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5 17:59: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分成两组,将其中的44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实验组,44例中青年患者(年龄<60岁)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都是消化性溃疡,而且实验组出现胃溃疡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发生低血压或者是休克的现象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需要进行止血治疗的时间也长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老年群体更容易发生出血以及并发症情况,临床必须引起关注。

关键词: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临床特征

本文引用格式:崔肆茂.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9,19(40):66-67.0

引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一种急危重症病,发病较为迅猛,出血量较多,病死率非常之高[1]。尽管该病可发生于人的各个年龄段,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让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数量一直在呈增加趋势[2-3]。跟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更重,危险度更高。除此以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量较多,这就意味着治疗时必须尽快控制出血,同时也是有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4-5]。现为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上消化道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以便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按照年龄的不同分成两组,年龄>60
岁的为老年患者,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共包含44例患者,年龄<60岁的为中青年患者,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同样包括44例患者。所有被选入的患者中有男46例,女42例,年龄17~77岁,平均(42.4±3.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住院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病情表现、服药情况以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同时做好记录,分析疾病的病因以及临床特征。

1.3止血判断标准

         患者的血压趋向平稳状态,连续12h以上未曾黑便或者是呕血,对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进行复查,没有出现进行性下降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


2.2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都是呕血或者是黑便,在这一指标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患者发生低血压或者是休克的现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


2.3两组转归比较

        在治疗期间,实验组有3例发生死亡,其中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肝性脑病,1例失血性休克;对照组有1例因肝性脑病发生死亡。在得到有效止血的患者中,实验组止血所需时间为(90.0±2.2)h,对照组止血所需时间为(65.2±3.7)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因为胃、食管和十二指肠等器官出现病变,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现象。通常而言,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该病发病急,加上病死率非常之[6]高,威胁着患者的人身安全。一旦患者出现急性大出血,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血病因比较

        实验组跟对照组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都是消化性溃疡,实验组有24例,占54.5%,对照组有23例,占52.3%,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胃溃疡患者要比对照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体表现见表1。

         死亡率几乎可达10%,而在老年群体中的死亡率更是高达40%。这就能看出,上消化道出血在每个年龄阶段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这就导致病因跟临床特征也各不相同,只有对不同年龄段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以及临床特征展开分析,达到一定了解程度,才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为疾病的正确治疗争取更充分的时间,从而降低该病的病死率[7-8]。

        本次选取了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根据其结果可观察到,消化道出血在不同年龄段上的病因都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中青年患者跟老年患者患病的首要原因都是消化性溃疡,而在老年患者群体中,胃溃疡要更加常见一些。除此以外,老年患者发生肿瘤的几率要大于对照组,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比中青年患者的低下,加上胃黏膜屏障功能的大大衰退,而且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也在变差,所以机体在受到反复的破坏以及慢性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发生癌变。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见,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特征都是呕血或黑便,但也不乏存在单纯黑便的患者。从本次结果来看,在中青年群体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会逐渐转变成复合性溃疡以及胃溃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年龄的不断增加让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变差;②患者胃黏膜发生病变,或者是出现合并基础性病变的情况;③患者因为患有高血压、脑梗死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缘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NSAIDs药物,导致胃黏膜受到严重损害;④日常饮食等方面的刺激。随着年龄的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腹痛症状会变得不明显起来,开始逐渐出现失血性休克、贫血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死率也在增加,再加上机体神经末梢的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迟缓,对痛觉的耐受度也会有一定增高,所以就会出现腹痛不明显的患者。此外,临床上可能还会有未出现呕血,也没有明显的腹痛,但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存在。当患者出现头晕的症状时,就意味着患者的出血量已经很多,所以临床抢救也比较困难,因此病死率就会增加。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中,中老年群体的出血量偏少,但老年群体的出血量较多,所以,止血所需时间也比较长,这意味着上消化道出血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出血量。出现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有:老年患者的血管较为脆弱,一旦遭受侵蚀就很容易大量出血;再加上老年患者会因为自身的疾病而长期服药,所以消化道的上皮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出血;还有部分患者会合并动脉硬化等疾病。

        综上,上消化道患者自身年龄越大,早期的各项症状就越不够典型,最终的治疗效果也会越不如人意,所以必须尽早确定下病因,实施有效性措施,以便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杨旺明,叶泽兵,饶先伟,等.不同年龄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J].海南医学,2014,42(13):1975-1976.
[2]麻荣.对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4):45-47.
[3]周林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1493-1494.
[4]朱锦青.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1):80-81.
[5]张广超,康丽丽,唐艳萍,等.不同年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20(1):11-14.
[6]王鹏飞.上消化道出血650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92-93.
[7]周阳祥,肖麟.老年急性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9):112-113.
[8]宋红杰,唐建荣,付雪琴.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2):166-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