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14:02: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能 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加强学生的劳动素养。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 具有紧密联系,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含义与意义,并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出发,进行积极改革和不断 完善,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从而为劳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  小学  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  需要将更多的 目光放在人才培养方面。而对于高素质人才来说,不仅 需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而且需要兼顾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需要注重劳动教育,由此为素质 教育的落实提供助力。同时,想要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 教育,并达到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需要通过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的良好建设和有效完善,  充分发挥树德的功 能,增加学生的体能,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一、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学阶段存在劳动教育课程,  但是事实上, 大部分学校以及教师都对劳动教育较为忽视[1] 。之所 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其没有认识到劳动教 育的重要性,对于劳动教育的实际作用也没有较为明 确的认识。现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较为单一,并不符 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而且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存 在不完善的情况。学校准备的劳动教育设备设施存在 不足,  已经拥有的相关设备设施也都存在老旧问题, 没有及时购买新的劳动基础设施。加上缺少实际的劳 动实践场所,  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开展得并不顺利。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为薄弱, 不仅缺乏劳动技能,而且专业性不强 。基于传统教育 之下,更偏向于知识灌输,缺少实践过程 。久而久之, 学生会逐渐失去劳动兴趣,劳动精神的培养更是无从 谈起。从家庭角度来看,当前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以“独 生子女”为主,作为家长,相对来说会更为疼爱孩子, 甚至可能会出现溺爱孩子的情况,这对学校劳动教育 工作来说也是一大阻碍。为此,进行劳动教育,仅靠学 校方面是不够的,家庭方面也需要行动起来,与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 会。

二、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 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真正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上 学生可塑性较强等特征,在此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能够更为有效地在学生心中建立劳动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 。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少,缺少劳动的情况下,学生的身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促使学生参与到劳动中去,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且能够懂 得劳动的意义,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自身 价值。

三、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 具体措施

(一)构建纵横相接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关键在于学生,致力于促进 学生身心发展。为此,在设置实际的课程目标时,需要 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认识和详 细了解,由此作为目标设置的重要依据 。同时,结合 “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可知,教育与生活之间具有一定 的关系,并且在进行教育时,不可脱离生活。学生之所 以需要接受教育,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 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为此,在设置实际的课程目 标时,还需要将社会生活纳入到考虑范畴。此外,我国 一直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并且在小学阶段设置了这 门课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该学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断丰富新的学科内容[3]。

在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时,需要有效结合劳动 教育政策文件,  并且需要按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同时需要明确学校劳动教育基础,真正落实在学校课 程之中。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劳动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劳动教育的实 际目的,建设课程目标需要严格遵循全面性、务实性 以及层次性的原则。为此,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体系时,需要不断朝着系统性、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并 且需要涵盖多个层面,体现纵横相接的突出特点 。从 认知层面来说,学生需要明确劳动观念,掌握更多的 劳动知识。从动作技能层面来看,学生需要学会各种 劳动技能,开展劳动创新。从情感层面来看,学生需要 具备劳动品质,并且形成劳动情感[4]。

(二)构建知行统一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将课程内容作为载体 。我国 劳动教育发展的时间相对较长,由此积累了诸多劳动 文化 。在选择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时,一方面会受到课 程目标的影响,  另一方面会受到课程价值取向的影 响。根据对目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调查和分析可以 发现,存在一定的简单化倾向 。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 以“教师会什么”为依据,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所需是比 较忽视的,更没有注重到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如果 不能够选择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则会影响到实际的 教育质量,学生的劳动素养也难以得到良好培养 。  在 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结合课程目标,并将其 作为分类依据,一面属于涵养观念类,另一面属于实 践活动类。通过涵养观念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对学 生的劳动认知进行有效培养,并对其劳动态度和劳动 情感进行积极培养 。通过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内容,主 要是对学生的劳动习惯进行培养,并且培养学生的劳 动能力[5]。

(三)实施动态、开放的劳动教育课程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课程角色,并肩负课程责任, 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研究,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有效加强,能够增加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而想要增强其课程意识,学校方面可以从培训的角度出发,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比如理论培训、网络培训等,对教师进行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的良好培养。同时,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促使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不断增加以及整体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此外,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能够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经验分享,由此碰撞出更多的新思想,实现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学校方面还需要针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了解教师的真实水平,并设置相 应的奖惩制度,增加教师的积极性。根据考核的实际结果,促使教师及时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积 极改正和有效解决。而作为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主动求变的精神,通过自主学习等方式,努力增强理论素养[6]。

其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需要重点关注课程教 学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创新和优化 。  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营造轻松、愉 悦的教学氛围,更为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具体引入 情境教学,结合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化的画面充 分吸引学生,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提高 劳动水平。同时,还可以运用微视频教学,这样不仅能 够创设出真实的劳动情境,而且能够不断增加学生参 与劳动的兴趣。  以学生为中心,是劳动教育开展的重 要基础,由此能够增加教育活力,不断增强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促使学生逐渐生成劳动需求 。教师需要对 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并对其劳动情况 进行全面认知,同时对其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由此作 为重要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 兴趣,促使其踊跃参与劳动,并集中精力进行劳动,促 使学生逐渐将劳动变成自己的一种实际需求[7] 。  与此 同时,采用合作互动方式,具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在 劳动教育中进行应用,由此能够通过交流讨论等多种 方式,  不断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有效增 强,进而保证教育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 外种树,或者是开展农作物除草活动 。将学生进行合 理分组,为每组设置相应的劳动任务,看一看哪个小 组能够率先完成任务。在劳动过程中,有学生出现错 误的种树操作或者是除草操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其他 学生及时告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够加深学 生的印象。同时,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学生更能够真 实地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并由此延伸出劳动的意义。

再次,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育人 机制 。在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时,家庭方面需要意 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家中开展多种生 活劳动。同时,在学校方面,可以围绕着教室卫生以及公共区域,不断加强卫生管理 。也可以带领学生外出 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亲身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学校还可以主动与社区以及各种机构展开合作,建立 相应的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8]。

最后,进行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基于良好的校园 劳动文化之下,  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主动劳动, 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加更多的劳 动意识,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 。通过校园劳动文 化的积极建设,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能够促使越来 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劳动,  由此带动周围的学生,逐 渐生发出蓬勃的朝气,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打下劳动文 化烙印,即使离开校园,也能够得到精神传承,建立劳 动思想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 可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在一些节日中,引导学 生进行劳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劳动 任务单。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 其劳动热情。在班级中可以打造一些相关栏目,比如 “劳动榜”等。同时,选择不同的劳动主题,促使学生自 主完成黑板报,利用黑板报,将积极的劳动态度进行 充分展现 。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学生能够更为坚定 自己的劳动意识 。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杰出人物 的真实事迹,向学生进行讲述,并促使学生自主搜集 关于相关人物的资料,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相关人物 的真实经历,如袁隆平等。为学生树立劳动榜样,就相 当于学生拥有了参照物,  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普通劳动者,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 在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身上,比如保洁人员等 。教师详 细地讲述身边人的故事,更能够打动学生,并感动学 生,促使学生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9]。

(四)开展要素健全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开展劳动教育,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 考核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标准的设计。为了防止片面 性,需要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考核部分,需要针对考核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并对实际的考 核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在评价期间,既需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需要重视终结性评价,这样能够促使学生 在劳动方面增加更多的积极性,并能够主动劳动。以往更多情况下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现在还应 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并且增加小组评价方式,由此促使学生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自身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10]。

\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劳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必 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而想要 打好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基础,需要积极建设和完善 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具体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课 程目标、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实施动态开放的劳 动教育课程以及开展要素健全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等手段,有效满足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为劳动 教育增添更多的动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曹淑玲.12 年一体化“行知行”劳动教育课程素 养发展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21(7): 23-30.
[2]廖晓蓉,陈坤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义、 问题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4):46- 49.
[3]管光海,张丰.融合观引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 程体系构建[J].基础教育课程,2021(10):22-29.
[4]林克松,熊晴.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 化建设的逻辑框架与实施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1,8 (6):46-52.
[5]李秀娜.新时代民族地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 系建构— 以张家界市为例[J].亚太教育,2021(3):76-77.
[6]田丽.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地方化实施的有 效策略探究— 以黑龙江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为例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3):24-27.
[7]高锋.弘扬“孟河医派”文化培育新时代“有担 当的小主人”—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1(3):40-41.
[8]李刚,吕立杰.大概念视域下我国大中小学劳动 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20,36(5): 19-26.
[9]佟全辉.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15):20.
[10]岳军祥,龙燕雨,张甜甜,等.新时代小学劳动教 育实施现状文献综述[J].文教资料,2021(5):161-162, 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92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