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课程音视频观看 评分、课堂综合表现评分、章节测验、平时作业评分、案例分析考核、期末理论考试,然后阐述了基于“学 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 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生理学教学,学习通,平台
生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人 体正常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有“生命的逻辑(the logic of life) ”之称[1] 。生理学的特点是概念多且抽象、 逻辑性极强,同时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教学课时少,再 加上学生受“三理一化必有一挂”的影响,对该门课程 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起来十分不易,挂科现象 较严重[2]。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 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难以 开展高阶认知教学 。 同时,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单一 的试卷考核形式,内容重理论、轻应用,过于标准化, 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学习效果,但考核不够全面,难以有效评价学生 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理解程度,甚至出现有些学 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通过考试的 情况[3],但这类学生根本无法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存在 “考前突击,考后忘光”的问题;有些学生一味追求分 数,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发展,而教师也被分数“绑架”, 教学总结分析不仔细、不彻底 。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 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变学生平时学习松懈、期末紧张的 状态,目前生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 本知识和理论,而且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有必要 对生理学课程进行改革,改变过去考核方式单一化和 考核标准绝对化的终结性考核方式,通过采用过程性 评价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临床思维。
过程性评价是在 1967 年由哈佛大学斯克里文教授提出的,最初被用来对教材改革进行评价 。随着大家对终结性评价方式的不满及教育建构理论的深化发展,有研究者提出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全面 发展的质的评价,减少对知识识记过分重视的评价,在 教学中要及时、动态地解析学生的各类学习信息,包 括学习态度、知识构建的效果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等[4]。 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教师可及时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学 生也能随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提高学习积极性, 这样不仅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 程,从而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认真地学 。在 生理学课程教学中, 笔者采用现代化教学平台— “学习通”,提出了一系列生理学课程改革方案,实施 过程性评价。
“学习通”移动网络平台由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 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是一个集知识管理、课程 学习、专题创作、办公应用为一体的智慧教学平台,能 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在线课程和互动教学环境 。作为一 款新型的、高效的课堂管理工具,教师可通过云盘上 传教学资源、发布作业及随堂测试等,能够对学生的 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参与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课 堂评价结果进行学习情况分析, 还能实现实时互动, 方便了学生自学、教师督学[5] 。学校可以利用这一平 台,有效地解决“教学形式固定化”的问题,重视学生 的平时学习过程,为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提供可视性的 现代化教学依据。
一、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生理学课程成绩(临 床医学专业) =30%过程性考核+70%期末理论考试。
为了真正实现过程性考核, 应遵循考核方式的多元 性、考核设计的合理性、考核过程和结果的透明性、 考核目标的可发展性 、考核内容的创新性等原则[6], 考核内容包括平时作业、课堂综合表现、课程音视频 观看、章节测验、案例分析考核五个模块,每个模块 占总成绩的 10%, 要求选择其中三个模块作为考核 内容 。每个模块考核的次数有具体要求,整个教学过 程中应合理穿插各考核模块 。除了平时作业、案例分 析模块由授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完 成质量进行评价,课堂综合表现、课程音视频观看和 章节测验模块使用“学习通”平台可基本完成考核内 容的 90%,剩下的 10%如听课表现、课堂互动发言等 由授课教师评定。
(一)课程音视频观看评分
课程音视频观看评分是对学生提前预习的考 核,即通过“学习通”平台示范教学包进行考核,视频 考核资源选自本教研室自行录制的较少视频和比较 多的导入外校的高质量的相关教学视频, 如中南大 学“生理学”课程(国家精品在线课程) 的慕课视频和 包含重要知识点讲解的短视频, 也可以是与生理学 有关的视频资料, 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展 史、电影《共同的荣誉》及纪录片《他让糖尿病不再可 怕》等,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 一 方 面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 且可以作为课后复习的有 利资源 。每次上课前教师至少会提前 3 天把教学资 料,包括 PPT 课件、电子版教材、章节测验、习题集、 视频等放到“学习通”平台上,系统会自动保留学习 记录,方便学生自学、教师督学,并对学生进行学情 统计 。通过该系统的统计页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如任务点的完成、在线访问量、重难 点问题的集中情况等, 并根据学生的需要, 通过课 上 、讨论区及群消息等方式随时回复处理学生学习 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存在态度不端现象(如挂机刷视频),在播放 视频的过程中, 教师可设置连续播放几分钟暂停视 频,需点击鼠标方可继续播放,或者采用随堂测验需 答对一两个题目后方可继续学习, 如此既可督促学 生必须认真观看视频, 也可在课堂上通过随堂提问 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除了用于考核的视频,还 推荐学生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或 APP 、 国家精品课 程等更好地学习生理学课程,引导其梳理课程思路, 更好地掌握生理学知识。
(二)课堂综合表现评分
课堂综合表现评分是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 方式,当生理学课程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对学生进 行考勤(是否出现迟到、早退、请假、旷课等情况) 时, 可利用同一数字、打卡手势、位置、拍照等方式,以及 课堂随机点名和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通过查看该 系统后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出勤和答题情况;或者根据 学生的听课表现 (主要考核学生是否玩手机 、打瞌 睡) 、课堂发言(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回答问题的积 极性和准确性) 等参与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过程,鼓励师生课上互动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 主动性和思考能力[7]。就这一环节的评分来说,虽然教 师的主观意识较强,不能完全准确、及时反映学生的 学习状态,而且还有小部分学生不重视,但是将其贯 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了督促 学生认真上课、专心听讲的作用。
(三)章节测验
章节测验是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情况的考核 方式 。为了督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按时完成教学进 度,一般在结束单元教学任务后的第二周在“学习通” 平台上进行线上测试 。授课教师要提前建好试题库 , 每次题量控制在 20~50 道。生理学课程共 12 章,根据 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有所区别,可以 1 章 1 测,也可以 2~3 章合并测 1 次,测试次数应不少于 5 次。因为主要 是检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理解类,所以 应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作答,题型以单选、多选 、 判断为主,可以设置题目、选项乱序,由系统自动评 分,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为了更好地提 高学习效果, 在线测试时学生可以进行 2 次答题,第 二次答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新的测试题目,或者利用原 题目但缩短答题时间, 以答题的最高分计入成绩,从 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答题积极性,查漏补缺、归纳总结 , 使学生的平时成绩更加客观和公正。
(四)平时作业评分
平时作业一般是利用思维导图解析重要知识点, 这是考查学生理清课程思路情况的考核方式。生理学 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各概念之间关系复 杂。如果学生孤立地、机械性地学习生理学概念,不注 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难以深刻理解和运用[8] 。 因 此,针对重要章节,教师可以布置平时作业,如细胞的 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尿的生成和排出、神 经系统的功能等内容讲解完成后,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以图串点,理清知识体系,将零散知识 点串联起来,搭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促进知识 间有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很快掌握关键点 。思维导图 的制作方式灵活,没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可以提高学 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其发散思 维,有利于查缺补漏和阶段性总结,便于学生将所学 内容应用于临床表现和问题的解决。
(五)案例分析考核
临床医学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以生命现象 为主的 CBL、PBL 教学模式主要围绕教师预设的开放 性问题,即指定案例进行分析考核,教师从临床案例 中精选学生听说过或接触的案例, 通过“学习通”平 台、QQ 群提前将案例发送给学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 行课外讨论, 在相应章节结束时于课内进行 PPT 展 示,教师负责组织与引导,以确保案例分析始终围绕 生理知识的学习展开,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 维 。如通过血型鉴定、高血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 征、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肾小球肾炎、失血性休克后尿 量及血压变化、帕金森、舞蹈症等临床案例,增强学生 理论联系临床应用的能力 。每个学习小组 5~6 人,选 定题目后,配备一个指导教师,针对每个临床案例中 的症状、体征等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生理学 基础理论进行解释,并针对其症状给出应采取的预防 及治疗措施, 而学生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等查阅资料, 在相应章节结束后的下个周内在课上进行 PPT 展示, 时间为 15 分钟 。然后学生及教师根据贡献度、PPT 展 示、专业角度分别填写组内互评表、其他小组评分表 和教师评分表, 并按 20%、40%、40%比例计算此次案 例分析成绩 。若选此项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至 少要保证每个小组有 2 次展示机会。
(六)期末理论考试
学期结束进行理论课的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单 选题、多选题、问答、名词解释、论述题,题量适中,且要 根据每个章节的特点突出重点, 各章节的考查分布比 较合理,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其重点评估学生对生理学 基本概念、理论、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掌握和应用情 况,与过程性评价体系并不冲突,两者相辅相成 。概言 之,该方法具有的全面性、公正性特点,使其成为验证 学生学和教师教效果的不可替代的方式[9]。
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教 学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以我校医学院 2019 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5 个班 173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生理学课程进行了 过程性评价改革实践。通过此次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改 革,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质的改变,具体如下:上课 积极性提高、“有问无答”或“自问自答”的情况越来越 少,参与度、学习热情及目标达成度均有显著提高,考 试成绩普遍提升,卷面不及格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很 认同过程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同 时,教研室设置了针对过程性评价改革的专项问卷进 行调查, 所有学生都参与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有 87.9%的学生认为提前观看“学习通”平台上的教学资 源对于自学非常有帮助,使自己对本次上课内容已有 初步了解,便于课后复习,既培养了自学能力,也为课 上教师讲解重、难点腾出了足够的时间,由此教师可 根据课前测试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 有 82. 1%的学生 非常认可思维导图式的知识构建体系,认为有助于理 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思维,提纲挈领,逻 辑清晰,利于识记;有 73.9%的学生认为线上单元测试 对于课程学习的作用较大,能督促自己在平时就加强 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为后续章节的开展做好准备, 如在血液教学中掌握了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分类作用, 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中组织液生成回流及肾脏中 肾小管超滤液的生成进行理解; 有 60.7%的学生认为 通过“学习通”平台互动留言、腾讯课堂直播辅导答疑 非常有用,可以及时有效沟通,学习方式灵活;有67.6% 的学生认为案例讨论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可锻炼自 身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且案例分析可以使自身系 统、综合地应用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或发 展性地联系临床,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团 队合作能力, 最终的结果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当堂解决。概言之,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发挥,既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综合归纳、组织演讲的能力。
三、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教 学中应用的反思
(一)评价结果真实化
传统的课堂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 、课堂互 动、作业等情况,分值所占比较小,但教师评价带有一 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尤其在合班上课时更为突出, 甚至出现通过课堂评价让在及格线徘徊的学生及格 的现象,这种单向、片面、滞后的“形式化评价”,不但 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形成了“恶性循 环”[10]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能实时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督促其尽快掌握相关知 识,且能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提高教师的积极主动 性,有利于教师动态、及时地调节教学方法和授课内 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环节系统化
传统教学评价环节简单且强调期末理论考试, 部分学生通过考前突击、猜题押题、划重点等方式应 付考试,通过强行记忆和背诵通过期末考试,即可获 得相应学分,这既不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 不利于学生临床医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而实施过程 性评价过程中, 能系统化地考核评价学生学习过程 的各个方面,考核学生上课的状态、平时知识的掌握 情况、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如思维导图软件、 PPT 等), 减少了学生上课玩手机 、打瞌睡现象的发 生, 增加了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 流,使学生从“不敢说 、不愿说 、不想说”变成了“敢 说、想说、多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 生的综合素质, 能在学习的不同环节培养学生分析 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职业素养, 这正是应用型本科教 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与单一 的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相比,过程性评 价对学习过程连续进行评价,不仅考核学生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还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能 力,在课前、课中、课后及时对学生进行多样化或个性 化的评价,不过分注重标准化的考核目标和规范化的 考核方法, 不过分追求精确性和客观性的考核内容, 不过分强调严肃性和规范性的考核程序和环境,可为 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符合应用型本 科学生开展多元化能力的评价要求。
(四)评价内容灵活化
期末考试评价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与掌握,较少进行综合案例、分析讨论等应用能力的 评价,并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题、论述 题等形式呈现,其评价内容偏理论化,而过程性评价 的内容灵活多样,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网络等 手段进行互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除了评价学习效 果, 其更多考核学生的创新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其积极 申报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可培养 学生严谨的科研素养 。当然,也要给予创新性分析或解答问题的学生一定的加分奖励。
四、结语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过程性评价,师生互动交流 增多,学生满意度较高,且考核内容和过程的公开透 明促进了学生的学,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也让学生及 早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有助于其做到扬长避短,弱 化了考核作为评判及格与否的标准, 更多的是激励、 督促学生,但这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一般由 2~3 位教师共同完成该课程教学任务,考核中教师的考核 角度及考核评判标准会有不同, 未做到规范统一,所 以不能很好地保证考核的公正性 。此外,考核内容及 时间分配要科学、合理、可行,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 时间探讨模块的设计,既要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 核,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不能给学生造 成过大的负担, 否则易使他们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出现形式化问题 。过程性评价是多元智能评价方式, 不仅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实时反馈学 生的学习情况, 促使教师根据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方 案,并帮助学生修正学习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 效果。只有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过程性评价与终 结性考试进行均衡,做到优势互补,真正实现以考促 学,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及学生的综 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 技能,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临床医学生。
参考文献:
[1] 罗自强,冯丹丹, 向阳,等. 生理学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 程建设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4):265-269.
[2] 韩维娜,王乐,李碧蓉,等.生理学课程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科技 视界,2015(24):237.284.
[3] 吴高莉,刘西霞.形成性评价在医学课程考核中的应用[J].西部素 质教育,2017.3(1):222.
[4] 侯俊林,杨丽萍,李新民,等.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多维度过程 性评价方案初探[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7):23-25.
[5] 罗斌,李碧蓉,杨雨佳,等.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生理学线上教学的 探索[J].科技风,2021(16):39-40.
[6] 张晓峰,靖雪妍 .过程性考核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 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10):716-718.
[7] 帖卫芳,张叶,刘瑞娟,等.“生物化学”在线课程过程性评价改革 与实践[J].现代盐化工,2021.48(1):167- 168.
[8] 罗自强,冯丹丹.思维导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基础 医学教育,2022.24(1):18-23.
[9] 冯磊,吴静,邬敏辰,等.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 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2):970-972.
[10] 罗治得,张素珍, 陈传亚.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过程性 评价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3):159- 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