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3:47: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近年来,基于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激发其阅读兴趣,丰富其文化底蕴,从而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寻找更有效、更适合学生阅读活动开展的教学策略,帮助高中学生在 语文阅读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对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方法进行研 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在我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不仅 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而且是学生积累文学素养、提升道德 素养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 推进,对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者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领会 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引导学 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逐渐提升逻 辑思维,体悟语言美感,培养学生语 言运用与鉴赏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明确提出语文 核心素养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 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 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构成。语文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高中语文审美阅读 教学设立了具体目标,使阅读教学有 了明确的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高中阶段的学业压力普遍 较大,而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大部分学生无暇进行沉浸式阅 读, 他们在紧迫的时间内“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也有学生在平时阅读时常常 生搬硬套他人的学习经验,没有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所用的学习方法也不 适合自己,使得阅读活动不够系统、全 面;还有少部分学生不懂得选择合适的 书目,进行课外拓展性阅读的积极性不 高,不能很好地融入教师的课堂阅读教 学中,使得其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的整 体质量和效率低下。

  同时, 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陈旧, 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及其鉴赏、 创造能力的提升,只关注知识传授, 而忽视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阅读教学评价标准机制不够完善,评 价标准单一,也使得教师普遍只看重 成果的展示而不重视阅读过程的交流 与碰撞,客观现状不容乐观。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 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置主题

  阅读“任务群”,拓宽课外阅读视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内容丰富,对学生各方 面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教材的 篇目毕竟是有限的,仅仅学习教材中 的内容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限制 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课堂阅读 教学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 与之产生共鸣,严重削弱了教师授课 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 师要直面目前课堂存在的问题,积极 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去阅读优秀的书 籍, 让学生通过主题阅读“任务群”, 有意识地去阅读课外优秀书籍,拓展 自己的阅读视野。在教授《念奴娇 ·赤 壁怀古》《赤壁赋》时,就可以让学 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让学 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 想体系;在研习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 二单元“劳动的价值”时,可以向学 生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劳动者的 杰出事迹和人类劳动智慧的创造;讲 到《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等文 章时,师生也可以共读王开岭的《精 神明亮的人》一书中的相关篇目,感 受其题材之丰浩、细节之精准、纹理 之细密。设置相关的主题阅读“任务群”,通过相关作品的类比、关联或 者对比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拓展能 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 识储备及语文素养。

  作为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 年级阶段和阅读品味,推荐相关的 阅读书目。阅读书目的选定不一定 要一味挑选经典的、大部头的名著, 可以选取多领域内的优秀作品,列 出书单,让学生可以根据阅读兴趣 和阅读水平选择自己“踮着脚尖能 够得着”的作品;也允许学生补充 书目内容,把自己阅读过的好作品 推荐给同学。老师推荐、学生推荐、 兴趣引导、多学科并举,让每个学 生都有得读,并乐于读。

  教师也要努力抽出时间让自己和 学生共同阅读,还可以定期举办读 书心得交流活动,以自己的阅读体 会与学生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在共同阅读中细细品味,不 断提高核心素养。笔者曾依托王开 岭先生的《精神明亮的人》在高二 年段开展课外主题阅读。课程主要 分为六大版块:(1) 生命的本真状态: 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成熟之美; (2) 东西方的生死观对比:初探生命的价 值之美;(3) 对无精打采的精彩背叛: 在物化的社会寻找精神之美; (4) 当遭遇功利:如何整饬心灵的牧场; (5) 触摸知识分子的灵魂:成长心 中的责任;(6) 心中存有信仰与敬畏: 感受信仰之美。通过分主题“任务群” 群文阅读的方式, 阅读、探讨、分析, 一起感受王开岭先生“饱蘸着理性 思考之庄严与对人类命运之诗情关 照的笔墨”给我们带来的阅读审美 滋养。引领学生一起领悟自然之美、 生命之美、社会道德责任之美,以 阅读促成学生领悟哲思之美。

  (二)改进教学方式,在文本矛 盾处设问引导,注重学生沉浸式阅读 体验

  语文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高中 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置课堂提问是关 键。一个机智的语文老师往往能抓住 文本矛盾处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善 用小问题牵出大问题,每个问题环环 相扣,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的思维 突破局限,变得开阔和活跃起来。

  文学作品中的矛盾之处是指在作 者行文过程中,有些看似不合情理、 前后矛盾,实则用心良苦、意蕴深厚 的细节。理解了这样的文字,往往就 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来。在品读 选择性必修上册的《将进酒》时,通 过反复朗读发现,诗歌中“天生我材 必有用”的积极入世和“但愿长醉不 复醒”的消极避世似乎是矛盾的,这 两者是如何统一在这首诗里的呢?在 这个具体问题情境中,学生的阅读兴 趣就被点燃了。文本此处的矛盾恰好 激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使其在教师 引导下,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李白多元 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近乎自负的 高度自信,又时常流露出及时行乐的 思想。及时行乐的思想很好地与李白 浪漫奔放的个性融合在一起,从而使 得“行乐”不再是简单的消极避世, 而是他浪漫人格、傲然不屈个性和乐 观态度的重要组成。因此, 作为教师, 要能抓住文本中的矛盾处来设问,用 具体问题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激发 学生去思考。思考的乐趣是引导学生 进行沉浸式、体验式阅读和自主探究 的不竭动力。学生在教师课堂问题的 引领下,在自身阅读的体验中充分发 散自己的思维,对阅读的文本做出个 性化的、批判性的解读,促进了语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如此更能浸润学 生的精神世界, 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

  如何才能使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矛 盾,从而展开探究式的自主深度阅 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 语言运用为出发点, 利用文本中词义、 语义的细微区别,或是与生活常识反 常、反差的现象, 或是前后逻辑不通、 自相矛盾之处,进行文本解读,不断 去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让学生掌 握语言组合规则,提升语言感受力, 鼓励学生主动解析文本中各处的逻辑 结构,挖掘文本资源内涵,完成对文 本的解读。

\

 
  (三)明确评价标准,建立动态 的、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

  从教学的完整性来看,阅读教学 课堂评价机制同样是重要的,是为整 个教学过程服务的。因此,评价标准 和评价机制同样需要追求准确高效, 要采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同时又不能使学生过分聚焦评价 手段从而脱离阅读活动,不能使学生 带着功利心去阅读,从而失去长期坚 持阅读的动力。

  教师应该关注阅读过程与方法的 评价,尤其重视学生阅读行为中过程 性的积累、参与、探究,建立起不同 题材书籍阅读与交流碰撞的可操作性 的日常评价标准,包括文章的主旨和 立场、重要章节的品读、研读的方法、 旁批的内容、摘抄积累等等,让学生 都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努力足迹,体验 到阅读的乐趣。如笔者和学生一起讨 论制定的《阅读评价量表》(见表 1) 。

\

 
  如此,根据这份详细的《阅读评 价量表》,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整 个阅读环节中思考、体验、记录、探 究、讨论、表达、合作、总结的过程, 同时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究思考的程度和表达个人见解的深度。而且, 学生也能在课外自行阅读时获得成就 感, 并通过小组交流发现别人的进步。

  教师要对使用评分规则的方法有 具体的指导。评分规则的各项说明要 非常清晰,使得那些评分较差的学生 也能知道如何才能提高成绩。而且, 评分规则中的评定应该是发展性、可 持续性的,低分也不意味着“差”或 “失败”。当然,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涉及复杂的成果或表现时,评分规则 通常是分项评分规则而不一定是整体 评分规则。

  教师还应该制定动态的评价机 制,提倡多角度评价。根据学生性格、 特长、爱好的个性化差异, 在评价时 从不同角度去肯定学生的阅读行为; 也可以从所读书目数量、阅读方法、 思辨能力、感想体悟、语言表达等 角度,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学生的进步。

  此外,阅读评价还要关注评价主 体的多元性,摒弃教师“高高在上、 主导一切”的做法, 可以将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班委评价、学生自评、同 桌互评等方式相结合,把学生当作课 堂主体,让学生可以通过与评价标准 的对照校正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句简单的 口号,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 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力与创造 力,要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和表达训 练,这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式, 同时也是锻炼创新思维的阵地和提升 素养的渠道。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 文阅读教学时,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 养为主要目的,努力建立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及生活经验的联系,科学定 位阅读中学生“阅”与教师“教”的 关系,优化阅读的内容,改进阅读的 方法,明确阅读的评价机制,让学生 的阅读有章可循,有例可依,有路可 走,有兴趣去坚持,以此促进学生的 共同提高和个性化发展,凸显学生在 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帮助学生 通过阅读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岳东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集 体备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D]. 石家 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9.

  [2] 吴申道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审美感知力渗透培养探究 [J]. 语文教 学 通 讯 ·D 刊 ( 学 术 刊 ),2019(06) : 34-36.

  [3] 张青 .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济南 :山 东师范大学,2019.

  [4] 孙顺文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拓展延伸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市新 浦中学为例 [D]. 天水 : 天水师范学院, 2019.

  [5] 张建辉 . 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 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J]. 中国校 外教育,2017(S1) :279.

  [6] 叶建国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审美感知力渗透培养探究 [J]. 语文教 学 通 讯 ·D 刊 ( 学 术 刊 ),2020(08) : 45-47.

  注: 本 文 系 莆 田 市 教 育 科 学 “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立项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阅 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 PTJYKT22186)的研究成果。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1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