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写作和口语交际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一线教师都开始创新原有的教材,不断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是教学评价却一直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作用就难以发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很难落实。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以及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作用,分析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提出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积极评价;小学语文;作用;原则;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对学生随时随机地评价,也可以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程度以及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总之,语文学科评价的方法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评价和传统的抨击式教育是相对的,其可以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提升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出语文教育的作用。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积极评价时,缺乏一定的适度性、适时性,这也影响了积极评价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积极评价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一)评价内容过于片面
新课标实施之后,很多教师都在改变传统的评价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也导致这种评价观出现了华而不实的情况。比如评价的内容过于的片面,评价范围比较窄,仅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素质教育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不断的创新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就教学评价而言,往往并没有进行较大的改革,依旧是以教师为主导,比如评价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其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三)积极性评价较少
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加之语文这门学科又主要是以字、词等知识为主的内容,一些学生认知能力较差,故缺乏对语文知识客观和全面的理解,教师就要通过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树立好和学生的平等关系。当学生问题回答错误时,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是对学生抨击,比如批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当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差时,并不注重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而是找学生谈话,认为学生思想态度不端正。
二、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一)有利于建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自信心属于一种积极的自我理解、尊重的心理状态,是反映个体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活动的信任程度。个体自信心的差异,会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出现了畏难的心理,比如低年级阶段会学习很多类似的字词,中高年级阶段又开始深入学习文本。如若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必然会加大学习的难度。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积极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有助于降低学生对语文的畏惧心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是神圣的,学生非常惧怕教师,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只有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和教师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师生关系较差,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评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如若能够适时、适度地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当这类学生课堂打瞌睡时,教师能悄悄走到一旁点醒,而不是直接扔粉笔头,语言刺激,相信所有学生都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也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语文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看着非常相似的笔画,记不住的字,不能理解的课文,这些困难就像是拦路虎,在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灯,当学生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沮丧时,教师就应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能够通过积极的评价,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勇敢地突破学习的困难。
(四)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除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应该包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融入积极性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参与其中。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时,学生也会积极地配合。在这样的模式下,便能够逐步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积极评价应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积极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然而,想要真正地发挥出积极评价的作用,还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适时的原则,是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比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节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谊,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积极评价,如你把青头的机智扮演得淋漓尽致,真的太厉害了。通过这样的积极评价,不仅让学生备受鼓励,还让学生了解了青头的特点。其次要遵循适度的原则。积极评价有诸多的好处,但如果使用较多,必然会导致学生出现疲劳感,影响整个评价的成效。
(二)积极评价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基础能力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在积极评价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统一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弱化整个积极评价的效果。比如,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而言,统一的评价标准,实则是过高的评价标准,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则是过低的标准。前者很难被教师赞扬,而后者经常被教师夸赞。两者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评价时,教师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不同的学生应设定不同的积极评价的标准。
(三)积极评价应遵循方式多样化以及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积极评价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说,你真好,你真棒,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若教师在课堂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出来,教师就对这类学生说,你真厉害啊。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嘲笑,像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一个微笑的眼神对学生表示肯定。而后也可以继续提出比该问题更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竖起大拇指,在作业本上运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评价等。总之,积极性评价不应局限于某一种形式,要注重多样化的原则。其次传统教育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但是在新课本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故评价的主体应该从教师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我的评价,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这种评价更有利于学生认知自我,提升信心。
四、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口头语言机智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口头语言评价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但是口头表扬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好与不好的评价,而是要基于相应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故所融入的积极性评价应是机智的,应是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产生感悟的。比如,“小英雄雨来”这一节课文,教师在挑选学生阅读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对学生评价:“老师觉得你这次读得非常有感情,和第一次阅读完全不同了,你把当时紧张的氛围读出来了,也把雨来的勇敢读出来了。”这种评价既对学生进行了鼓励,又增加了其他学生对该篇文章中心和主旨的理解,这其实就是一种口头机智性的评价。
(二)教师应借助体态语言暗示评价
肢体语言评价在积极评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评价包含眼神、手势、动作等,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给予学生一个加油的动作。在这样的鼓励中,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盼,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比如“陶罐和铁罐”这一节课程,以拟人化的方式写出了不同性格的陶罐和铁罐,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阅读这篇文章。当学生准备好之后,可以挑选语文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的学生进行阅读,这类学生通常缺乏学习的自信心,也不敢在班级中展现自己,教师就可以用面部的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或者是在学生阅读到一些对话时,竖起大拇指,给予学生鼓励。
(三)教师应基于作业合理评价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是优化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双减政策提出之后,小学低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的作业时间也要严格控制。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教师除了要合理地设计作业之外,也要积极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从作业的完成情况看,有学生完成一半的,也有的学生作业的错误率很高,也有的学生书面情况很差,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除了要看到学生的正确和错误之外,还要善于利用积极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正问题。如有的学生完成率不高,教师可以从中看到优点,是不是正确率很高,如若正确率高,教师可在一旁评价,作业完成得不错,但如果能够再多做些内容,就更好的了。总之,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渗透作业评价,真正地发挥出积极作业评价的作用。
(四)允许学生们之间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是一群鲜活生命的群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便于学生彼此更加了解,同时评价也更客观,更易呈现出教师日常所看不到的学生的一些闪光点。比如,针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节课程,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讨。问题一:题目为什么叫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真的有大老虎吗?问题二:阅读文章,思考全文讲述了怎样的内容。问题三:小组讨论,将全文分段,说出每一部分讲述的内容。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需要学生先自主思考教师提问的几个问题,随后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呈现答案,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可以围绕,学生参与小组评价的积极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给出的答案的合理性,学生的思维的借鉴性等。从其他同学的评价中,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闪光点,继而主动地改正。
(五)鼓励学生个人对自我进行肯定性评价
在整个评价中,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对立情绪。当然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对自己进行评价,故教师可以对学生合理进行引导。比如,在课堂中,针对“观潮”这一节课程,教师提出天下奇观和观潮的“观”是一个意思吗?学生答:是。其实这就是没有结合含义去思考,此时教师就可以反问一句,如果将答案从带入到这两个词语中,你觉得是正确的吗?学生思考一下答:不对,观虽然是同一个字,但是所指的含义不同,一个是指钱塘江大潮这样的奇特景象,而观潮中的观则是动词观看的意思。教师:对了,所有的字的含义都不能只看表面,要将字融入到实际的词语中,去思考。在这里,学生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评价,通过思考,学生可以迅速地转换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自评,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讲故事的过程中,和学生约定自评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如教师可问:“你觉得你刚刚阅读可以打几分?”学生根据约定的评价等级选择。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成长档案袋,让学生定期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超越自我,获得成长。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积极评价,既有助于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提升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融入积极评价时,教师应保证整个评价是积极的,是肯定的,要能够因人而异,要适度、适时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融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模式,让整个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杰.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2):86-87.
[2]徐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J].启迪与智慧(上),2022(02):20-22.
[3]伊晓玮.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4]刘琳.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26):238-239.
[5]刘佳欣.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