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螺旋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03 14:36: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腹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2例在我院经治疗后确定为腹部创伤的患者,将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

对照组在治疗前接受常规B超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接受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检查操作时间。

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80.5%;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

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达到95.1%,优于对照组的80.5%;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使诊断原因导致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使患者满意度提升提升。

关键词:腹部;创伤;螺旋CT;检查;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唐志勇.螺旋CT检查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75-176.0引言
腹部创伤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创伤性疾病,意外事故导致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在临床上所收治的所有创伤性疾病患者当中,该类患者占4%左右,其死亡率水平相对较高[1]。

腹部创伤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闭合性损伤,对相关脏器所受到的损伤程度进行准确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就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直接的影响。

由此可见,对于出现腹部创伤的患者,及时、准确的对病情做出诊断显得极为关键[2]。本文研究腹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82例在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经治疗后确定为腹部创伤的患者,将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2例;发病时间1-18小时,平均(5.6±1.3)小时;

年龄19-73岁,平均(41.5±7.1)岁;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14例,锐器伤1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14例;发病时间1-21小时,平均(5.9±1.6)小时;年龄19-77岁,平均(41.2±7.6)岁;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16例,锐器伤7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对照组在治疗前接受常规B超检查,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为我院现有的B型超声检查仪,对患者腹部进行全面的扫描处理,主要对腹腔的内部是否有游离状态的液体存在做出观察。

研究组在治疗前接受螺旋CT检查,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为我院现有的多层螺旋CT扫描仪,在扫描检查操作过程中层厚和间距水平均设置在5-10mm之间,首先实施平扫扫描检查,随后再对有必要的位置实施增强扫描检查,扫描检查的范围是从膈顶至肾下级位置,检查期间要对患者的腹膜后腔、肠道情况进行重点的观察,如果发现腹腔内部有游离状态的液体,则需要对是否存在内脏破裂、血肿等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1.3观察指标。①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②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③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④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⑤检查操作时间。

\
 
1.4满意度评价标准。在治疗计划全部结束后,通过满分为100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对满意度按照如下标准进行调查。≥80分满意,<60分不满意,其余均为基本满意[3]。

1.5数据处理方法。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s)表示,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研究组研究对象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纠纷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和12.2%,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对照组有33例患者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其符合率为80.5%;研究组有39例患者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其符合率为95.1%。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对照组腹部创伤病情复诊3例,漏诊5例,比例分别为7.3%和12.2%,研究组腹部创伤病情复诊1例,漏诊1例,比例分别为2.4%和2.4%,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患者对检查方案及结果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对腹部创伤病情检查方案及结果感到满意,19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0.5%;研究组患者中有27例对腹部创伤病情检查方案及结果感到满意,12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1%。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检查操作时间。对照组患者常规B超检查共计操作(16.37±2.50)min,研究组患者螺旋CT检查共计操作
(10.59±1.74)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胸腹部创伤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一种较多见的急诊病例,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很多,通过临床实践调查发现,主要包括井下事故、煤矿事故、车祸伤等三种类型[4]。

由于腹部创伤患者通常情况下存在多器官或系统同时出现病理性损伤的问题,以腹腔脏器、胸、肾等最为常见,病情程度和表现相对而言较为严重和复杂,可以说是十分的凶险,在发病之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休克,生命安全很有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此,在发病最短的时间内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对于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保证患者转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救治措施及时并适宜,从而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防止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使患者疾病的风险性程度加重[5-6]。

通过常规B超影像学技术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对患者局部的积血情况、腹腔脏器损伤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但是如果创伤口的长度相对较小,创伤的位置相对较为隐蔽,B超检查操作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产生的实际检查结果也往往不是十分理想,会对病情最终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7]。

如果患者的肝脾膈面受到损伤,通过常规B超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发生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加大,在对其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腹腔内部所存在的一些气体会产生干扰,从而使检查的准确性明显下降[8]。

多层螺旋CT技术主要具有无创和快速两大基本特点,检查的准确率和空间分辨率水平相对较高,通过对图像进行重建,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实质性损伤情况进行判断,目前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过程中。

胰腺属于位于腹膜后的一个重要脏器,其位置较深,由于腹腔肠气反射所造成的影响,常规B超检查的观察效果会受到较大的限制。而通过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对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进行判断,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所得CT值可以对腹腔的液体的定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对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的实践发现,CT技术在该领域应用同样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一些合并妊娠的患者不能够通过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部分病情程度严重,不能够移动的患者,只能在床旁接受相关检查。

因此在应用CT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重其适应证,此外CT检查所需的费用与常规B超检查比较要相对高一些,患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9]。

总之,腹部创伤患者采用螺旋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使诊断原因导致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使患者满意度提升提升。

参考文献

[1]唐俊军,黄宗良,王国良,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5,4(2):95-98.
[2]吴有国.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B超在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38-40.
[3]陈湧泉.多层螺旋CT平扫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92.
[4]刘冬,郭勇,张连阳.腹部钝性创伤中肠道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9):717-720.
[5]李勇坚.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及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149-150.
[6]廖文华,何旭升,周伟文.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4,40(35):7866-7867.
[7]郭越炯.螺旋CT在胸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2):368-369.
[8]王秀波,赵建明,杨军舰,等.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3):72-74.
[9]石俊英,史景璐,张斯佳.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326-3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