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15:48: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但是,在“双减”政策的逐步落 实过程中,很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表现出了无所适从的现象。文章就“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 技术教学现状和要求切入, 分析了“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价值, 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双减”政 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

  在传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 念及教学手段落后单一,在课堂上往往采取的是照本 宣科、教师为主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双 减”政策的出台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 和政策支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握“双减”政策 要求,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入手点进行整合,对学习 任务进行调整,推动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使学生实现 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探索“双减”政策下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成为“双减”政策下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要求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涵盖了信息技术知识、信 息技术理论、技术操作、网络信息等部分,是学生信 息技术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最考验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尽管现阶段“双减”政 策和理念在逐步落实和执行,但是受传统信息技术教 学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还是延续传统教学手段和教 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课 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将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传 授给学生,或者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作“网络休 闲”课,看似“减负”实则“躺平”,不利于学生真正 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

  信息技术学科自身匹配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正是依托这一优势引入了“微课”“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 是, 也正是因为教师大量引入“微课”“远程教学”,加 上部分教师曲解“双减”政策内涵,初中信息技术教 学出现“减负过多”“教学流于表面”的情况,影响了 教育教学总体进程和总体质量 [1]。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2021 年 7 月,“双减”政策出台,此后还出台了与 此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 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 而言,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强化对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网络 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保障初中生综合能力的 提升。现代社会已步入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因 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价值越来越重要。初中信 息技术教学务必遵循“双减”的相关政策要求,发挥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特征和学科特征,尊重初中 生的主体地位,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 [2]。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价值

  (一)变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双减”政策下,对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信息 技术思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成为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信 息技术教学创新, 充分融合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变 革了初中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激发 了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3]。此外,“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还能让初 中生将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初 中生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二)丰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从“双减”政策内容来看,“双减”政策下初中信 息技术教学创新要求教师满足多元化、适量化、针对性、 匹配性的要求,尽可能体现不同的信息技术特征和信 息技术应用。具体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开 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将教材中不 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拓展延伸,强 化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信息技术 教学的多元化 [4]。

  (三)强化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并不陌生,且信息技术覆盖较 广,已经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同样,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如果初中信息技 术教师仅凭单一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生将会逐步丧 失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学习信心。“双减”政 策要求体现“育人”“适合”“适量”,这就为学生对信 息技术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适 合”“适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这 样教师就会精选和设计教学内容,加深初中生对知识 的理解 [5]。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秉承政策内容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不仅需 要保证“双减”政策落实的效果,还要全面提升课堂 教学的质量。这就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全面了解并 熟知“双减”政策的要求与内容,真正做到减轻作业 总量和作业时长,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利用 更多课余时间进行知识探索和知识应用。同时,教师 只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 进行高效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必须根据“双减”政 策核心要求,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使初中阶 段信息技术作业“创新”“优化”“减量”,不断减轻学 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6]。

  例如, 在初中信息技术“局域网”教学过程中, 教 师可以利用“探究教学法”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结 合教学内容,将“局域网的设置”“网络连通检查和问 题处理”“资源共享的实现”找出来。在“局域网”课 后作业设计过程中, 教师可以秉承“双减”政策理念, 让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生活中和别的同学一起开展“局域网的设置”的实践,进而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 拓展。

  (二)创新教学理念

  “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到“减量不减质”,是一个 教育难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真正提升课堂教学 效率,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具体来说,教师应在初 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凸 显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保 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7]。同时,信息技 术教师既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创新思 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自 身保持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知识水平,积极补 充关于创新性教学的知识,同时对当前教学手段进行 创新和变革,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思维。

  以初中信息技术“Excel”相关内容为例,为了强 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双减”政策以情境教 学手段开展教学,并让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进行合 作学习。同时, 自主探究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 Excel 的快捷键和编辑方式。由 于每个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样,且理解能力也 有差异,教师可以将 Excel 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 即初级学习、中级学习、进阶学习, 利用 PPT 呈现出来。 针对每个学习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 擎、网络图片、视频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具体来说, 初 级学习内容主要涉及 Excel 的基本编辑、数据录入等; 中级学习内容主要涉及Excel 的编辑公式、表格绘制等; 进阶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 并 学会利用 Excel 进行数据处理。

  (三)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 学要想顺利进行创新,还需要教师提高初中生自主学 习、自主完成作业、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 发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配合教 师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 [8]。

  例如,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打造一个符合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且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教育教学情境,使信 息技术教学符合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凸显初中信息 技术教育特色。这样,初中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就能 够从教育情境中得到激发,他们会积极融入课堂,提 高学习质量 [9]。

  (四)引入项目式学习思路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 动性,引导学生在“项目”情境和“问题”情境中达成学习目标,进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动态教学方法。初 中信息技术知识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具备系统性、 连贯性的内容,项目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 力。同时, 项目式学习以情境教学法、学生主体理论、 问题导向教学为基础,充分强调学生在课程教育教学 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 操作能力 [10]。具体到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实施过 程中,项目式学习将初中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基础 知识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让初中生在问题情境 和项目驱动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明确自我需求和课 程需求,保障了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 位,凸显了“双减”政策下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价 值”和“育人价值”。

  例如,初中信息技术中关于“办公软件”的相关 知识涉及 PPT 制作、文字排版、表格处理等内容。初 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 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合作协同解决 PPT 制作、 Word 排版、表格数据整理和汇总等问题。在项目学习过程 中,学生分工明确且都围绕着“项目目标”,合作团结 精神得到了培养,协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 得到了保障。
 
\

  (五)加强教学考核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双减”政 策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重要目标。在“双减”政 策实施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 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 此,在“双减”政策下实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 还要注重教学评价考核工作的落实,以学生反馈为基 点,推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精简”与“优化”。具 体来说,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教学的最大效 益,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变高,也要让学 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轻松。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组、 初中学校需要在遵循“双减”政策要求下对教师的教 学能力、教学水平、课堂创新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评价, 让教师更好地达成“双减”政策下的教学目标。比如, 对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考核,可以从“教师是否能 够精心研读教材”“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作业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需求”等维度开展。

  四、结束语

  自“双减”政策出台和颁布之后, 教育教学体系、 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从根 本上推动了教学过程“减负增效”“创新优化”。对初 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实施而言,教师务必充分认识 到“双减”政策的内涵以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在 遵循“双减”政策精神和相关理念的基础上实施教学, 确保“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质量的提 高,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得到高效培养,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和发展能够得到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立宪.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 科技,2022(7):87.
  [2] 彭建锋. “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新 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13):59-61.
  [3] 邓瑞华.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 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6):212-214.
  [4] 周晓兰.计算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6):191-193.
  [5] 叶锦森. “双减”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 效融合[J].学苑教育,2022(15):7-8.
  [6] 李彦刚.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 电子技术,2022.51(5):262-263.
  [7] 张笑予,马多秀.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赋权增能 的理论模型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22(3):108-115.
  [8] 贾玉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 亚太教育,2022(7):97-99.
  [9] 张亚刚.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融合研究[J]. 华夏教师,2022(8):28-30.
  [10] 柯清超,鲍婷婷,林健 . “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 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2(1): 17-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3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