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巧用三角形妙解物理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7 11:32: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题解答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不少物理题目较为复杂,在解题时需要借助三角形,明确解题思路和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解题.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对物理题目进行分析,巧妙引入三角形知识,找出解题突破点,完成题目思考和解答.本文探究高中物理题解答中三角形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三角形;应用策略
 
  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图形,有着比较多的性质,不仅仅在数学领域使用,在其他学科有着相应的应用.物理是三角形知识应用比较多的学科,借助三角形知识,思考和解答物理题,有时能化繁为简,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利用三角形解决位移类型题目
 
  位移是物理中的基础知识,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线段长短代表着位移大小,箭头方向则表示位移方向.在有关物理位移问题解答中,如果采取常规方式思考解答,解题过程则非常复杂,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知识,对题目进行思考分析,完成题目解答.例题:在学校操场中心A处,学生从此处出发向北行走40米,走到C点位置后向东行走30米,画出此学生两次的位移以及两次行走的合位移,计算合位移的大小.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内容画出AC和CB两个有向线段,并且利用三角形知识求解出AB有向线段的长度,即得合位移大小是50米.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位移是学生接触的最早的矢量相加计算,与初中学习的路程的求解方法(代数相加)不同,需要遵循相应的矢量相加法则.

\
 
 
  2利用三角形解决动态平衡题
 
  高中物理解题中,动态平衡问题是常见的一种问题类型,主要是问题中部分为变力,是动态力,其力的方向和大小会出现缓慢变化.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动态平衡问题较为困难,解题过程中需要将“动”转化成“静”,大多数的题目可以借助三角形定则解答.
 
  2.1三力动态平衡问题
 
  例题1如图1中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AB和BC,吊起重物处于静止状态,两根绳子和水平方向的夹角都是60°,保持绳子AB和水平方向夹角不变,将BC缓慢向水平方向变化,在整个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怎样变化?
 

\
 
  图1图2
 
  此题在解答时,需要对结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受力情况,组成矢量三角形(图2).结合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得知绳对B点的拉力FB的大小、方向都是没有变化,绳AB的拉力FAB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绳BC的拉力FBC与竖直方向夹角在不断增加,结合受力分析图,可以分析得出BC绳子的拉力先减小,之后增大.
 
  2.2四力动态平衡问题
 
  例题2如图3中所示,在岸边使用滑轮牵引小船,假设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逐渐增加
 
  B.绳子的拉力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D.船受到的合力逐渐减小
 

\
  图3
 
  在解题时,需要对小船受力情况做出分析,可以得知小船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想要画出矢量三角形并不容易,通过观察分析得知,水流对船的阻力不变,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方向是不变的,可以画出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将四个力等效成三个力,组成相应的矢量三角形.结合画出的受力分析图,可以得出,绳子的拉力在逐渐增加,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浮力在逐渐减小.因此,答案是A、C.
 
  在此题中,虽然小船受到的是四个力的作用,但是将其中两个方向共线的力等效成一个力,其力的变化就和三力动态平衡相似,同样可以利用三角形定则解题.

\
 
 
  3利用三角形解决曲线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相同时间速度变化大小和方向问题较为困难,在解题中有着一定的难度,利用三角形定则可以快速准确解题.
 
  例题3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在连续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变化为Δv,关于Δv的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是().
 
  A.Δv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
 
  B.随着时间推移,Δv逐渐减小
 
  C.Δv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Δv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
  图4
 
  如图4所示,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恒定,就是重力加速度g,则任意相同时间Δt内,其速度变化量Δv=gΔt,故Δv的方向就是g的方向.
 
  在此类曲线运动问题中,需要进行速度矢量变化的计算,特别是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学生在理解时有着一定的难度,利用三角形定则可以使问题直观简化,有助于学生更快捷的完成题目解答.在曲线运动中,此种类型的问题比较多,如匀速圆周运动中,同样可以利用三角形定则推导得出Δv的方向,从而确定加速度的方向.
 
  4利用三角形解决准静态问题
 
  静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内容,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准静态平衡下,受到不同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趋势进行分析.此种类型问题是常见的题目,在解题中,如果利用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其过程非常复杂,解题比较繁琐,很容易出现计算失误,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此时,如果借助矢量三角形定则进行分析讨论,则可以准确、直观判断其运动趋势,保证解题准确性.
 
  例题4如图5所示,竖直杆AB在细绳AC的拉力下处于平衡状态,若AC逐渐加长,使得C点向左移动,AB保持其平衡状态,细绳AC上拉力T和AB受到细绳压力N与原来相比较,下述正确的是().
 
  A.T增加,N减少
 
  B.T减少,N增加
 
  C.T与N均减少
 
  D.T与N均增加
 
  解析在AC增长的情况下,悬挂的重物质量没有变化,水平方向的拉力没有变化,对结点A进行受力分析,绳子AC拉力T水平方向分力大小和重物重力相同,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和AB受到的压力相同,如果AC增加,C点向左移动,AB的平衡状态不变,所以T和N都减小,因此,选项C正确.
 
  5利用三角形解决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解题中,物理极值求解是重要的题型之一,在此种类型题目解题中,其方式方法很多,利用三角形解题是比较常用的方式,更好地解答此类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借助矢量三角形直观性的特点,减少大量的计算环节,保证解题准确度.
 
  例题5一质量m的物体放置在桌面上,它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拉力F的最小值.
 
  根据题意进行分析,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支持力FN、拉力F以及滑动摩擦力Ff,如图6所示.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四个力的合力必为零.因Ff=μFN,故支持力FN与摩擦力Ff的合力F′方向不变,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必有tanα=\=μ.所以物体受到的原四个力可以等效为三个力的作用,如图7所示.易知,当F和F′相垂直(即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arctanμ)时,F存在最小值,由三角形知识得Fmin=mgsinα,\
 

\
 
 
  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高中物理知识较为繁琐、复杂,特别是解题时,对学生的审题、分析、思维、运算等能力的要求较高,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巧妙合理利用三角形定则,借助矢量三角形快速准确解决问题,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掌握更多的解题方式和技巧,更能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位志强.数学“三角形”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9):247 248.
 
  [2]王强.“三角形”知识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版),2017(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47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