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与评价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09:41: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观 ,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探析数 学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进行 了着重讨论 ,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评价与讨论 ,并给出了几点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 ,是学生发展理科思 维的基础科目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 , 数学教师仍在采 取“满堂灌”式教学 ,在课程中占据主导 ,教学方法、过 程十分单一 , 学生的学习欲望普遍不高 。数学教师要 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和反思 ,将重心置于学生 的多重成长中 ,结合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有效形成学 生的核心素养 ,从而助力学生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评价

  教育部于 2017 年发布了教育改革计划书 , 提出 了素质教育的新意见 ,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 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来看 ,即发展学生适应社 会所需的关键素养与能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 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学运算、逻辑思维等 。其 中 ,符号意识即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 ,经历符号 化过程 。空间观念即注重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 合 ,实现学生对数学的直观化理解 。数学运算是学生 能够结合相关定律进行高效计算的能力 。就当下而 言 ,数学核心素养的界限仍较为笼统 ,其关系到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及数学思维品质等多个角度 。从 本质上来看 ,小学数学素养更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 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也是帮助 学生思考学习中遇到的数学知识及概念的基石。小学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靠探究数学学习方法、以数 学知识及理念分析解答问题等方式养成 ,其具体内容 包括数学语言、数学思想、数学兴趣 、数学思维方式 等 ,本身具有综合性、持久性及整体性的特点 。总之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对学生数学学习中所产生 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

  对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分析研究发现 ,部分 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占 据课堂主体 ,单方面进行知识的讲解 ,忽略和学生的 互动等。在此过程中 ,教师仍占据课堂主体 ,学生自主 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限 ,长期如此 ,不仅会禁锢 学生的思维 , 还会严重削弱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 其次 , 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较为单一 , 教学过程中缺乏情境教学、合作教学、问题驱动教学 的导入 ,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无从激发 ,一旦学生 对数学缺乏兴趣 ,其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无从谈起。

  2.缺乏有效的问题引领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强调“高水平的问题驱动”“高 度自主的探究”,然而 ,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照本宣 科 ,不注重和学生的互动 ,缺乏逻辑性、梯度性的问题 设计 ,无法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思考 , 即使教师有意 识地提问 , 其提出的问题也不具备梯度性和思考性 , 空泛、单一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 比如在学习 某个知识点时 ,很多教师就是简单地提问“结果是什 么? ”甚至有些直接问“是不是? ”等。这些提问都不能 很好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 处于无效或者低效状态。 同样 ,也有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长期如此 ,学 生将会受制于教师的思维 ,既不愿意在课堂中回答问 题 ,也不愿意提出问题 ,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 养的形成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重视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是保障数学教学梯度性展开的前提 ,也 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 。在教学设计中 ,要始终 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重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 法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 明确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然后将各个教学要素有序结合 ,形成完整的教学 方案 ,为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基。

  2.问题设计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问题驱动既是激发学生头脑风暴的主要手段 ,也 是确保师生之间得以交互的前提 。在课堂中 ,数学教 师通过启发式问题引领 , 助力学生从简单走向复杂 , 一步步驱动学生去思考、分析 ,让学生有条理和有逻 辑地去解决数学问题 ,进而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 练 。以青岛版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 为例 ,教师首先给出一组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体、正 方体 ,让学生观察其异同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把 一个正方形组合成一个正方体? ”问题抛出后 ,学生开 始思考 ,然而部分学生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这时 候就需要教师站出来 ,给予学生一些点拨 ,如让学生 结合之前学习的正方体性质 , 联想正方体有几个面。 在教师的点拨下 ,学生快速“拼接”,在无形中明确数 学中“转化”的思想 ,让一些原本复杂和抽象的问题简 洁化。通过这种引导式、启发式问题设计 ,组织学生多 次探究、多次练习 ,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无形中实 现其思维的发展 , 也能有效帮助学生推导出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利用变式训练 ,发散学生的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包括学生多项思维的发展 , 也是一个帮助学生迸发出新的思路的过程。变式训练 是发展学生敏捷、灵活思维的主要方法 ,学生能够在 变式训练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级及不同高度对问题 进行探究 ,在思考和探究中 ,有效达到发展学生思维 和创新思维的目的 。变式训练实际上就是正例变化 , 是适合规则的情景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 题多变”“一图多变”等方法 。如一道例题为:“当下有 一批工厂零件 ,如果由甲方单独做完需要 12 个小时 , 由乙方做完需要 10 个小时 ,而丙方时间最长 ,需要 15 个小时 。如果三人合作进行加工 ,那么需要几个小时 能够完成? ”问题提出并解决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 题干中的条件、情节进行扩展、收缩 ,让学生从不同角 度展开讨论 。如可以提出问题为:“甲方单独加工零 件 ,每小时能够完成几分之几?乙和丙呢?”“如果甲方 先单独做 4 个小时 ,剩下的由乙方和丙方合作 ,那么 需要做几个小时? ”通过这样一种对相同题目的顺延 和拓展 , 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研究问题的结 构 ,也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路 ,最终有效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4.重视计算教学 ,注重计算规律的探索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能 力 ,是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的基础。为帮助学生掌握计算 原理 ,灵活运用运算公式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经历一个 自我发现、自我推导的过程 ,在推导中有效掌握运算的 本质 , 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生涯中更好地理解和运 用运算法则。比如在青岛版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 教学中 ,教师首先给出一个式子“114×2”,然后让学生 观察式子 ,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同学结合之前学过 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 得出 114×2=100×2+10×2+4×2 ,有 的同学则利用竖式计算 ,在学生完成之后 ,教师提出问 题:“同学们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什么?在计算时遇到 了哪些困惑? ”在这样多次计算后 ,让学生逐渐掌握运 算的规律和本质 ,归纳出运算规律。通过对运算本质的 掌握 , 学生在今后的运算过程中也能灵活运用运算方 法 ,高效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

\
 

  5.构建翻转课堂 ,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 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 , 教师只有将课堂交还于学 生 ,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新时代下 ,教师可在教学 视频的帮助下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 ,在此过程 中 ,教师不再是主导者 ,而是引导者 ,让学生在微课等 视频手段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 ,无形中促进学生核 心素养的形成 。以青岛版数学《圆的面积》的教学为 例 ,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 ,为圆的 面积探究奠基。然后 ,教师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 ,设 计教学问题:“同学们结合之前的推理办法 ,想想圆的 面积如何推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继续提问 ,逐步引发 学生的深度思考。紧接着 ,教师展示微课 ,开展深度探 究 ,让学生跟随微课的步骤进行拼接 ,将一个圆沿着 半径进行裁剪、拼接 ,学生剪拼后发现 , 圆的面积近似 于长方形的面积 ,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πr×r= πr2 。通过翻转课堂的建设 ,学生自主思考、学习 ,深度 掌握知识点的原理 ,多项能力得以有效形成 ,其学习 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6.情境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境式教学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 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情 境中 ,学生进行人物还原、生活场景还原 , 以不同的角 色身份参与到课堂中 ,从不同身份和不同角度进行学习。例如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 ,教师在上课时首先给 学生呈现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选择 一种 ,和小伙伴一起演绎出来 ,并提出自身在情境中 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比如 ,某个超市由于经营不 善 ,现老板要求超市经理提高超市销量 ,并着重提高 花生奶和矿泉水的销量 。此情境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 一人扮演老板 ,一人扮演商场经理 ,其他学生扮演服 务员和顾客 。在此过程中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 和讨论时间 。“老板”告诉“经理”, 目前 600mL 的花生 奶是 8 元 ,500mL 的矿泉水是 2 元 。商场经理紧急召 开会议 ,要求每一个人出一套方案提高销量 ,第一个 学生扮演的“服务员”提出:我们可以买一送一 。“经 理”立刻反驳说:那老板岂不是要亏大了。“服务员”又 说我们可以买一个 500mL 的水 ,送一个 250mL 的水。 第二个“服务员”提出:买这两个商品一律八折 。第三 个“服务员”提出买够 30 元一律七折 。这时候有一位 “顾客”提出:要买 30 瓶 500mL 的矿泉水 。教师再提 问:这个时候应该怎么买? 所有的“顾客”开始计算 ,如 果按照第一种方案进行计算 ,买一个 500mL 的水就可 以送 250mL 的水 , 只需要买 20 瓶就可以买到相同量 的水 , 根据 20×2=40 , 因此第一种方案的最终结果是 40 块钱; 第二种方案的计算方法是 2×30×0.8=48 元; 第三种方案是 30×2×0.7=42 元 。最终在“顾客”的讨论 和计算下 ,得出选择第一种的结论 。通过这样一种竞 争性、探究性情境构建 ,帮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程 中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深度思考 ,既实现了知识 汲取 ,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 ,真正实现学生 核心素养的提升。

  7.生活化教学 ,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意识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 , 新课程改革强调 ,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和引导 生活 ,新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生活教育的重 要性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从生活出发进行编写 , 其中蕴含了众多生活化内容 ,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 意识 ,教师要将课堂和生活相连接 ,学会对教材的灵 活运用 ,意识到哪些单元适用于生活教学 ,哪些知识 点和应用题可以以生活实际为原型 ,让学生在生活化 教育中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 ,建立数学运用观念 。如 以“圆柱”为案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 形纸片 , 并设计问题:“圆柱体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 见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圆柱形事物呢? 那么它是怎样制作的呢? ”在生活内容的驱动下 ,学生的讨论欲望大 增 ,这时候 ,教师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 ,将手中的纸 片围成一个圆柱 ,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 ,发现 长方形围成一圈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底的圆柱 ,而 圆柱的面积也就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了 ,在生活化内 容和教师的间接引导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也帮 助学生迅速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 ,就是长方形纸片的 面积加上下两个底的圆形面积。

  8.多媒体技术教学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带来了 新的局面 。多媒体技术主要包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 学资源 ,教师借助于电子白板、PPT 展开教学活动 ,让教 师的教学流程变得更加层次化、系统化 ,且多媒体蕴含 了众多教学软件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助力学生建立 数学模型 ,从而促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例如在“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画图 软件绘制不同的四边形 ,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也能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再例如在关于方位、几 何图形的教学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的“几何画 板”这一软件 ,该软件操作简单、直观生动 ,能够将方位 图、统计图等进行直观呈现 ,帮助学生多元分析 ,从而实 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总结

  综上 , 新课程标准强化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 性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 ,要重视对核心素养内涵 的解读和评价 ,找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心 ,一改 传统的教学理念 ,通过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实现学生 的自我学习 , 无形中促使其多项能力与素养的形成 , 帮助其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吕艳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背景的小学数学教 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2):73-74.

  [2]金玲.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研 究[J].新课程,2021(46):36.

  [3]孟转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 的数学核心素养[A].2021 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 (五)[C].2021:210-212.

  [4]陈志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 养研究[J].科幻画报,2021(10):233-234.

  [5]王彦壬.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 文理导航(下旬),2021(12):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5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