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例,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和治疗组(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使用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好转,但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边莹.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43,146.
0引言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肝硬化患者逐渐增多,现已成为了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硬化的形成原理是:由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在长期或者反复发作的影响下形成的肝损害。肝硬化按照疾病发展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而上消化道出血就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表现为:患者体内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出现了病变,在病变后引发了出血的现象;而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并且因为体内血容量的减少,导致了急性的周围循环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其致死率较高[1]。由于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使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2~69岁,平均(49.58±8.58)岁;治疗组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3~68岁,平均(50.32±7.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注射用生长抑素(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187)静脉滴注。通过慢速冲击注射0.25mg或以0.25mg/h的速度连续滴注给药。
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76)静脉滴注。40mg/次,1~2次/d,临用前将10mL专用溶剂注入冻干粉小瓶内,将上述溶解后的药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稀释后供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为15~30min。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观察。临床疗效参考标准:显效:治疗后的24~48h各种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的48~72h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病情趋于稳定;无效:治疗72h后,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病情无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分析后可看到,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上呼吸道出血为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之一,属于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展受病程进展的影响,在肝硬化初期,由于这时的肝脏代偿功能仍然比较完善,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但是进入到后期,肝硬化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门脉高压与肝功能损害,这时就很容易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即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包括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代谢性肝硬化等。肝硬化的预后情况较为复杂,可同时受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和并发症的影响,如要进行预防,则需要对病毒性肝炎进行重视,并加以防治,其预防内容如下:在早期发现时就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尤其是不能饮酒,还可以进行适量的锻炼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而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理为:食管内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该疾病的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生长抑素则为该疾病临床上常用的人工合成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机体,对内脏上的血管进行收缩,使血小板的聚集速度加快,进一步使血流速度放缓,肝脏血流量得到减少,增强其凝血作用[2]。虽然生长抑素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备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吸收功能,进而弱化患者的营养摄入,易导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因此,不推荐单独使用此药进行治疗,不过可以通过药物联合的方式进行服用,能够相辅相成,使得治疗效果更佳。
泮托拉唑作为第三代的质子泵抑制药,具有不可逆性,其治疗机制是:能够对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加以抑制,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进入到胃中,进而对胃酸作用进行改善,使胃内的pH值得到一定提升。泮托拉唑的优点明显:①对H+-K+-ATP酶具有选择性作用,且选择作用强;②该药物的耐受性很好,适应性强;③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和老年患者均可使用,并且不需要针对性的控制剂量,有很高的安全性;④对肝药酶的影响极弱,与其他药联合使用时,可以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3]。该药物与生长抑素可以联合使用,能够使患者的凝血效果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药物的止血效果,对该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治疗组在使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可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对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在王凯[4]的研究中显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上的借鉴和使用。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类似,也说明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可以积极采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也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好,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薛海连.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7):172-173.
[2]孙婷婷,邓国炯,郭春辉,等.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532(16):64-65.
[3]禤海锋.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31(5):85-86.
[4]王凯.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1-5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