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学好数学知识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较于小学其他学科,数学知识的抽 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深 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内化和吸收知识,教师应重视对思维导图的运用,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数学教 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文章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 略,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思维导图已经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的一种有效手段。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用 文字、图片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清晰地展 现出来,能帮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深入理 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内化和吸收知识,使学生的数 学思维得到发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的数 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缺乏重视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有效 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思维导 图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提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 情况而言,思维导图的运用并没有得到普及。部分教 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还比较僵化、落后,主要运 用的还是口授加板书的教学方式。教师运用这样的方 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然 后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而对于思 维导图这样的新型教学工具,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和重视,也很少运用。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吸收,甚至会限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 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思维导图运用不充分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都包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将 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全过程,才能将思维导图的价值 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1]。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 学情况来说,尽管部分教师能够对思维导图进行积极 运用,但是还存在局限性,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 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将课堂教学内容展现出来,但是 在课前预习或是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鲜少运用思维导 图辅助学生的学习,这样就使思维导图的运用并不充 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复习效果。
(三)学生思维导图运用不积极
思维导图是思维学习工具,要想在学习中对思维 导图进行有效运用, 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而 这也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但是小学生身心发 育尚不成熟,缺乏学习的经验,想要有效运用思维导 图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绘制 思维导图。而不能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数学学习, 容 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思维导图运用不积 极,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奠定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基础内容,学好 数学概念,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都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许多学生单纯地认为只要记住了数学概念就能有效运用,因而对数学概念 并没有深层次的认知,导致概念学习效果不佳。因 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积极运 用, 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抽象的数学概念知识, 这 样就能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概念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 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对概念进行灵活运用 [3]。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概念非常多,对这些概念进行有效掌握,深入理解相关概念知识,帮 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只有 对概念知识进行有效掌握,深刻认识数学概念,活学 活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困难 [4]。正是因为数学概念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说 非常重要,所以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就要对思维导图 进行积极运用,利用思维导图直观生动的特点,将概 念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 掌握概念,利用概念进行数学学习,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授“千克、克、吨”时,就可以 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在这个过程中, 教 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 自身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千克、克、吨的概念,并说 一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 方式,展现出他们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 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绘制出思维导图, 因 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学生绘制完成后,在 黑板上亲自绘制,展现概念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就是“1 千克 =1000 克,1 吨 =1000 千 克,1 吨 =1000000 克”。在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中,学生不仅理 解了知识的概念, 掌握了数量关系, 还提升了学习效率。
(二)问题解答运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学 习的最终目标。解答问题能够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不足,在查缺补漏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同时,问题解答还能将学生学习的实际 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及时优化教学方式[5]。 为了将问题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提升解答问题的 能力,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运用,引导学生通过 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解答,以此将抽象问题转化成图 像形式,同时帮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梳理,指导学 生按照解题思路一步步解答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授“认识方程”时,就可以对思 维导图进行运用,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答问题。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 方程的解题思路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方程为 什么要这样解以及具体解答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样就 能够使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解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解题质量。
(三)数学复习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如果只通 过课堂几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学习,很难收获良好的学 习效果。要想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要积极地展开复 习,通过复习拓展延伸教学广度,以此使学生对知识 进行深入理解,巩固知识学习成果,构建完整知识框 架, 将知识贯通联系起来, 增强学习效果 [6]。因此,教 师在进行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思维导图 的方式,直观清晰地展示出学过的数学知识。在此基 础上,教师用思维导图构建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 生形成整体的数学思维,真正内化吸收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完“加与减”和“乘与除”这两 个单元的知识后,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 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复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 思维导图将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展示出 来,如加与乘的关系、减与除的关系,这样就能使学 生找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先后学到的有关联的 知识贯通起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真正学 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学习 能力得到提升。
(四)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只有充满学习兴趣,才会积极投入学习,有 效提升学习效率。相反,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 生缺乏学习兴趣,就难以提升学习积极性,从而阻碍 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转变教学 观念,在教学中对思维导图进行积极运用,以此激发 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思维导图的 运用还能够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使课堂教 学更加多样化。
例如,教师在讲授“图形的运动”时,就可以将 思维导图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用多媒体可视化的 效果,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这样能够使思维导图更 加清晰完善。同时,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这样既 能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性发挥 出来,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还能提升学习效率。另外,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还可以自己先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将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空出来,让学生根据所学 知识进行填空。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带着兴趣自主 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五)运用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特别 是一些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知识,往往会造成他们 理解上的困难,而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大多数也都 是重难点知识。学生只有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才 能使数学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学习重难点 知识时,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运用,使学生深入 理解知识,突破学习障碍。教师就可以在上课前总结 本节课的重难点,然后用思维导图展现出来,引导学 生预习知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预习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小数乘法”时,由于小数乘 法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在学习的 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运用, 将 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直观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 的过程中积极依据思维导图,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 题,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
(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错题,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学生很难都能做对,很难 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为学生讲解这些错题,然后将正 确答案告诉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尽管能够引导学 生对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使学生知道错题的正确答 案,但是学生对错题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找出 错误的原因,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的状态,当他们再次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仍然还 会出错。究其本质,就是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没有将错 题和新题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解答新题时学生的解 题方法和思路仍会出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理错题时积极运用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展现出相同 类型的错题,并以错题为中心,在思维导图分支中展 示出错的地方,以此类推,从而将正确的解题思路推 导出来。这样就能直观展示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 生加深对错题的印象,以后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 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运用正确的 思路、方法解决问题,避免再次出错,进而有效提升 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运用思维导 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对知 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吸收,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从而 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思维 导图的运用,在教学全过程运用思维导图,以此来 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 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化飞.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 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 (22):52-53.
[2] 尹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 航(中旬),2023(3):55-57.
[3] 唐致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学苑教育,2023(6):27-28.
[4] 何玉龙.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 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5):56-58.
[5] 任明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思考 [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Z1):98-99.
[6] 路朝晖.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实践模 式[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6):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