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1:13: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大概念逐渐成为我国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并构建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概念教学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是指基于学科大概念,以教育大概念为指导,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主导,通过对学科知识与教学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在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新知识和新概念的理解,最终形成关于教育大概念和学习大概念。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学科大概念,围绕大概念展开,将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使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一、确定大概念

  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概念,是学科内容和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大概念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重要领域(问题)的本质认识和经验总结。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说明问题,还可以用于解释、预测问题。大概念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强调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来审视问题,这使大概念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体系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学科角度来看,大概念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专家、学者们的长期研究,提出和定义的能够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较强概括性、高度抽象性等特点的基本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大概念具有高难度、高维度、高稳定等特点。

  大概念对于信息科技课程来讲就是学习领域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学生理解与应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例如,在“计算机部件我爱护”一课中,计算机硬件包括各种类型的芯片、各种类型的元器件等;软件包括各类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以及各类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在该节课中,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一学科大概念就是“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通过这样的大概念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软件、输入输出设备三个部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课堂中展示的一些计算机小零件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了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一学科大概念的认识。

  总之,大概念可以让学习者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来进一步认识学科本质特征和思想方法。由于大概念是由一些核心概念组成的,掌握了这些核心概念就可以形成对整个学科内容与思想方法的把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核心知识点会让学习者觉得难以把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结合教学内容来确定一些核心知识和关键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大概念虽然具有较高难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有目的、有层次和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来实现。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二、确定核心问题

  确立大概念即确定大主题,从学科的大概念出发,围绕大概念设计学习内容。这种设计以大概念为指引,解决了具体内容与大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容易达成教师和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首先,教师确定大概念时首先要确定核心知识,即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其次要确定核心问题,即从“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来设计课程。然后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确定大概念,从而设计出一节具有深度的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获得更深入的认识,而不是肤浅了解信息科技课程中所讲的内容。

  如“计算机部件我爱护”一课中涉及很多计算机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磁盘及光盘、软硬件、文件与存储系统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是一个庞大的仪器,需要借助各种软件才能完成各种功能。基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这节课设计成探究式学习课。

  根据“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计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学习信息科技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见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有什么?”“主机里面的硬件分别有哪些,为什么他们非常重要?”“正确的开关机顺序是怎么操作的?”等问题。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带领学生去一步步揭开计算机的神秘之处,去认识这个由一个个细小部件所组成的机器,为下一步的计算机上机实操学习做铺垫。

  三、确定学习目标

  有了大概念引领的设计,就可以对教师、学生、教材等进行分析,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中选择大概念进行转化,将学科大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再利用知识进行教学。例如,在“创建表格展信息”一课中,需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大概念、什么是学习主题”概念。在这里“创建文档表格”本身就是一个大概念。而“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就是一个小概念了,具体行为则是:引导学生熟悉并使用各种快捷键,例如,Ctrl+C是复制,Ctrl+V是粘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去合力解决表格制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将小组完成的任务和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整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类,还能增强合作能力。这节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一个个小概念的教授,就可以完成整体的大概念教学。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将任务进行分解并划分好每个小板块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更加清晰地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四、设计大概念的结构图和路线图

  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大概念。确定大概念后就要对大概念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将大概念细化。例如,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的操作时要先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然后才能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去操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结构化设计的方式,将大概念细化为: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基本结构和分类与关系,最后再结合实际进行总结。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流程图进行表示。以“信息技术真奇妙”这节课为例。学生要了解计算机发展史这个概念,首先教师要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发展历史中所涉及的各大事件做好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与归纳,从而得到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结构图和路线图,再根据这一结构图和路线图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计算机发展历程的认知大概念。

  其次,在根据大概念结构图和路线图进行设计时还需要明确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大概念来进行的,课时目标则是根据大概念来进行设计的。例如:在“打字小能手”这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计算机键盘的使用,同时还要通过具体的打字实操来让学生的打字输入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这一大概念结构图和路线图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打字水平。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最后,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大概念结构图和路线图来设计具体教学过程。例如:在“打字小能手”这个大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课程拆分设计为七节,分别是:键位布局、指法练习、熟悉功能键、输入法的选择、电子文本的保存、争当打字小能手。

  通过以上大概念的结构图和路线图的设计,教师将课程结构图与课时目标相结合形成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键盘使用的认知大概念。

  五、建立大概念与其他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科大概念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是学科学习内容的核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科大概念与其他知识或经验建立联系,让学生把这些概念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画图软件初体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绘图软件的使用,通过不同的绘图软件体验画图软件的优缺点。学生在使用不同的绘图软件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原因,接下来再让学生对比不同绘图软件之间的区别,了解画图软件之间的异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学生了解画图软件的使用之后,教师可以尝试更高层次的教学,图画和表格相结合,将表格的内容丰富起来,这不仅使表格更加美观,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画图软件初体验”课程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表格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展示,同时将其他学生的作品也展示出来,这样可以让其他学生在对比之中更好地学习。通过这一系列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采用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有效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大概念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撑,并采用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在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信息科技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要对学生在信息科技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评价。例如,将“大概念引领下的信息科技课堂”作为重点来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比以往更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

  在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驱动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在“大概念引领下的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当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也为接下来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

  七、结语

  在大概念引领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并以更高层次的方式去学习和实践。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训练的能力。为使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既能将大概念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又能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学习兴趣,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推进,就要提高教师对大概念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度。通过这些方法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使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变得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黄剑锋.基于大概念的小学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2):8-10.

  [2]冯士海.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22):60-62.

  [3]黎乙蔚.基于规律大概念的小学数学具身教学设计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2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