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24例,分成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管理,并经护理后行预防接种,实验组用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之后行预防接种,对比两组疫苗接种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家长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儿童在进行疫苗接种的时候,在前期可以采用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之后再行预防接种,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配合度,此外家长的满意度也有一定提高,此管理模式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儿童;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接种;效果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苏静.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25,227.
0引言
临床抗争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预防接种,在接受预防接种之后,是可以有效防御某些传染病的[1-2]。但是,临床在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时候,其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家长在关于预防接种方面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在接种上的满意度一直很低[3]。除此以外,在进行预防接种的时候,还会有很多儿童不能积极配合接种[4]。但是要想投资最少、效果最好的防御疾病,就必须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儿童的生命健康。要想提高儿童对接种疫苗的配合度,同时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满意度,就必须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就开展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之后这样才能确保儿童在健康下成长[5]。为探究预防接种管理模式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中的具体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24例,分成两组,每组62例。其中男55例,女69例,年龄3个月至3岁,平均(1.4±0.5)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仅使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即接种人员按照儿童的表现情况以及计划免疫规程行相应的疫苗接种。而实验组则采用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加强疫苗管理。疫苗在进行运输的时候,要注意加强管理,全部疫苗都要来自疫苗控制中心,并且由专人负责疫苗的运输和领取工作,并在储存的时候严格按照疫苗所需环境来进行存放。②培养专业护理人员。严格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传授有关知识或者是经验。严格执行岗位负责任制,对一些工作态度不认真的人员,要适当予以处罚或者是调离岗位。③建立有关制度。在疫苗的管理方面,处理过敏休克人员或者是接种人员的工作职责上,都要完善其有关制度,以便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④每月定期开展《家长课堂》,给家长们讲课,科普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和接种率。⑤营造温馨的候诊环境。要确保候诊室的绝对通风,并保持明亮的空间、适宜的温度,同时免费提供给家长和儿童免费的一次性纸杯以及饮用水。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儿童对于预防接种的配合度,并记录好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满意度,最后予以对比分析。
1.4疗效判断标准
家长知晓率:家长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种类、在接种后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一定知晓,视为该家长知晓;儿童配合度:在对儿童进行接种的时候,能够积极的做好配合,并且不乱动,视为该儿童配合接种;家长满意度:家长在儿童接种的时候,对于护理态度、接种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视为该家长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接种效果对比
实验组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而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家长知晓率等对比
实验组家长满意度和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呈现上升状态,加上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所以临床也在不断增大关于预防接种的需求[6-7]。除此以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自身健康,所以临床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比例一直在缓慢上升。国家将每年的4月25号定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旨在提高儿童关于预防接种的关注度。预防接种不但可以实现最小经济花销的预防疾病,而且还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最基本的国策[8]。所以提高预防接种的效果,对儿童健康的生长至关重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采用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接种的有效性。
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指的就是家长和儿童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对其行针对性的护理。首先,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前,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哭闹,所以在孩子真正接种的时候,一旦孩子哭闹起来,就很容易让家长紧张,甚至是出现急躁反应。这就要求接种人员在接种之前,要明确告知接种中可能出现的应急措施,并对其讲解疫苗接种的意义,只有让家长正确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才可能在接种过程中得到家长们的配合。此外,如果在接种中出现突发情况或者是孩子发生不良反应,经过安全管理的家长们也能从容应对,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儿童预防接种的安全方面。其次,要尽力安抚即将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除了接种环境要保持明亮、通风以外,还要全方位消毒桌椅。并且要让家长在儿童接种时,跟儿童进行互动交流,以此缓解儿童内心的恐惧感,从而让儿童积极配合接种过程。再次,关于疫苗的运输、存储等方面的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必须要严格把关疫苗的运输、存储以及发放等各个环节,在疫苗打开0.5h内,必须使用完毕,且做到每人一只疫苗,必须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最后,若儿童接种后出现红肿、疼痛等反应,均属正常,可叮嘱家长们用热毛巾湿敷。
在本次分析中,实验组采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接种护理,在护理后接种发现,实验组的儿童配合率明显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家长知晓率、家长配合度方面,实验组的数据显示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有意义,P<0.05。这表示,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是可以提高儿童的配合度的,而且家长的满意度也高。
综上,在儿童预防接种的时候,采用预防接种安全管理,完全可以提高接种疫苗的几率,而且儿童的配合度和家长的满意度也高,应用于临床上,是有望于提高医院知名度的。
参考文献
[1]谢超波.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8(25):155.
[2]徐小玲.分析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5,2(17):123.
[3]廖秀芝.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1):146-147.
[4]苏秀红.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89-290.
[5]郭春玉,赵华澜.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237,239.
[6]钟建琼.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6,15(9):287.
[7]卢立娜,朱会群.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236-237.
[8]朱永萍.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9(26):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