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8 17:55: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小组,传统的实验教学组50人,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正常进行实验课程教学,不参加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50人,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正常进行实验课程教学,并参加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得分和实验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2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其它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外科学实验;应用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吴德坤等.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6(28):98-
100.

          过程性评价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实践中备受关注针对过程的一种评价方式,是以调节教育教学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方式。外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应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的临床实验教学受到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教学中被动成分大于主动成分,对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动手和动脑脱离。尤其在动物实验中,学生的被动表现尤其突出:怕脏、怕累,不太愿意主动自己操作。教师对实验的考查仅限于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做出评价和分析,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差异不大,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水平[1]。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外科学实验教学考核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即地的评价,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探索过程性评价应用于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 外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借以优化学习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2]。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真实体现教学价值的内在性和生成性,从而揭示了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内在于学习以及要生成学习的过程。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过程性特征,过程性评价既要解释复杂学习过程又要即时地体现当前学习状况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面向今后的发展方向。过程性评价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知识建构与转知成智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能够起到促进个体生命完满建构的作用[2]。过程性评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三部分组成,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实验的全过程,从而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实验计划、方案不断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达到改善学生实验态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根本,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医学学习的兴趣,以评促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

 
二 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4级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五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三的本科生;②大一和大二的课程成绩平均分65分以上;③第一次参加外科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实验课时32学时。按照学生的学号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个小组:

        (1)传统的实验教学组: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年龄19-24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正常进行实验课,不参加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2)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50人,男生24人,女生26人,年龄21-25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正常进行实验课,并参加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内容

        选择《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第八版)中的实验课程:无菌术、换药术、器械认识缝合打结、动物清创缝合术、静脉切开术、家狗脾切除术、家狗阑尾切除术、离体肠吻合术等实验项目作为研究课程。

(三)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法

         制定评价目标,两组的教学的总体评价目标是测定学生的无菌观念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规范性、合作能力和应急能力。两组学生在外科学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影响,选取5位具有外科学专业技术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实验带教老师,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带教,每组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由一位老师带教。两组的实验课程内容、教学大纲、实验物品、授课老师保持一致无差别。过程性评价的实验教学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三部分组成,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轶事记录、课堂观察、个别交流、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模型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填在过程性评价量表中,采用等级评定、资料呈现与文字描述等方式;分析比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实验计划、方案不断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外科基本技能考核成绩对学生的实验做出评价和分析。

三 过程性评价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一)考核评价方法


         外科学实验课程结束后,通过自我评价、实验知识纸笔测验、技能考核三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①自我评价:以自我评分的方式进行实验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分,每项的评分内容满分为10分,分为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6分、稍差4分、较差2分六等级。评分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无菌观念、技能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急能力。②实验知识纸笔测验:采用百分制,考核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准备、实验方法、注意事项,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由副高级职称的老师出题和审题。③技能考核:根据“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外科学》教学大纲制定的外科学基本技能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手套、外科洗手、换药术、皮肤间断缝合、打结、剪线、拆线、手术区域消毒铺巾。由2名副高级职称的老师负责考核和评分,技能成绩取两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值。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pss20统计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2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因素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组和传统实验教学对照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自我评价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无菌观念、技能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急能力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如表1所示。


\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组和传统实验教学对照组学生的实验知识纸笔测验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知识纸笔测验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存在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学生的实验知识纸笔测验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如表2所示。



\



(二)讨论

         选出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外科学的实验教学过程应用进行过程性评价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参加过程性评价实验教学组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比传统实验教学对照组学生表现优秀。但是在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课题刚开始进行阶段实验组的学生和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认为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方便,而过程式评价相对比较复杂,缺乏对过程性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课题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题开展方案,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学生和老师对过程性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使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完成研究任务。(2)受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各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一些微小误差,但不影响总的评价结果。今后设想进一步研究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工具,使评价方法更简便,评价结果更准确避免误差。

        根据相关的文献报道,有学者在医学有机化学、循证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以及护理学的教学中探索应用过程性评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7]。在外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实践鲜有报道,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外科学实验教学评价仍然是传统的“实验报告+实验技能考核”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评价结果显示差异不大,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水平不能全面反应在评价结果上,我校在外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过程,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教学体会。今后我们计划也把外科学理论课课程纳入过程性评价的应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评促教,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蓉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4,229(4):69-73.
[3]张建,弓辉,王宁.结合新社交媒体的医学有机化学过程性评价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6):494-495.
[4]平卫伟,郭崇政,王晓云.自媒体环境下过程性评价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4):317-320.
[5]潘丽,涂腊根,阳小雅.阶梯式过程性评价在生理学课程考核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3):74-75+141.
[6]冯磊,吴静,邬敏辰.过程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2):970-972.
[7]郑一瑾,余桂林,刘静.过程性评价在护理学人文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27-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3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