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基础护理学》课堂模式受到了冲击,教育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顺应信息化的趋势,是广大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考验。本文将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充分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陆靖.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4):254-256.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广到国家战略,并规定“互联网+”的含义是将互联网的创新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模式受到了影响,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新模式能否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和慎重选择的重要问题。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目前,传统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导致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少,学习效果差,在实训课上,由于时间限制及内容遗忘,在老师的介绍之后,学生往往只能完成基本的和模仿的项目操作,想要规范熟练完成操作或掌握一些有难度的技能,需要学生在课后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反复练习[1]。在课余练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忘记一些操作细节。因此传统教学模式迫切需要改革。本文旨在将“互联网+”融入《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前期为问卷调查阶段,我们抽取医护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学生中的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了解程度及态度。
建立了线上课程后,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了2017级4个班级共200名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对其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利用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互联网、移动学习的了解程度,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后期通过以“互联网+”模式培养学生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互联网+”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课程重建:将本门课程按照模块、项目、任务三个层次重整教学内容。课程总体设计应体现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职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一共对应了十八个项目,45个任务点,涵盖了患者入院护理,住院过程的安全护理、清洁卫生、饮食与营养、治疗护理、标本采集、病情观察的全过程,最后到出院护理及护理文书的书写,每一个任务点都有详细的能力目标及可展示的结果。在超星平台上建立《基础护理学》课程,填充内容,导入班级,建立融合微课、视频、PPT、习题库、资料库等在线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建设主要分成课前、课中、课后资源库三大模块建设[2]。该门课的课前资源建设主要是结合第一步中我们已经整合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计划来进行,以2个课时为单位,将每节课要将的内容做成独立的课程设计,根据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并上传。每次课包含一个任务单,以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资源建设包括PPT,参考文献,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课后资源以试题库、作业库、试卷库的建设为主,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检测,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3.比较研究法:自制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明星进行学生“互联网+”学习成果调查,包括使用学生平台,学习风格识别,能力提升,内容掌握和教学满意度调查。并比较使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前后《基础护理学》的成绩。
二 结果
1.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看法及是否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共调查护理专业学生900人,回收有效问卷880分,问卷回收率97.8%,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时多利用移动设备来聊天交流信息(84.43%)和观看多媒体(音乐视频等)(74.66%),同时也有同学利用移动设备来下载学习资料(60.8%),27.16%的同学非常喜欢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并且会经常使用,有17.84%的同学经常会利用互联网学习,54.66%的同学有时会利用互联网学习。
2.在通过“互联网+”教育后,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互联网+”教育的看法,见表2。
3.比较分析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实施“互联网+”之后学生的基础护理学(二)的成绩与未实施互联网+教学的基础护理学(一)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见表3。
三结论
(一)通过“互联网+”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兴趣
研究结果显示,75.11%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可以增强学习效果,75%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72.5%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67.96%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方式交互性比其他学习方式强,73.52%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方式趣味性更强,79.09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方式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整体来看,学生对于互联网+教学的认可度较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达到提高效率、提高学习依从性的效果[3]。
(二)整合了更适应职业要求的《基础护理学》教学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完善现有教案和课件并上传至平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情景演示、学生教课、小组讨论等模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使教学相长的效果最大化;其次,按照统一模板,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现有课件,充实图片、视频与文本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修改后的课件已全部上传至超星平台中,利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在已有纸质试题库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的考点和难点,进一步完善制定作业库和试题库。作业库内容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由教师在课后发布作业,使学生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线上自测[4]。与传统的纸质试题库相比,数字化试题库可以随时更新,具有系统自动批阅、随机组卷、选项打乱、不达标打回重做等功能。考试试题库可帮助教师对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评价,也为护士资格证的考试打下基础,另外在习题中也加入一些综合训练性的题目,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临床实际病例编制基础护理学实训课程案例库,在实训教学中,增加临床模拟情境与临床标准化病人,使教学环境与医院真实工作环境更为贴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修改完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使其更贴近临床工作实际[5]。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明显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创新的热门,它整合了在线教育与课堂面对面教学各自的优势,我们在传统课堂面对面传授的基础上,采用超星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将线上线下综合起来,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学期结束后,通过学生自身前后对照显示,在实施“互联网+”教学后,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四 结论
本研究将互联网+教学用于《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但是在课题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困难与问题。首先,互联网+教学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更好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并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教学前和课程中独立学习的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中心[3]。其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新的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仍然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不断完善课程。第三是由于“互联网+”教学有很多任务需要学生课下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会觉得负担较重,使其学习积极性下降,所以,如何持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敏.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生命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8(5):17-20.
[2]超星泛雅平台使用手册[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9189fcf65f0e7cd18525367c.html.
[3]Aaron Sams,Jonathan Bergmann.Flip Your 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journal of the Department of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N.E.A,2013,70(6):16-20.
[4]刘敏,王峥.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60.
[5]张晓龙.基于“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51):65-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