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8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7例采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阶段的PaO2、SaO2的数值,评价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的数值升高、PaCO2的数值下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帮助新生儿在出现呼吸衰竭病症后,缓解、改善各项血气指标,疗效显著、见效快,临床推广作用强。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临床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王霞.新生儿呼吸衰竭87例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74+77.
0引言
呼吸衰竭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在“缺氧状态”下,新生儿各器官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生命体征如果无法趋向稳定,那么新生儿很容易出现其他危重症[1]。临床就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症有很多治疗方法,经临床实践,不同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是不同的,现本文就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表现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8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41例;平均孕周龄(35.42±39.52)周,出生体重1075-2756 g。
对两组患儿呼吸衰竭进行评级,研究组47例患儿,Ⅰ型呼衰26例、Ⅱ型呼衰21例;对照组40例患儿,Ⅰ型呼衰17例、Ⅱ型呼衰23例,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围绕呼吸衰竭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
1.2.1研究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连接湿化设备及相关导管,选择与患儿适配的鼻塞型号,固定好通气装置,对患儿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根据患儿呼衰情况、缺氧状态,设计调试供氧量,一般为4-6 L/min,如果患儿呼衰表现有所改善,可以下调供氧量,确保患儿吸入氧气浓度在40%左右即可[2]。
氧疗过程中,患儿尽量保持静止状态,并随时检查通气装置,避免漏气。如发现特殊情况,则需要马上调试供氧装置,必要时需要更换导管及鼻塞;再如患儿出现其他病症,形体时常变动,则需要改用头罩呼吸装置,使患儿时刻保持稳定吸氧状态,有利于临床观察和治疗。
1.2.2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运用吸氧装置,对不同患儿的供氧量进行调试,随时观察患儿呼吸状态和其他生命体征,随时调整。
1.3观察指标。对比采用氧疗治疗后,PaO2、SaO2的数值变化情况,对两组新生儿呼吸衰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分析疗效作用。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的数值升高、PaCO2的数值下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3.1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症对于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来说是比较大的威胁,它有着非常高的死亡率,是新生儿杀手之一。
该病症按照病因不一样分为新生儿吸入性呼吸衰竭以及新生儿感染性呼吸衰竭,据临床研究发现,呼吸衰竭主要是指新生儿因为吸入乳汁、胎粪或者是羊水后引起肺部的化学性炎症反应或者继发感染,诸多因素诱发呼吸衰竭。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呼吸窘迫,面色发青发紫,要立即接上氧气进行辅助呼吸,这时候选择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状况危急时需要用到面罩吸氧法。
3.2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临床引入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帮助患儿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辅助呼吸进入到正常呼吸状态,各项血气指标达到标准和要求。呼吸机产生的压力大于患儿气道的压力,所以辅助呼吸的作用明显,而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的氧流量通常为0-5.0 mL/min,呼吸效果不如使用呼吸机。
再加上,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利用湿化器,改善幼儿呼吸的频率和状态,让患儿的缺氧情况显著改善[3]。据临床数据证明,临床此阿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研究组,新生儿在治疗后,PaO2、SaO2的数值升高、PaCO2的数值下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鼻导管吸氧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临床观察获得,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在呼吸状态恢复平稳的时候,呼吸衰竭病症不易复发,基本能够保持之前的治疗状态。相较于鼻导管吸氧,治疗表现容易反复,对照组中,有4例患儿在呼吸状态平稳后又复发了呼吸衰竭病症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新生儿呼吸衰竭病症在临床上的表现突出,它能够在保证快速帮助患儿恢复正常呼吸状态的情况下,稳定患儿各方面的生命指标,使得患儿血气指标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未来几年,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技术还会透过临床实践不断发展应用,相关配套的治疗方案也会更加全面,如:辅助用药、护理等相关医疗服务,也能帮助患儿呼吸衰竭病症高效、科学、及时的救治,以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及安全。
参考文献
[1]彭福梅.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9):157-158.
[2]刘倩.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ICU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14):121-122.
[3]江家恒.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23例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0):117+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