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2021 湖北好课堂”九年级英语课外语篇阅读An Inspirational Note 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30 10:4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初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 要从设计有梯度的教学活动、有深度的互动话题和联系实际的输出活动三个方面,探究了如何通过深度解读文 本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思维品质  培养  英语阅读

一、课例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在思维品质方面提出,应培养学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 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 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 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 新思维的能力 。(教育部,2018)  本课例是 2021 年 11 月底在湖北省举办的“湖北好课堂”英语课堂展评活 动,  由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的刘婷婷老师执教, 指导老师为武昌区英语教研员徐曼怡老师、武汉武珞 路实验初级中学莫娜老师、陈丽莲老师、杜丽君老师、 李红辉老师等 。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节课采用 的是视频课的形式,时长为 40 分钟。

\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主要 介绍了来自阿姆斯特丹的一所高中的学生们在休假 一周返校后,收到了来自该校一位名为 Lori 的妈妈给 每位孩子写的励志便条,倍受感动 。该文章重点讲述 这位妈妈因几年前读到一位当地青少年女孩给自己 同班同学写励志便条的启发后,自费买了 1,200 张便 条,到网上查询一些励志名言,再到亲自一个个书写 而非使用复印机的举动,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妈妈乐于 行善的感动行为。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故事文本, 讲述了主人公 Lori 为了给素不相识的 1,200 名学生 写励志便条鼓励他们而做出诸多努力的感人事迹。文 章故事性强,语言地道,表达了如下观点:每个人都能 通过自己的小善举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武汉武珞路实验初级中学 2018 届九年级 12 班的学生,他们综合素质优秀,阅读能力较强,已熟练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 语言技能方面,他们正在发展从各种形式的语篇中提 取主要信息、理解信息意义以及内在逻辑能力。

3.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略读、寻读和细节 阅读,梳理文本结构,理解文本重要信息,即主人公 Lori 亲自手写 1,200 个励志便条激励阿姆斯特丹一所 高中在校 1,200 名学生的事迹;(2)学生能够基于文本 内容和语言描述,分析 Lori 为此所做出的诸多努力和 所克服的重重困难,推测出 Lori 此举背后所折射出的 高贵的人格品质;锻炼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 维;(3)学生能够通过深度阅读文本中的重要信息,理 解 Lori 的励志便条里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并联系个人 生活实际,  学习和效仿 Lori,给身边的同学朋友写励 志便条;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4)学生能够挖 掘文本的写作意图,预测故事结尾,领悟文本的精神 内涵,  为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伸出援助之手, 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学会迁移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Pre-reading

引入话题

教师向学生问好,并询问学生最近的感受,了解 他们的情绪变化,同时提问:

How  do  you  feel  these  days?  And  how  do  you encourage and support each other when you are having a hard time?

【设计意图】激活话题,完成阅读铺垫

本环节通过了解学生在中考前两天的心理感受, 以及回忆如何帮助彼此克服一些恐惧和困难,由此顺 利过渡到文章的故事内容,进入阅读主题。

Step 2: While-reading1.浏览全文并找到文章主线词,了解文章关键信息 。教师让学生快速略读文章,找到文章的主线词和 体现学生收到便条后的情感词;同时能够掌握阅读故 事类的记叙文所要关注的几大重要信息 。教师提问:

(1)What was their special way to be encouraged?
(2)How might the students feel after they read the
notes?
(3)Who wrote the notes?
(4)What inspired her write the notes?
(5)What did she do to write the notes? 【设计意图】阅读文本,梳理信息

通过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文 本的主题词以及充分理解了主人公 Lori 为此所做出 的诸多努力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重要信息,尤其是 关于学生收到励志便条后的主要情感变化可能会是 什么 。同时也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细节信息,掌握主 人公 Lori 此举的灵感来源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2.深度阅读,归纳信息,作出评价与推断,挖掘主 人公的精神内涵 。学生通过朗读后再次回顾主人公 Lori 所做的努力中,哪些令人印象最为深刻,以及她这 些行为的真正原因何在 。教师提问:

(1)From what Lori did,which impressed you most?
(2)Why did Lori still choose to write all the notes
herself?

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主人公 Lori 的诸多努力中,哪 些令他们印象最为深刻和为何在明知结果不如意的 前提下,她依然坚持完成 1,200 张便条的手写工作,挖 掘主人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设计意图】自由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学生通过深度理解文章的重要信息后,能够深入 挖掘文本主题意义,锻炼评判性思维;同时也促进学 生内化并运用所学知识,敢于表达个人观点,激发了 学生推理和揣摩主人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主人 公乐于助人并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此环节旨在培养 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3.重读文本,揣摩文章的写作意图。教师让学生再 次回顾全文后,联系全文,让学生对文章出现的生词 snowball effect 进行解释,弄清楚其真正含义(该活动 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旨在引发学生思考并深入理解 主人公为何称之为雪球效应);让学生明白 Lori 的更多 希望是什么,并合力完成文章最后一句话。教师提问:

(1)Why was it called a“snowball effect”? (2)Lori expects a snowball effect. And she hopes that ____.

【设计意图】预测故事发展,训练学生创新性和逻 辑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穿过文字与时 空,把自己置身于作者写作时的环境,体会作者的情 感态度和观点立场,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价 值 。(梁美珍等,2013)该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鼓励 学生积极总结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同时激发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感受主人公带给自己的精神激励;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Step 3: Post-reading

1.超越主题思维,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学生 通过了解到身边最熟悉的同学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 后,学习主人公 Lori,通过集体写励志便条的形式(写 名人名言或者给建议均可)  鼓励该同学积极面对困 难,从容应对;同时,通过问询困难者收到励志便条后 的感受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带给自己的力量和温暖。 教师提问:

(1)What was his/her difficulty/problem?
(2)What will you write in your note to cheer him/ her up?
(3)How did you feel after you  heard their notes  (advice/suggestions) to you?

【设计意图】关注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层面的落 实,鼓励学生运用实践

教师让学生从盲盒中抽取一些从学生当中搜集 的部分困难和问题,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这 些有困难的同学写励志便条,  鼓励他们积极应对困 难,走出困境,关心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他们学会去 鼓励和帮助他人,此活动成功地将本节课中的精神内 涵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通过询问学生收到励志便条 后的感受,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励志便条带给他们的 精神力量。

2.整合运用,升华主题,迁移创新 。学生打开桌上 的信封后,了解到除了大家平时可能会面临的考前焦 虑、与家人相处等方面存在的难题,需要身边人的鼓 励和支持外,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群 需要我们去伸出援助之手,去传递爱心。教师提问:

(1)Who else needs your help?
(2)How can you pass on the kindness by helping these people? (3)Besides  writing  notes,  in  what  ways  can  you make more people join you?

【设计意图】立足综合视野,鼓励学生迁移创新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学习的主要 载体,它不仅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传递价 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张强,2014)学生在该环节了解 到除了身边的同学需要他们给予鼓励和帮助外,社会 上还有更多的人和事需要他们的帮助和关心,而除了 写励志便条之外,他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贡献自己 的力量,并思考出了更多继续雪球效应进行爱心传递 的具体举措 。该活动引导学生多向、立体和开放地思 维,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和联想。
3.及时评价和反馈,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根 据学生的展示,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If everyone of us plays a part in spreading the kindness to others,I am sure the world will become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 to live in. Because there is a quote: Kindness in words creates confidence.       Kindness in thinking creates profoundness. Kindness in giving creates love.

通过评价完学生的 ideas 之后,学生能够领悟到, 其实我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行为、小善举,却能 够汇聚成大爱,为创建更加美好的社会、国家乃至整 个世界贡献一份力量!体会到了本节课的精神内涵和 实际意义所在,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也得以提升。

Step 4:Homework

教师布置如下作业:

(1)To write an inspirational note to your friend who is having a hard time these days.
(2)To do something beneficial in your community and write down your feelings.

【设计意图】内化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该作业旨在完成课堂的生成,内化本节课所学的 语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把课堂上生成的观点和态度 形成书面文字以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

四、教学反思

本节阅读课设计完整,思路清晰,主题鲜明,主要 有以下亮点:

1.重视整体阅读理解,梳理文章脉络。语篇是语言 和思想连贯的整体,它既有完整的思想,又有完整的 结构。本节课中,教师在导入主题后,让学生对文本进 行了整体阅读理解 。帮助学生快速厘清脉络,高度概括和理解文本基础信息。

2.巧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逻辑。本节课教师通过 思维导图,让学生很快理解了散落在文本各处的信息 之间的相互联系,快速掌握文章重点信息。

3.巧妙设计问题链,进行深度阅读。教师要想让学 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必须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 读。从语言外壳到文本细节与主题,再到思维提升,从 字面信息到文本的内涵和思想。

4.鼓励学习主体的思维追踪,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阅读课 堂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本节课教 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是仅满足于获得答案,而是 通过问题 How do you know? 来引导学生去追踪答案, 提升思维。

5.关注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层面的落实,鼓励学 生运用实践 。本节课,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 识,同时还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 。在 读后环节,教师结合文本主题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 结合身边同学的生活实际进行互相写励志便条的语 言实践活动。

6.立足综合视野,鼓励学生迁移创新。本节课在最 后环节,  以指向主题评判的情境任务表达主题观点, 落实语言的迁移创新。从个人互帮互助的经历到社会 更大层面的问题,再次引入导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情 境来引发学习者提出解决困惑的策略。这既是对如何 解决问题的思考,也是创新思维的过程,较好地达成 了主题观点与生活经历之间的联结以及文本主题意 义的迁移与运用。

综合而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科核心 素养的发展,综合而有侧重 。通过合理且具备思维含 量的问题设计,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拓展文本内涵, 落实语言学习,发展阅读技能,培养思维能力,主题意 义鲜明,使学生能将课堂上领会的道理应用到分析和 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对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 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 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10):1-7.
[2]朱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 :上海教 育出版社,2018.
[3]张献臣.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 读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6):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7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