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与认同,直接决定着医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动能,医学生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决定其职业生涯的方向和前景。文章通过对医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方式的探索,结合实践经验,建立“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双轨三环”教育模式是将“学生”和“医生”双重身份结合,共同完成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三环的教育。“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不仅能让医学生坚定了职业信念,获得知识体系,还能全面激发职业的主动性。本文创新探索一种新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中“三环”指的是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这三个环。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教育;双轨三环;启蒙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白宇等.医学生“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39):178-181.
Exploration of“double track and three links”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BAI Yu1,LIU Chu-ming2,ZHOU Dong-lei3*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Heilongjiang;2.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Heilongjiang;3.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fic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Heilongjiang)
Abstract:The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o the major directly determin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momentum of medical students.The 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o the profession of “doctor”directly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Prospect of their career.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mod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this paper establishes a“two track three ring”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mode.The education mode of“double track and three links”is to combine the dual identities of“students”and“doctors”to complete the education of three links,namely,vocational cognition and belief transfer,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nstruction system,vocational expectation and future planning.The“double track and three links”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mode not only enables medical students to firm their professional beliefs,acquire knowledge system,but also comprehensively stimulate their professional initiative.This paper explores a new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double track and three links”vocational enlightenment education.The“three links”in the model refer to three links: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belief transmission,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nstruction system,professional expectation and future planning.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vocational education;double track three links;enlightenment education
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继承者,肩负着传承和创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使命。医学生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决定其职业生涯的方向和前景。医学生身肩“学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即有大学生该有的学业和成长压力,又应该负担起生命所托的坚定职业信念。因此,从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开始,开展早期职业启蒙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医生的职业角色,理解医生的职业梦想,认同医生的职业信仰,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创新探索一种新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中“三环”指的是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这三个环。首先,认清专业特点,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医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的前提和行动源泉。其次,医学是职业信念与专业理论的结合,医学教育需要科学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还应包括具有医科特色的职业知识体系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职业修养、职业态度和职业品质[1]。最后,在信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自身对未来的职业期待,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延续性。“双轨”指的是学生和医生双重身份轨迹。
一 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职业认知状况分析
刚接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知度较低,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部分学生对专业内容的不理解,对新知识的摄入产生困惑;部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不了解,对专业学习产生迷茫;还有部分学生对职业精神不理解,对专业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知教育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2],影响着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动能性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更与医学教育工作者、医疗法规制定者工作的开展,乃至于整个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3]。
很多医学生高考报志愿专业,依据家人意见或者调剂分配,对医学的了解较少,即使自愿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仍旧对医生的概念仅存于曾经去医院看过病,不完全了解医生具体的职业特点,入学之后接触新的领域,普遍学习积极,兴致高,但理想化的认知与现实的状况,晦涩的专业课程,与初高中基础课程严重脱节,繁重的课业压力等,导致部分医学生兴趣逐年减退[4],机械性学习,所以了解医学生职业认知状况和认知发展状况对于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十分有意义。
郭茜等[5]对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6.34%的医学生赞成“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的观点,赞成“医生是高收入群体”观点的医学生有33.58%,赞成“医生是个高危职业”观点的医学生有60.08%。新入学的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知主要集中于社会地位、待遇等方面,专业性理解过少。
韩侨宇等[6]调查,低年级医学生在医疗服务政策规定、医学模式选择、患者知情权和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显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知更积极、更单纯、更趋理想化。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容易被现实影响,更复杂且常伴未来的疑惑与内心的矛盾。
因此,医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全面掌握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了解职业的知识体系,转变角色深入临床,学习医生成长历程,多角度提高医学生职业认知,有的放矢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的建立
基于医学生职业认知的状况,探索医学生职业生涯培养路径,特建立“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针对医学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有效衔接医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路径,切实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7],激发医学生职业提升的源动力。
(一)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
职业认知,简言之是对职业的认识。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而只有形成了职业认同,才能获得职业信念。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是指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的总体看法,其认同度影响医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动力[8],而职业信念的传递是职业认知深入的过程[9]。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医疗行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10]。大量基层医疗和乡镇卫生部门需求医学人才,但医学学科知识难度大,结构体系复杂,成长周期长,专业程度强,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职业的认知和信念的深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体制机制变化和其学习进程推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全程化多角度在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中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让医学生形成对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坚信不疑的职业认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对其职业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信念传递要从医学生大一年级入学开始,不间断的延续至其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医学生职业信念注入和传递的起点是医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职业信念的认知教育,从国家医疗政策、医疗行业的现状、行业发展前景、医生的责任、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历史使命[11]。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是否具备职业精神关系到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的未来[12],所以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应该覆盖在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13]。因此,需要对医学生在入学之初,从专业和职业的最初认识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生未来职业的设想。尝试第一次的转变身份接触临床,形成初步职业认知,通过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讲述等外部激发,坚定职业信念。
(二)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
专业基础知识传授是医学生开展专业教育的基础,更是开启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基础。但是医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包括医学课程结构体系教育,临床技能的初识以及医生角色地体验等,使学生清楚自己目前的学习处于医生生涯进程的哪个环节,整理出知识框架结构,清晰下一步学习的计划及下一个目标,在传授知识时,必须站在生涯全局来科学设定,既符合大学生知识摄取的自然规律,又符合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
专业知识体系教育,主要通过在原有医学生课程设置基础上,将生涯规划与课程开设相结合,开展医生职业课程框架构建,使学生自主分析自己目前的位置,认清学习现状,丈量与学习目标的距离,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提出职业发展设想,增强向专业目标奔跑的内在动力。
(三)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
医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是有效开启医学专业教育的起点,培养医学生职业的期待[14],加强医生的职业情感,增强其对未来职业的向往,明确自身开始职业生涯的能力,将其转化为医学生的基本素质,这需要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职业实践,从实践中体会职业的意义,进而自发设定目标和途径。
一方面,开展医疗实践服务活动,邀请临床工作者在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中应发挥引导作用,尽可能地给医学生提供临床时间,体验临床医生的职业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找准职业角色,设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前景;另一方面,医学生要摆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完成临床职业的探索,寻找职业的路径等,主动深入临床岗位以提升自己进行临床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医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医疗行业和医生职业形成初步的认识,进而实现职业生涯的延续性。
三“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对于即将跨入医生这个职业的医学生而言,如何正确的认识医生的这份职业,如何了解医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和职业规范[15],实现医生的职业获得感,进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需要从医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探索性开展“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医学生对“学生”和“医生”双重轨迹的认可,将专业和职业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努力有动力,激发医学生对职业的向往和追求[16]。
医学学科规律和职业具有专业学习期限长,择业方向少,能力要求高,责任心重等特点,且必须保持终身学习。使得医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以职业理想为中心,充分了解医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内在强烈的职业愿望。以往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入学和就业两个环节,入学重职业规划理论学习,医学职业启蒙教育内容较少;毕业重求职和就业,技巧方式内容多,职业启发激励内容少。而医学生入学环节是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机,“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中[17]:“职业认知和信念传递”使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特点和自己专业的起点,认可专业理念和职业信仰,从精神到实质认识一份职业;“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通过专业结构教育和职业实践尝试使学生找准定位,明确过程,清晰方向,有始有终有节点;“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是将就业期待和未来生涯进行提升,使学生信心树立,意向明确。因此,“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是“理想-现实-高理想”的过程,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型。
医学生承载着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兴衰成败,是医疗事业发展的主要人才来源,“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决定了对医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18]。医学学科本身对临床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临床实践,而早期接触临床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方式,更是让学生认知身份的有效方式。一方面,使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生职业增强科学感性的认知,换位思考,由患者到医生的转变,亲身感受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培养与患者的沟通[19]。通过学生与医生的双重身份的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使医学生通过情境地体验与参与,发现情境问题并予以解决,将职业生涯内化于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增强职业认同感,全面激发自我职业兴趣与学习热情[20]。
参考文献
[1]王爽,蒋大力.“工匠精神”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的路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4):45-47.
[2]安洪庆,杨晓,张爱芹,等.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认同状况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38-39.
[3]韩贝佳,陈夏冬,韩贝妮,等.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专业认同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5):61-62.
[4]王兰英,钟凤宏,胡冬梅,等.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及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4):33-34.
[5]郭茜,刘惠军.新入学医学生从医动机与职业认知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1):19-20.
[6]韩侨宇,李章来,冉姗姗,等.关于不同阶段长学制医学生对职业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01):73-76.
[7]吴琦,黄祥津,黄敏,等.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培育路径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01):123-126.
[8]陈雪凤,梁博,孙丹,等.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05):664-666.
[9]李鸿鹤,曲壮凯,黄山杉,等.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2):138-141
[10]楚蓓,刘兆民,司传平.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模式:“三维双轨制”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2):341-344.
[11]申东弋,冉昕.民俗活动在学前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及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贵州省仡佬族酥食图案神话故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7):309-310.
[12]杨翠苹.伦理学视域下的医学生责任感[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3]胡晓燕.对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途径的思考[J].中囯医学伦理学,2010,23(6):58-59
[14]程青曼.南京医科大学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
[15]张丽娜,马晓玲.医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72-74.
[16]唐闻捷,王占岳.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7]张睿.论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6,7(04):28-30+56.
[18]任娟,边敏佳.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155.
[19]陈乃车,唐闻捷.医学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6,37(02):146-150.
[20]刘唯一.青年医务人员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