的 融 合 研究 ———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J] . 教师 , 2022(26) :48-50.

  [3] 李星.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 , 2022(7): 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9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