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考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7 11:55: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考察对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诊治的25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12例,对其采用头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13例,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对其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4.62%;对照组33.33%,相较之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持续正压通气;鼻塞式呼吸机

本文引用格式:李勇.考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7,29.

0引言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类疾病,也名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其病因主要为早产儿缺少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张力难以维持平衡,导致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等[1-2]。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为辅助通气和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帮助患儿肺泡重新张开,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改善常规吸氧无法缓解的低氧血症,纠正无氧代谢情况下患儿的酸中毒症状等,因此在目前临床上得到普遍青睐[3]。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内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对25例早产儿肺透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详细内容如下所示。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接收诊治的25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男性7例,女性5例,共12例;胎龄28~33周,平均(30.94±1.17)周;出生体重1166~1687 g,平均(1374.19±145.02)g。观察组患儿,男性8例,女性5例,共13例;胎龄29~33周,平均(30.67±1.53)周;出生体重1151~1668 g,平均(1364.19±153.13)g。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中的25例患儿在出生6 h内均被诊断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均无肺出血等合并症;患儿家属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方式,主要为营养补充、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氨溴索较大剂量等促进其肺部成熟[4]。给予患儿鼻导管吸氧,插管前,需清理干净气管中的分泌物,注意患儿保持仰卧[5]。吸氧后,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仍未出现好转现象,故给予两组使用不同方式治疗:(1)对照组:直接给予患儿氧流量为4~6 L/min的头罩吸氧;(2)观察组:对患儿采用鼻塞式持续通气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根据其情况选取适宜的鼻塞或鼻罩并固定。通气前在湿化瓶内加入55~60 mL的蒸馏水并通电加温再接上氧气源,确保妥善接通所有管道并清除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与秽物[6]。将氧气源开通后,选择最佳的氧气浓度并将鼻塞植入患儿鼻孔内,需注意鼻塞妥善固定,患儿颈部垫高,以其确保气道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和缺氧症状的程度给予适当调节[7]。另一方面需记录患儿在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前和使用1 h后对其进行相关血气分析,若患儿相关血气指标已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且其呼吸困难的症状大幅缓解,可停用呼吸机,采用鼻导管吸氧直到完全停止给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12 h后的pH、PaO2、PaCO2的相关血气情况。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患儿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体征恢复正常,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患儿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有所好转,体征较为稳定,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效: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未改善或加重,体征和临床症状仍明显,患儿出现肺出血、气胸等并发症,或出现死亡,改行气管插管等。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气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各项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h后,经过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使用头罩吸氧的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13例患儿在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后,具有显效治疗效果的有8例,取得有效治疗效果的有3例,死亡1例,改行气管插管的1例,总有效率为84.62%(11/13);对照组的12例患儿在进行常规吸氧治疗后,具有显效治疗效果的有1例,取得有效治疗效果的有3例,死亡2例,改行气管插管的7例,总有效率为33.33%(4/12)。两组有效率相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早产儿肺透明疾病的救治状况来看,最常规的处理方式为在进行有效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情况下同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8]。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相关患儿若要取得显著疗效,应注意以下要点:(1)患儿一旦被确诊且常规给氧无效后,应及早采用上述呼吸机治疗;(2)尽量避免使用气管插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儿出现气漏等并发症的情况;(3)鼻塞的大小一定要根据患儿的情况合理选择,过大则会对其鼻中隔造成挤压,损伤鼻黏膜,过小则正压水平不能保持到最佳状态;(4)撤机时,需等待患儿血气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水平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再考虑撤机。本次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的13例患儿,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4.62%,总体结果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吸氧治疗方式疗效更高且更加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仍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154-156.
[2]侯怡,魏丽蓉,李秀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2):297-299.
[3]林春花.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8):73-75.
[4]文蕊,廖积仁.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4,43(18):111-112.
[5]李琳,杨云成.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在肺透明膜病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9):1158-1160.
[6]Kidszun A,Arnold C,Winter J,et al.Weaning Premature Infants from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urrent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Evidence[J].Klinische Padiatrie,2017,229(4):229-233.
[7]张小丽,何玉云.同步鼻塞式CPAP呼吸机治疗3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的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5):781-782.
[8]符梅竹,郭少丽,王丹.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J].山东医药,2017,57(33):9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