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方法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16 11:24: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促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从立足教材,挖掘素材和联系时事,适时拓展两个方面阐述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促进立德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渗透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启蒙奠基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情感教育、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课标的要求,也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政教育的内容琳琅满目,教师需要找到思政和数学教学的结合点,适时进行思政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更好地把思政教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从而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让数学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
 
  一、立足教材,挖掘素材
 
  在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思政元素,教师要善于找到思政教育和数学教学的联系,在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一)创造情境,进行思政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思政教育不能脱离数学教学而存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较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在教学情境中自然地渗透思政教育。
 
  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主题图,教材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校园活动场景。
 
  师:孩子们,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我们的校园可真漂亮呀。来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玩单杠,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看书,还有两个小朋友在和老师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我们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好好锻炼。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启愉快的小学旅程啦。
 
  借助“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二)》主题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
 
  师:2008年,我们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各国运动员奋勇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我国运动员更是史无前例地取得了51枚奥运金牌,成为金牌榜榜首。身为中国人,我们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奥运健儿的优异成绩感到自豪,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能从小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争光。

\
 
 
  通过奥运会金牌榜让学生了解我国奥运健儿在运动场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了解我国在国际赛事上所取得的荣誉,进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并树立孩子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奋斗拼搏的精神。
 
  (二)拓展视野,学习数学历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思政教育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数学历史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关于分数的介绍。
 
  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责任感。
 
  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关于数的起源的介绍。
 
  通过向学生介绍数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流传下来的(现在的印度和古印度是两码事)文明,中国人自古就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许多创造发明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科技自信。
 
  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中,关于圆周率的介绍。
 
  通过讲述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沉下心来潜心钻研,终于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这一研究结果比欧洲早了将近一千年的故事,展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与智慧。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数学家身上所具备的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我国有着熠熠生辉的数学历史,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依托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通过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通过数学思想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
 
  师:同学们,在学习圆柱计算时,我们试将圆柱看作长方体,圆柱的底面积相当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相当于长方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我们通过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学会了圆柱体积的计算。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这种思想探究更多数学知识。
 
  (四)实践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综合实践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并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绘制校园平面图》活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比例尺知识来绘制校园平面,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国以及各省市的地图,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二、结合时事,适时拓展
 
  时政教育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眼界,它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重要的文本,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现实生活、现实世界这座“宝库”,将时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利用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视频进行教学导入。
 
  师: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那年的国庆阅兵你们看了吗?(看了)当解放军踏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城楼,听着整齐划一的声音,那种震撼的心情仿佛现在还能体会的到,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阅兵的情景。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无不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在每一个方队中,每一位士兵都有自己的位置,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在练习环节,教师用电影座位、国庆汇演等让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同时进行思政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1.国庆假期,我们班的××同学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这是他们的电影票,你能帮他们找到座位吗?
 
  师:电影票上的位置表示方法和我们今天数学课堂里学习的一样吗?我们学的是先列后行,但是电影票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2.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那么,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是如何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并顺利着陆的呢?(经纬线)还有,在地震等灾难发生后,需要救援,也是需要经纬度来确定位置的。
 
  3.随着科技的发展,确定位置在科技中也有很重要的应用,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这是由3290名演员,每人举着一块电子屏,通过不断地变换队形实现了图案的变化。祖国万岁,这是我们的美好祝愿,新的时代是属于你们的,中国梦的实现靠的是你们这一代的孩子,希望你们能够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立下远大理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例:2021年7月,河南省新乡市遭遇了特大洪水,新乡市育才小学作为安置点接收受灾群众,结合时事,教师在练习中做了如下安排。
 
  师:2021年暑假,我们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卫辉市群众要离开自己的家园。我们学校也作为安置点接收受灾群众。为保障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我们把教室改造成了宿舍。
 
  师:我们一共要打扫10间教室作为受灾群众宿舍,先打扫了3间,又打扫了4间。一共打扫了几间教室?
 
  师:安置受灾群众的过程中,我们还接收了大量的救灾物资。看,来了2车救灾物资,来了3车,又来了2车。一共接收了几车救灾物资?
 
  师:孩子们,这场洪灾我们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看到了新乡人民携手相助的身影,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我们互帮互助,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例: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抗击疫情、疫苗接种等素材,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对疫情阶段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深入分析,在积累数据分析经验,感受统计意义的同时,明确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可以化疫情数据、视频、网站等素材为学材。课始,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情况的关注,然后观看短视频“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动态条形统计图)”,迅速蹿升的中国疫苗接种数据通过动态条形统计图呈现出来,既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统计内容,又自然地让教学走进“当下”。2021年4月份、5月份疫苗接种人数剧增,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及数据背后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为什么人数会剧增呢,与学生就“数据”展开讨论。各种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相互讨论,互相启发,纷纷认识到数据背后呈现出的疫苗接种速度是令人惊叹的,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国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同时也达成对于整体趋势更立体的认识。学生重新认识“数据”,深度思考,并预测后续月份疫苗接种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中,教师将疫苗接种数据及新增新冠肺炎人数数据素材为学材,借助实实在在的数据,从统计表到条形统计图再到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课的最后,带领学生再观看“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动态条形统计图)”视频,感受令世人惊艳的“中国速度”。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疫苗接种“中国速度”的秘密,体会到:这是因为奋战在疫苗研发一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让我们早早地拥有了自己的疫苗;因为多条新冠疫苗生产线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保证了疫苗的数量;因为中国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实施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本着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学生心底的责任感被激发出来了,表示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筑起坚强防疫屏障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字,而应是数字背后的温热故事和其中蕴含的精神,数学课堂通过创设思政情境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需要许多一线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来实现,数学教师要自觉承担起思政教育这个重要的任务,把思政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新华.浅谈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7):81-83.
 
  [2]武彦军.聚力思政教学情景创建数学育人环境[J].新课程,2021(24):234.
 
  [3]麦家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1(27):59-60.
 
  [4]程洪建.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贵州教育,2020(20):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4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