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8 11:3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驱动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完成任务中经历知 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任务驱动法的重要意义,科学 设计任务驱动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的任务设计、明确任务、任务探究、任务完成、任务评价等环节,激 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物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路径

物理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具有 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这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上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 物理教学切忌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设计教学过 程,切忌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学生由 被动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避免讲解灌输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依赖感 的问题,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由任务驱动 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历经知识形成过程并总结学习方法,找出知识间的 规律,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1 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具有了 任务意识,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在任务驱动的作用 下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设计教学任务以激发学 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 专注于知识的讲述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很难提升.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 调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体现,强调整个教学过程生 本理念的落实,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知识设计成学习任 务,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需要学生 的合作探究,需要学生的密切协作,从而有效完成学 习任务,完成知识建构. 由此看来,学习任务的驱动 作用可以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教师将知识点 融入学习任务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知识 的探究与内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知识建构 的过程,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可以更好地掌 握探究知识的方法,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促进自主 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重要 意义

2. 1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很难进入知 识探究的更深层次,任务教学法可以目标明确地围 绕探究任务主题进行主动学习,生生之间需要合作, 也需要竞争,组组之间也需要合作与竞争. 这就为学 生提供了合作与竞争的机会. 初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 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避免以 讲解灌输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而是要充分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学习地位,在任务驱动下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主动独立学习,主动合作互动. 在任务驱动 模式下,学生通过努力完成知识建构,会获取学习的快 乐,品尝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感,从而树立学习自信 心,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全身心投入物理学习过程, 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高自身物理综合能力.     

2.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但其自制力较弱,容易迷失 方向,在任务驱动模式下,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 解决,任务目标、任务完成方法的探究,都可以引发 学生兴趣.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趣味性较强的 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 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与同伴交流探讨,整个学习过 程以任务的形式贯穿,学生的任务意识被充分得到激 发,学生富有情趣的学习,完成知识建构,学习过程摆 脱了被动学习的枯燥乏味的状态,促进了学生兴趣与 学习动力的激发,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 3 符合人类认知规律

人类认知结构会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 衡循环之中不断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人类这种 认知过程是相符的. 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学 生可以运用自身已有知识去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 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从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2. 4 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该教学法可以把抽象的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 任务,这样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之下,学生就会积极主 动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其思维从问题而开始,再 到问题中深化,其思维始终都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 的状态中. 在任务驱动之下,学生的思维会始终具有 紧迫感,不会再依赖教师的教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 动学习. 相比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法下整堂 课学生的热情都是满满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学习 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2. 5 获得好的体验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人类认知规律相符. 在采用 该发学习时,学生可以借助于所学知识完成学习任 务,并且发现、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使用该法学习,还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 体验. 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和学习方法等内容都会形成更加清 晰的认知,这对提升学习体验非常有利. 另外,在该 法的应用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 会进一步提升,学会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 该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理中的应用途径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理 念,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 力,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任务教学法也是在该教学理 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而来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中学 阶段的物理教学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并且教学 过程中规律性比较强,这与对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 应用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事实证明在物理教学中应 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物理学 习的爱好,对物理知识的迁移非常有利.

3 . 1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任务实施的首要环节,教师要结合 教学内容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驱动任务, 提高任务的可操作性,使任务驱动更适合于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得以有效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怎样完 成学习任务,如何将任务渗透于教学中促进学生积 极探究与交流. 如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相关内 容时,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点及生活经验进行全面分 析,并且结合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学习任务,让 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分析人在照镜子时,人与镜子中 的像是什么关系. 小组成员利用镜子等展开实验,并 且进行探究讨论. 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并 且进行物理规律的总结,照镜子是学生在生活中的 常见现象,探究这一现象,学生的兴趣也很浓,任务 难度不大,这类任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 程,也可以自主完成任务.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时候,需要用到“等效替代”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 点与难点,教师对本节教学进行分析,设计任务 :让 学生理解等效替代的涵义,并且用此方法来确定像 的位置,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这一 任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就需 要学生的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实施小组探究的方 式,促进学生进入探究的更深层次.

3 . 2 明确任务

教师设计了学习任务之后,接下来要实施任务. 明确任务是任务实施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使学 生明确任务,教师就需要明晰地展现任务,使学生明 确应该如何操作,应该怎样做才能达成任务目标. 同 时,在学生明确任务以后,还要确保学生对任务产生 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如学生对身边的生活较为熟 悉,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展现任务,如 :“我 们照镜子时,都会看到自己的成像,这是大家都有的 生活经验,但是照镜子时我们有没有观察人与镜子 的像的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大家似乎很少关注 过这一问题,今天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镜子,照一 照自己,人与镜子的像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这 个关系有怎样的特点呢?”,这样,教师结合学生的 生活提出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积极 性,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

3 . 3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是实施任务教学法的关键环节,通过 对任务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所运用的 知识点,分析任务完成过程中应用到哪些生活经验 与知识储备. 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 体验,让学生进入探索过程,在探索中了解已知与未 知,即旧知与新知的连接点,促进学生由旧知与新知 的过渡. 初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很大上 升的空间,在任务分析这一环节中,还需要教师的点 拨与引导,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探究过程,及时发现 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如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教师组织学生用“等效替代”的 方法进行任务分析 :“怎样准确地比较蜡烛与它在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实际上,由于初中学 生分析能力所限,在进行分析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 度,学生不会想到把一根相同的蜡烛放置于像的位 置上,鉴于此,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设计问题促 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启示 :“假若要比较两个脚的 大小,你考虑到怎样比较呢?”,学生就会很快提出 将两个脚合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如 何比较蜡烛与像的大小,学生就会想出把蜡烛靠近镜 子的方法来进行比较,这样比较起来就很方便了.

3 . 4 任务探究

物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更重要 的是让学生能够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 合能力. 在合作完成任务环节,主要是在对任务进行 分析的前提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确定解决问题 的方法,并且运用确定的思路与方法完成任务. 在任 务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完成任务中所 涉及到的知识点,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完成任 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知识信息,并且通过展 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如学习平面镜成像 特点后,就需要让学生总结规律与自完成任务过程 中的体验与方法.

3 . 5 任务评价
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对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学习 过程进行完善与优化,教师还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效 能,让学生获取成功的自信喜悦,通过委婉地指出学 生的不足,促使学生深刻反思,以产生见贤思齐的动 机.  一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知识掌 握情况.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以重点从学生 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方法等方面展开,如在学习了平 面成像特点之后,重点对学生是否掌握了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进行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动这些知 识来阐释生活现象等,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知识缺陷, 以更好地以后查漏补缺. 二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 进行评价,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与质量,参与讨 论的时间,思考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评 价,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发表看法与提出建议等, 都可以通过评价对知识进行巩固内化.

综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要义就是促进学生 产生学习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要注意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富有趣味 性,通过科学设计任务实施环节,提高学生知识建构 的效率,充分发挥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 的重要意义,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物理 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

[ 1 ] 韩爱昌.“任务导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J ] . 新课程(中),2016 ( 11 ) :5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28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