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一) 从部分到整体:增加经费投入, 创造普惠性资源
“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的核心因素是政府的支持和投入。”[3]虽然近年来各级各类政府财政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但还应该在分配教育经费时尽量避免倾斜性的分配, 鼓励公、民办幼儿园公平竞争。在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的过程中, 对有意愿申报普惠性且办学质量较好、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 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 引导民办幼儿园逐渐转型为收费较低、办学质量较好的非营利性和普惠性幼儿园。政府应确保非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不再以营利为目的, 将办学所得结余全部用于幼儿园的建设, 而非在投资人中进行再分配, 以确保有充裕的资金用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 从独立到一体:创新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之一是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 可以通过明确统筹主体、合理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章立制、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等手段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4]一方面, 可以尝试改变以往的由政府主导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 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适合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项目, 面向社会公开遴选出质优价廉的专业机构, 委托其制订规划、科学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另一方面, 可以尝试选取省内部分民办幼儿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基地, 定期组织教师到园内培训、交流、学习, 实现资源共享。
(三) 从漠视到关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园本支持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作为校长, 首先在于如何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5]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民办幼儿园应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 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一方面, 幼儿园应建立教师定期带薪进修的制度, 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时间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 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避免让教师同时从事教学和保育两种工作, 充分保障其安排专业化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此外, 可以尝试建立园本培训体系, 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 让教师在民办幼儿园内也能够接受科学、系统、先进的专业知识。[6]
(四) 从外烁到内生:推动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受内外部两个推动力的影响:一是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是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民办幼儿园更要推动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一方面, 政府、社会和学校需要尊重民办幼儿教师的主体价值, 引导其把专业发展视为自我发展、提升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促进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地充实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通过多种途径推动自我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 借助培训、专家讲座、榜样宣传等形式, 不断帮助民办幼儿教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 了解专业发展的需求,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和规划, 选择适当的专业发展自我监督及评价办法。
(五) 从个体到集体:构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共同体”最初是社会学的概念, 由德国社会学者滕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概念》中提出, 并将其定义为“忠诚的社会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和稳定的社会结构”[7]。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由学前教育领域较有声望的教师发起建立, 教师们共同商讨、制订具有开放性和较强实践性的学习主题, 定期组织交流, 以及围绕学习主题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鼓励共同体内的教师通过约定俗成的共享机制实现互助共赢, 达到提升团体内教师专业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德]Stephen 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53.
[2]赖昀, 薛肖飞, 杨如安.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与优化路径[J].教育研究, 2015 (3) :107.
[3]虞永平.试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1) :3.
[4]刘义兵, 付光槐.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教育研究, 2014 (1) :111.
[5][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赵伟,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88.
[6]张燕.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91.
[7][德]斐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71.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路径探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3/2018080302524040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