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然后分析了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最后从育红心—统筹兼顾,铸就师魂;明真 心—知行合一,锻造师情;立恒 心—格物致知,夯实师品;强匠 心—不务空名,内化师能;聚E心—云链智媒,淬炼师风五个方面提出了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对策。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师范生,五心向党
师范生以史为境、以史明志,在时代激流中把握 好政治站位,坚守从教初心使命,担当“为党育人、为 国育才”的大任,是当下构建高质量现代教师教育体 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师范院 校要“大力开展‘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1],“发 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2],引导广大师范生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殷切叮嘱和《新时代基础教育 强师计划》的规范性表述,为深化拓展师范生党史学 习教育成效、赓续红色血脉、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一、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学理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师院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人 才培养的原则、目标、资源和导向方面具有深刻的内 在契合性,其蕴含的理论语境、实践品格、精神力量及立场选择为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提供了理论与 价值引领。
(一)党史学习教育蕴含了引导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语境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导人向上向前的精神基石, 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能够达到的高度。中共党 史是中国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为革命胜利浴血奋 战的伟大历史,其与生俱来的光荣感、使命感为当代 师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养料。对于当代青年 而言,中共党史是必修课,而对于将来青少年成长引 路人的师范生而言, 党的历史是其树立为党育人、为 国育才理想信念的“专业课”[3] 。师范生学习党的历 史,向内可凝聚价值共识,领悟先辈在追求真理过程 中坚持的精神信仰;向外可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激发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前进动力。实施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 有利于师范生将爱党爱国情怀厚植于心,坚 定“四个自信”,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向新一代传递信 仰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信仰者和追随者。
(二)党史学习教育蕴含了引导师范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实践品格
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的深情寄语, 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指 向 。师范生的价值观正处于重要的定型阶段,其要将 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奋斗中把握正确方向,就需要 正确党史观的科学引领。师范生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拼搏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标识,在实 践过程中检验、更新 、发展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能 力,提升党史学识和素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 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 人有一代人的担当[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生要践 行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的价值理念,努力争做“四 有好老师”,成为“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者”,用卓越的教育实践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培养实干人才。
(三)党史学习教育蕴含了引导师范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
中共党史是一部蕴含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的教科书,蕴含着引导师范生“知史爱党、红色基因代代 传”的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不仅是时代新人内蕴的独 特文化底色, 也是推动时代新人成长的内生动力,还 是指引时代新人成才的价值指针[5] 。高校师范生可以 依托党史这本活教材, 在学思践悟中延续信念火炬, 激发拼搏奋斗的力量,不忘初心使命,筑牢红色教育主阵地, 让红色基因成为照亮前行道路的璀璨星河, 化作自立自信自强、甘当基础教育辛勤园丁的源泉活 水 。同时,师范生在深入研学探索中应高举旗帜,用好 用活历史资源,将党史生动化、形象化,学习革命先烈 和模范的光辉事迹,展现昂扬的精神面貌,激发豪情 壮志和理论自觉,觉醒内在的红色基因血脉,激昂奏响精神力量的青春之歌。
(四)党史学习教育蕴含了引导师范生坚守从教初心的立场选择
师范生作为师资后备军, 是我国大中小学教育内 涵式发展的有生力量,承载着传递信仰之火、延续红色 血脉的重要使命。师范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 夯实价值导向、增长技能才干、强化使命担当恰逢其 时,这是他们继承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密码,“努力做精 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6] 的 重要阶段 。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体。 师范生应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红色 党史教育经历,吸收先进教育经验,磨炼师范技能,领 悟教育工作与培养人民红色信仰的密切联系,在日后 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红色思想,激发红色基因,以“大 国工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未来发展输送 信仰坚定、可堪大用的红色接班人。
二、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
2022 年 6 月, 项目组通过问卷星 APP 展开师范 生党史学习教育状况调查,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1136份 。 问卷内容包括师范生对中共党史的了解情况、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方法、高校党史学习 教育资源及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爱党教育课程 优化设计五个部分。调查对象以衡阳师范学院在校师范生为主体,涵盖吉首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师范生,样本覆盖高校各个年级。
(一)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呈现积极态势,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如图 1 所示,对于“您认为师范生是否应该对党史有一定的了解? ”这个问题,选择应该有深入了解的学生占比为 76.60%, 认为应该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解一点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了解的学生占比分别为 19.15%、2.13%和 2.13% 。此外,没有人选择无所谓的 选项 。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师范生群体普遍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具有以实际行动充分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态度。如图2 所示,在“您认为党史学习教育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有 79%和 70%的学生选择了学习 形式单一、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剩余学生分别选择了 其余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当下师范生群体对于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形式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而陈旧和枯燥的教育方式是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有效深入的重要阻碍。
(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式比较丰富,但学生体验感有待加强
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良性发展,但学生的体验感仍有待加强。如图 3 所示,对 于“您认为学习党史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这一 问题,学 生选择思政课、网络媒体、党课的比例分别是 91.49%、 65.96%、48.94%;而爱国主义等实践教育基地、社团活 动仅占比 38.30%、23.04% 。如图 4 所示,在问及“您认 为您参与过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哪些不足? ”时,有 学生认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存在参与度低(68.83%) 、 被动式学习(68.09%) 、内容单调枯燥(65.96%) 、缺乏 实践体验(59.57%) 、学习方法单一 (51.06%)等问题。可 见,思政课、党课等仍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但存 在内容上单向“灌输”、偏理论化、单调枯燥等缺陷,同 时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
(三)教师教育满意度较高,但教育资源不够完善
如图 5 所示,对于“您对教师在党史方面的授课水平/方式是否满意?”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满 意,占 72.34%,认为不满意及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分别为 10.64%、17.02% 。如图6所示,对于“您认为当前高 校党史学习教育在师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这一题, 选择专业性不足、教学能力不强、态度消极敷衍、思想政治方向存在偏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1.70% 、 55.32%、27.66%、27.66%。如图 7 所示,对于“您认为高 校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存在哪些问题? ”这个问题,选择分布不均、优质资源短缺、分配不平衡、未能妥善利用 的学生比例分别为 59.57%、68.09%、38.30%、40.43%。 由此可知, 党史学习教育存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地 区差异显著, 区域间与区域内部缺乏协调联动的问题,同时部分教师素质欠佳,专业能力不足。
(四)师范生对党史学习教育课程认识较深,但课程优化不足
如图 8 所示,有 80.85%的师范生认为课程设计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使之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 这体现了当下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有待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主体意识, 能够表达自己对课程的意愿 。超过 50.00%的师范生认为课程 需要“享受科技红利,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坚持 以学生为本,优化党史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等,这 说明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存在教学模式老套 、学生学 习积极性不高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许多学生对 古板、老套的表现形式都已经产生了“抗体”,单单是 “你听我讲”的传统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 求 。如图 9 所示,有 70.21%的师范生愿意“以红色研 学等实践方式,亲身感悟和体验党的历史”,这表明 广大师范生对党史内容本身是接受的, 也就意味着 学生存在进一步学习乃至扩大学习范围的可能性。
三、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对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应通过开展树立红 心、明悟真心、秉持恒心、铸就匠心、守正 E 心的“五心 向党”教育实践,构建起心心相印、环环相扣的党史学 习教育内循环系统,促使党史育人系统化、制度化,进 而实现党史学习教育预期的目标 。其中,红心向党是 对党忠诚,报效祖国,不负人民,永远跟党走;真心向 党是求真务本,启智润心凝魂,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恒 心向党是持之以恒、勇于实干担当,矢志不渝弘毅奋 斗;匠心向党是教泽绵长,做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永 葆从教初心;E 心向党是数说党史、网聚红色力量,共 享美好的智云时空。师范生“五心向党”教育系统运行 结构如图 10 所示,以下将据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育红心—统筹兼顾,铸就师魂
培育红心是师范生“五心向党”铸就师魂的核 心。一是要明确目标导向,做好顶层设计。育红心是 “五心向党”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要把以“四史”教 育为重点的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校育人的总体规 划,发挥好制度优势,强化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 对党史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教 育教学的始终,扎实推进全员 、全方位 、全过程育 人,自觉担当起培养又红又专 、具有崇高师魂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接班人的职责,并建立党史育人全过程测评机制, 使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落细落实 。
二是要推动“校馆、校村、校企”三融合。各地各师范院校可建立校地共建共享联动机制,统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文化场馆、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以及 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实 践活动,参观革命遗址、倾听红色故事,排练红色舞 台剧到农村现场演出,感受乡村振兴蓝图和改革开 放成就 。 同时,师范院校也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 师生到企业参观或实践,体验奋斗者的光荣传统和 独特创新文化,凭借鲜明的红色历史或科技创新成 就为学习党史搭建良好的教育平台。
(二)明真心—知行合一,锻造师情
一是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党史学习教 育内容融入思政课全过程,切实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 的重要作用,“用好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四史’大学生 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 本》、‘读懂新时代’丛书—《道路何以自信》《理论何 以自信》《制度何以自信》《文化何以自信》 等读本读 物”[7], 将其作为思政选修课教材或课后拓展阅读素 材,让师范生了解党的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 。二是要 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准确把握各门学科的育人目 标,“结合专业课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 掘课程思政元素,围绕坚定师范生理想信念、政治认 同、家国情怀等主旨主线,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 式融入课程教学”[8], 即在各师范专业课程中有目的、 有意识地融入党史素材,讲好红色党史故事,实现党 史跨学科综合育人。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 活动 。可组织师范生开展红色文旅研学活动、党的理 论宣讲与经典阅读、党史人物事件走访调研、为老党 员“送温暖”及“重走革命路,再温宣誓词”等课外实 践,引导师范生回顾党的革命征程与历史印记,接受 红色文化教育和精神洗礼,让他们在社会大课堂上锻 造知史爱党、赤心报国的真挚情感。
(三)立恒心—格物致知,夯实师品
当代师范教育要彰显其实践品格,扎实提升未来 教师的品性、品德及品行 。一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仪 式化固本培根。“仪式化”即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 的各种纪念庆典、文体赛会、党团活动等仪式礼仪中, 让师范生在“仪式共情”的环境中不断受到熏陶和感 染, 做到在仪式的集体体验空间中自觉磨炼品行意 志,夯实教师的品性人格 。二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故事化凝魂聚力。“故事化”即将党史这个客观的存在 以鲜活生动并富有创造力的诗歌、绘画、舞蹈等文艺 作品形式,或者以舞台剧、故事会等多种叙事形式呈 现出来,让党史故事“润物细无声”般滋润每一位师 范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师范生拥有听党话、感党恩的 理论与行动自觉,助力师范生淬炼师品 。三是通过党 史学习教育景观化提质增效。景观化即建立一个帮助 师范生“立恒心”的文化生态,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 砖一石、一墙一 阁等景观会“说话”、能育人。师范院校 应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雕像、碑刻、楼亭、馆所等具 有历史性、标志性特点的景观符号,让党史进教室、进 宿舍、进食堂,走进师范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潜移默化 地达成“夯实师品”的目标。
(四)强匠心—不务空名,内化师能
师范生唯有勤奋治学 、专博相济,依靠精湛的 师能钻研磨炼,提升党史学识和专业素养,未来才 能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职责 。一是感悟党史思想伟 力,加强政治引导力 。师范院校要以强化思想政治 考察为核心,鼓励师范生从浩瀚党史中汲取丰富的 营养,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让有信仰的人 讲信仰”; 坚定的爱党信仰和爱国情操是师范生作 为准教师把握政治站位 、担当政治责任 、补足精神 之钙的必然选择 。二是铭记党史优良品质,提升榜 样示范力 。师范生应积极挖掘党史这座丰沛充盈的 精神富矿,领悟革命英雄、时代楷模的初心使命、为 民情怀和奋斗精神,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把榜样立 在心中,以史明志、扎根课堂,铭记党史人物的感人 事迹,立志在三尺讲台上倾注心血与汗水 。三是贯 通党史精神资源,增强师范践行力 。师范生应通过 专业实习实践, 汲取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经验,以 及党史学习教育的智慧力量, 认真钻研教材内容, 勇于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我,走好 属于自己的匠心之路。
(五)聚 E 心—云链智媒,淬炼师风
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党史宣传教育, 有助于服 务社会主义建设大局, 能够从根源上唤起人们对党 的历史认知与爱国之情,使其坚持追随党的指引,为 党的发展落实群众基础[9]。一是建设党史育人数字化 “共同体”。各高师院校应协同好政府、社会、家庭、组 织和个人等多种主体,整合好宣传教育、文化出版 、 广电传媒、报刊文艺等部门,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 建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常态化 线上研学制度,健全与各层级学校相对应的全方位、 多途径的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 构建校园网络云社 区,形成红色文化数字化宣传教育的阵地联盟,淬炼 师范生知史爱党、笃行勤业的优良师风 。二是建设党 史育人数字化“资源库”。各高师院校应通过数据可 视化、VR/AR 虚拟现实等技术收集整理当地的红色 故事、党史素材和英模事迹等,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 据库、党史校史主题教育馆,还可以校园微互动、微 直播、微电影、短视频、故事会、动漫、插画等融媒形 式开设“师魂映党旗”教育专栏,以充分发挥数字智 能资源平台的特有资源优势, 深度挖掘党史文献的 价值,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10],拓展党史学习教 育的新路向。
四、结语
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探索与实践是师范院校筑 牢意识形态阵地、培育“四有”好老师的有益尝试,也 是贯彻落实“强师”“优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引 导师范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举措。新的时代背景 下师范院校要用好用活党史资源,提升党史学习教育 成效,让师范生在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中践行从教 初心,更好地担当起育人职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 知[EB/OL].(2022-04-14)[2022-10-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 ku/2022-04/14/content_5685205.htm.
[2]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21.
[3] 黄敬兵. 以四史为载体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理论观 察,2021(4):27-29.
[4]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19.
[5] 杨威,张会静.红色基因: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动力[J].青年 学报,2022(5):19-25.
[6] 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N].光明日报,2022-04-27(1).
[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 史”教育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增刊 2):15-17.
[8] 皮上玉,刘晓霞 .红色文化赋能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多维审 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10):71-83.
[9] 曾美莲. 浅析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 活力,2022 (6):19-21.
[10] 杜学礼.党史党建特色数据库建设规范与标准探究[J]. 山西青 年,2019(16):235-2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