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然后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模式构建,最后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自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同时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成为重要的培养对象。国务院、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及相关课程的改革。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部也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有效开展。在此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具体课程教学是将国家政策深入细致落到实处的重要步骤。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子商务,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子商务课程深度融合,细化到每一堂课,形成新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系统掌握电商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基于此,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电子商务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构建了“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对该创新性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有效提升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及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促进现阶段大学生在校教育与社会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进而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正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发展阶段。各高校主要就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定位[1]、人才培养模式[2]、职业岗位认知[3]、“专创、产教”融合人才、“双创”型人才培养思路和体系[4-5]等方面进行了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和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评估机制。卢淑静等[6]从培养层次、培养方向、教学模式三个方向借鉴比较了中国与美国两国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区别。刘海燕等[7]提出了以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网店创业班”,为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做准备。李平[8]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起点、专业竞赛为助力、自主创业为突破。吴清烈阐述了目前国内对于电子商务内涵的认识误区,并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基于电子商务应用创新理念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盛晓娟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提出了“专创、产教”融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体系。许礼刚提出了知识链、实践链并重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上述研究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探索,但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电商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方向、体系建设等方面相对宏观的思路,但针对这些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系,如何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到课程方面如何落地,目前尚未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和方法。因此,本文从课程微观角度出发,探索了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夯实人才综合能力。
从课程微观层面来讲,已有的针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偏少,主要探讨了实践平台的建设、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思路等。例如,王敏等[9]认为高校可以自建电子商务实战教学平台,传授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营销知识,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薛永刚[10]针对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ERP沙盘与博星电子商务模拟结合的教学模式。严小燕等[11]提出了以CDIO理念改革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这些研究从电子探讨与研究。商务课程微观层面入手,提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观点、思路和初步的实践方向和路径,但如何将创新创 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尤其是在具体内容设计、实践实施与效果实证检验方面,鲜见有文献涉及。 因此,本文试图从两者融合的角度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模式构建
将创新创业教育细化深化到课程每一堂课,构建“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商课程多维项目教学设计,以达到多维协同,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的目的。即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将创新创业认知融入电商课堂,多维项目式设计将电子商务训练项目与理论知识融合,并通过案例、电商企业网络平台、公众号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软件平台等项目实践,协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设计
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设计,首先要从认知层面入手。学生只有对创新创业有了正确的认知,树立了创新创业意识,才有进一步实践的可能。教师通过知识体系设计,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创业认知后,可进一步将创新创业与电子商务课堂教育对接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统一到电商知识体系中,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细化并深化到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中,首先就要有一个合理的核心知识体系。
那么,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呢?根据电子商务的课程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需要对电子商务课程融合创新创业知识体系进行重构设计。首先在电商课程融合创新创业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根据“电子商务”课程知识体系,在原来每一章节理论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再通过设计融合性项目式实践,将二者从理论到实践有机结合。例如,电商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核心知识体系设计,通过对电子商务课程核心知识点进行分析,挖掘这些知识点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联,需要一方面关注并设计理论知识内容方面的融合,另一方面关注并设计实践项目方面的融合。在理论知识内容融合方面,应基于对应的电子商务知识点,设计电子商务企业创业案例、创新模式、创新创业过程、方法等内容,并将其嵌入到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内容中,以形成融合性内容。在实践项目融合方面,要针对每个章节的电子商务知识点和融合内容,设计创新创业探索性项目实践。例如,在“认识电子商务”一章,教师可设计“分析典型电商企业创业历程”“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前电商发展创新特征”两个融合性项目实践项目,而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商企业的创业过程,认识到电商在发展中需要不断进行模式创新,从而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再如,“B2C与C2C电子商务”一章中,教师可设计“做一份网络零售创业计划书”和“运营淘宝或公众号项目或其他网店项目策划及实施”两个融合性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将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点、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点融入具体项目,直接在此过程中体验创业精神与拓展创新思维,从而巩固其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其他章节也应遵循这一思路,前后衔接,互相呼应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
表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设计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商课程多维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仅有知识体系仍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电商课程的融合,还需要对应的融合性教学框架体系设计,以支撑整个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将基于核心知识体系,进行对应的多维项目教学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商课程多维项目教学模式分为三个维度,即教学维度、支撑维度、融合维度。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有序参与,形成了一套电商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电商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的项目式教学框架体系

教学维度涵盖四个方面,分别为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实践体系、能力体系。其中,教学目标即厘清电子商务教学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然后分解知识点进行融合;内容体系指将创新创业、电商理论知识、实践项目内容融为一体,形成内容体系;实践体系指基于教学目标、内容等,通过一个载体即具体的电子商务项目,将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融合起来形成实践体系;最终促成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构建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体系。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电子商务教学实施依靠支撑体系来支撑整个融合的实现,包括案例、企业平台、课程平台、实训平台。在这些方面的支撑下,教师引导、监督,学生参与。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不断交互、反馈、调整,从而实现了电商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在教学分析和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教学具体以项目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需要教师将电商知识分成不同的模块,与创新创业对应内容融合,并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需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电商知识与实践融合,达到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融合教学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多维项目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电商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首先,将电商知识、创新创业教育按照不同的特征分成不同的模块,分析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与功能;其次,进一步以具体的电商分解项目为载体,于电商项目中将二者充分融合,形成有序的系列化实践;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借由电子商务案例、企业电商平台、课程公众号平台及模拟软件为整个课程教学创新提供有效的软硬件支撑。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有序参与,形成了一套电商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下的教学框架体系。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效果实证检验
为检验上述将创新创业融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效果,课程组分别对近三年参与电子商务课程学习的 327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数据进行了效果检验分析。
(一)数据收集
分别对近3年参与电子商务课程的327名学生,从认知层面、多维项目教学层面、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层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327份问卷,回收327份有效问卷。
(二)变量与模型
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评,用“1=非常弱,2=比较弱,3=一般,4=比较强,5=非常强”进行赋值。将全部变量分为认知、教学模式、能力三部分,认知层面将通过学生对电商知识对创新创业影响的认知进行测量;教学模式分为理论教学模式和多维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两个层面,主要通过表1中涉及的理论学习、以淘宝或公众号等为例的实践项目(项目训练变量)、案例报告、软件实训四种教学方式进行测量;能力提升则通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进行测量。变量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变量关系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因变量创新创业综合能力与自变量电商创新创业认知、理论教学、三维项目式实践教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78、0.200、0.626,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模式对能力提升的影响

由表2可知,自变量电商创新创业认知、理论教学、三维项目式实践教学与因变量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837,多元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700,这表明三个自变量共可解释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变量70%的变异量。
由此可见,电商创新创业认知、电商理论教学和电商三维项目式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其中,多维项目式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大,达到了62.6%,理论教学为20.0%,电商创新创业认知为7.8%。
四、结语
本文基于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角度,从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了“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最终落实到了人才培养实效检验上。
研究表明,“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将创新创业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项目、每一次课堂内外的活动,各部分协同推进,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研究以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的代表性受限,且数据有限,不能全面地反映本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专业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模式,即“认知—多维项目式教学—能力提升”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故本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的改进空间,亟待后期进行长期研究。
参考文献:
[1]琚春华,刘东升,周怡.电子商务专业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27(3):87-89.
[2]陈德人.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1):43-45.
[3]吴清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专业发展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5,27(2):37-41.
[4]盛晓娟,李立威.“专创、产教”双融合视角下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206-210.
[5]许礼刚,袁梦洁,徐美娟.电子商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双链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3):10-14,28.
[6]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7]刘海燕,卓丽杰.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1):66-67.
[8]李平.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23(3):255-258.
[9]王敏,吕晓华,贾宇波.基于电子商务实战教学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2(4):56-58.
[10]薛永刚.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5):269-274.
[11]严小燕,郭珊珊,邬艳艳.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基于CDIO理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134-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