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06 15:2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17 年 9 月至 11 月间 9 例高龄 AMI 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方法。结果 / 结论 加强标准流程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关键词:PCI;呼吸机;护理安全

本文引用格式:田维 , 王卫红 , 植秀锦 , 等 . 高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2):291-292.

\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最严重分型,如不及时开通狭窄及堵塞血管,病死率极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术是现代高科技手段下用于诊断治疗 AMI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重要方法。但随着高龄及复杂病变 AMI 患者越来越多, 诊治过程中遇见的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本院 2017 年 9 月至 11 月间 9 例高龄 AMI 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规范。

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选取的是本院 2017 年 9 月至 11 月 9 例患者, 年龄区间为 73 岁 -81 岁,男性 5 人,女性 4 人。其中 2 人在急诊科行紧急气管插管,7 人在 CCU 行气管插管,均为经口插管。9 例患者通过流程化标准护理安全管理均安全进行PCI 术。

2术前安全管理

2.1转运术前用物准备
安全到达介入室前所需要准备的用物包括可除颤式心电监护仪、完备抢救药品箱、简易呼吸球囊、脚踩式吸引器、便携可移动式呼吸机(本科选用的是 HAMILTON--C3)、电筒。

2.2病人转运前准备及评估
转运前做好应急预案是保证护理安全、降低转运危重患者风险的重要环节 [1]。为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 , 一定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 对患者病情作出全面评估 , 转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预后处理工作 [2]。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 妥善安置好各种管道,包括液体通道、气管插管(胶布十字交叉固定好)、胃管(胃管沿侧脸固定于额头)、尿管(自制十字交叉胶带固定于大腿),为手术人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如病人存在躁动及不配合情况出现时应适时的选用镇静镇痛药物,我科一般选用力月西、芬太尼注射液,根据体重标准配置,使病人处于安静状态,医护人员转运前及时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分泌物情况。最后医生护士在联系介入导管室得到转运答复后,需再次严格评估病人是否存在可转运的可行性,可根据表格(见表一)来严格评估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转运风险极高的患者,应告知家属其危险性,必要时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2.3转运途中安全管理
转运时应配备一名主管医生、两名护理人员。所有转运人员应熟知病人各项情况,护士应严格掌握病人所使用各项血管活性药物及普通液体,保证液体通畅。严密管理气道,保证气管插管无脱落,出现痰堵可使用脚踩式吸引器连接吸痰管紧急使用。熟练掌握呼吸机各项参数,保证呼吸机与气管插管的连接性,转运途中尽量保证各种仪器不要震动,以免产生机器故障及报警。使用除颤心电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途中勤关注生命体征及心律状况,2 到 3 分钟需要复测,如遇紧急情况就地抢救。同时协调物管,保持生命通道的延续性。

2.4术中护理安全管理

\
 
2.4.1术前交接
采取团体式交接即:所有参与手术人员在尽可能短时间交接清楚病人情况:患者信息、病情基本情况、有无心律失常、生命体征现状、瞳孔、现用药液情况、有无抗凝治疗、气管插管及呼吸机各项参数、尤其对于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皮肤状况。 介入护士在掌握基本情况后应立即建立生命记录仪、保证静脉通道通畅性。负责转运护士注意呼吸机摆放位置应不妨碍 C 臂机的操作。完成后再次共同检查各项管道是否妥善固定好。打开急救车及除颤仪,方便使用。

2.4.2术中使用镇静药物管理
患者使用镇静剂时,介入护士应实时关注患者瞳孔、有无呛咳、有无分泌物堵塞气管。根据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医生多沟通,及时告知患者情况,实时调整镇静剂速度,以患者安静状态为准进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4.3术中液体管理
护士必须清楚液体输注。熟练掌握介入手术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详细了解其原理、使用范围、效果、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3]。定时补充肝素,根据出入量及梗死部位调节液体速度,尽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注意心电图变化,根据情况补充电解质;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根据生命体征严格掌控。

2.4.4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律
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心律失常发生。尤其血管再开通后,注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频发的多元及成对的期前收缩、室速、室颤时立即沟通医生,马上进行电复律,节省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做好护理记录。

2.4.5呼吸机运作情况
呼吸机出现报警及时查看源头出处。出现分泌多需要吸痰时应该告知医生暂停操作,尤其是在放置球囊、导丝、支架安置等关键时刻点。血氧饱和度提升后可暂停吸引,不用吸净。另需注意患者行肝素钠治疗,吸引一定要动作轻柔,不可莽撞, 以免引起呼吸道更大的出血。

2.4.6器材管理
介入室护士术前备好各种术中可能使用的导管、导丝、球囊及支架。准确传递各项材料,护士应熟知各种材料的型号,减少操作医生寻找材料所花费的时间。准备 IABP,方便术后使用。

2.4.7监测术中并发症
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包填塞、休克等都是十分危急的并发症,护士专科知识储备要强,同时护士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良好的预见性,提前判估可能会出现的事件,有效的协助医生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2.5 术后转运
报道显示,转运过程存在高风险,有高达 71% 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或严重的并发症,转运病死率比正常高 9.6%[4-6]。因此手术结束完毕,做好准运前的各项准备。再次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转运。保障各种导管的固定性及伤口出血情况。转运前吸一次分泌物。过床需要 4 人以上。

这时候介入室护士需要协同转运团队一起将病人送回病房。管床医生及一名护士协调生命通道,一名护士管理气道,介入室护士管理 IABP 及临时起搏器。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术中情况及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3结论

本组 9 例病人经过严格的评估及转运团队的精心工作, 全部安全通过围手术期。4 例病人植入临时起搏器,6 例病人安置 IABP。均安全返回病房。

4讨论

安全管理的护理模式是在围手术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度过高危的围手术期 [7]。危重老年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低,病情及其危重,围手术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及猝死率极高,因此医务人员有严格的转运计划及有效的运作团队、快速精湛的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危重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提高患者后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邵丽伟, 刘国红.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8(16):1469-1471.
[2]潘德华. 门急诊护理对危重症住院患者转运的护理管理探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4(13):71-72.
[3]冯建宇 , 田野 , 王君兰 . 关于介入病房护理特殊性管理的几点体会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18:774-775.
[4]金真菊 , 杨国珍 , 杨帆 , 等 .105 例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2004,19(4):25-26.
[5]魏莹 , 江淑聘 , 厉晓洁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探讨 [J]. 临床医学工程 ,2008,15(12):55-56.
[6]Day M W.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the northwest med star experience [J]. Crit Care Nure Clin North Am.2005,17(2):183-190.
[7]李云华 , 冯震霞 . 心脏介入病人术后心理状况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6).

《高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6/2018110603240051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