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现阶段双语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对英文教学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学生进行英文沟通能力弱、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本文以《项目管理》本科课程为例,采用“学习产出(OBE)”的教学理念,利用已得到欧洲国家广泛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CLIL)中的 4Cs 框架,从教学内容、教学交际、学生认知能力的构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四个方面,对项目管理双语课程进行设计,有效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双语教学;项目管理;内容与语言融合教学;4Cs 教学框架
本文引用格式: 胡海菊,王艳亮 . 基于 CLIL 4Cs 框架的项目管理双语课教学设计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20,7(105):158-161.
Bilingual teaching Design of Project management Based on cLIL 4cs frameworkHU Haiju,WANG Yanlia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such as low understanding of key concept and low participation in class, this paper employed the 4Cs framework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tha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Europe, and design the course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tudents’ cognition construction and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cultivation. The results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4Cs framework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活动更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国际项目的参与度,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使得项目管理的中外互融越来越多, 对涉外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既懂专业,又有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双语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项目管理双语课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前沿知识,而且能够具备进行国际化沟通的基本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国际对话和交流。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项目管理双语课的开展却遇到了各种困难,例如,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限制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利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对项目管理双语课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二 CLIL 及 4Cs 框架
内容与语言的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欧洲非英语国家,是一种以学科(如法律、管理等) 为主体,同时通过边教边学的方式来教授和学习外语(主要是英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1]。这种方法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在双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效果,其中 Goris 等 2019 年还对此进行了文献回顾(见参考文献 [2])。因此,在欧洲很多国家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追捧。
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1],它兼具了专业知识讲授和语言学习的两种功能。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与 CLIL 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将欧洲采用多年的 CLIL 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双语课教学之中。
4Cs 框架是 Coyle 提出的,该框架共包含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及文化(Culture)四个要素 [3](见图 1)。这四个要素彼此联系、互相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语言和学科专业知识不再是彼此独立的元素,而是将体现文化的语言作为学习的媒介,将学科内容的学习置于认知构建之中。该框架为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理念。
三 项目管理双语教学的 4Cs 设计
《项目管理》最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向结合的特性,双语课教学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特点,而不应当仅仅是教学语言从中文到英文的转变,需要结合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探索与再创新,以期能够通过双语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交流语言、专业知识、认知能力的构建和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具体来讲,从学习交流的语言方面,期望能够通过中英双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沟通的能力,也就是 4Cs 框架中的交际; 从专业知识方面,《项目管理》双语课程的学习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主动获取能力;从认知能力构建方面,主要侧重于提升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主要提升学生利用国际化(主要是西方) 视野和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能力,这也是进行双语课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只有能够进行国际化的思维意识,才能够真正地参与国际化的管理和实践工作,更加快速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上四个目标恰好分别对应了 CLIL 中 4Cs 框架的每一个 C 的内容,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进行的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 Content—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对应了 4Cs 中的“内容”,即在课程中将要讲授的项目管理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设计,以学生掌握知识点为目的,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来设计。在内容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
(1)老师要教什么?(2)期望学生学到什么?(3) 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避免“一本书、一家理论”, 在结合国内项目管理双语课教材和国外所采用的主流项目管理教材(见表 1)的基础上,以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为指导确定教学内容。
表 1 中 Jeffrey K. Pinto 撰写的教材已经被机械工业出版社原版引进,同时出版了中文译本,从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设计方面,也充分体现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知识要点,语言通俗易懂,对于专业英语程度相对较弱的本科生来讲, 中文译本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建议教学内容以表 1 中Jeffrey K. Pinto 的撰写的教材为主,将其他的书籍作为参考进行补充。在章节结构的设计上,在综合了多本教材的内容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主体内容之外,设计的项目管理双语课教学内容如表 2 所示。
(二) Communication—教学交际的设计
4Cs 中的交际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不再强调语法和句式的学习,而是强调应用语言的学习 [1]。在4Cs 教学框架中交际主要指语言,根据 Coly 提出的语言三联图(the Language Triptych),这里的语言包含三种: 要学习的语言(Language of Learning)、帮助学习的语言(Language for Learning)和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如何通过这三种语言来达到项目管理双语课的教学目的呢?
首先,要学习的语言,指的是学习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及技能的语言,例如项目风险(Project Risk)、项目干系人(Project Stakeholders)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关键概念的讲解,容易理解的词汇用英文来进行解释,较难词汇可以采用中文补充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通过实例的形式将概念进行更加具体和形象地展示。例如对项目干系人的讲解,可以以举办婚礼的项目为例,分别从项目的参与人、执行人、投资人、支持者、反对者等多个方面识别干系人, 并分析每一个干系人将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规避这些干系人所带来的风险等。此外,每次上课开始讲授新内容之前, 还可以利用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用英文来对上节课学到的概念进行解释,确保学生对概念的全面掌握。学习的语言是掌握专业知识、进行英文交流的基础。
其次,帮助学习的语言,是指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表达技巧及方法。它是学生用来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语言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案例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绘制项目管理知识图谱、培养学生利用英文记录课堂笔记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技巧。此外,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等网络平台也为双语教学讨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 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出问题,教师在网站上及时作答,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语言、视频等多种交流形式来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最后,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是前面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在以上两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能够利用英语进行有关项目管理对外交流的能力。为此,在课堂中除了理论讲授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设计“课程综合项目” 环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各组的项目,并撰写项目报告,利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分析和管理,最终采用课堂汇报的形式完成对项目管理过程的陈述。此外,还应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学时,让学生利用项目管理工具 Project 来对各自的项目进行实地的管理。在学时的分配上,实验课时为 6 学时,课程综合项目学时为 2 学时。
(三) Cognition—学生认知能力的构建
认知是指学生在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现象等深入思考。学生只有在认知层面把课堂内容讲授的专业词汇、理论与语言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在前述推荐的由 Jeffrey K. Pinto 撰写的教材《Project Management: Achiev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urth Edition)》中共包含了 63 个案例,这些案例大部分较为简短,可以用于随堂讨论。此外,还可以设计专门案例讨论课环节,把一些难度适宜的大型英文原版案例(如哈佛商学院的原版教学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进行课下准备,然后安排单独课时进行案例讨论。表 3 列出了部分可以用于课堂讨论的哈佛商学院案例。
此外,在课程考核中也要设置能够考察学生认知能力环节。例如,可以在考核环节设置课程项目,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一指定或自选项目查阅相关资料,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 PPT 进行汇报和答辩。该环节不但能够通过真实的项目管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每位同学的项目成绩分成小组成绩和组内成绩两部分。小组成绩由 项目研究报告(占项目成绩的 60%)和答辩成绩(占项目成
绩的 40%)组成。组内得分由各小组根据每个成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各自的表现确定。
(四) Culture—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在 4Cs 框架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交际语言的使用,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 [4]。项目管理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涉外项目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学过程中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原版英文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但是,在教学资料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要理解东西方在语言、管理文化和背景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和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导致项目干系人识别结果的不同。根据 Hofstede 的研究结果,每个国家的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权利距离和强集体主义的国家,而美国是典型的低权力距离和强个人主义国家 [5]。在高权利距离国家上级能够对下级产生影响的层级更多;集体主义国家相对于个人主义国家会更多考虑集体的利益,因此,在美国原本不被识别为干系人的个体,很有可能在中国就会成为项目干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差异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所产生的影响。
四 结论
CLIL 的 4Cs 教学框架作为一种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欧洲各个国家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的认可。它与我国的双语教学都具有“语言和学科的双目标”特征,能够对我国的双语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鉴于目前项目管理双语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践出发,依据 4Cs 框架从教学内容、教学交际、学生认知能力构建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思路和方案。该教学设计能够在开设项目管理课程的高等教育类院校推广,从而提升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水平和涉外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有效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项目管理涉外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这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夏蓓蓓 . 国家级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的交际分析—— CLIL 4Cs 教学框架在课堂中的应用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51(02): 140-144.
[2]Goris, J.A., E.J.P.G. Denessen, and L.T.W. Verhoeven. Effects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in Europ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experimental studies[J].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19. 18(6):675-698.
[3]Coyle, D..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 Bilingualism, 2007. 10(5): 543-562.
[4]夏蓓蓓 . CLIL 4Cs 教学框架对中国高校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52(05): 140-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