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 76 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先入院的 38 例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后入院的 38 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抢救成功率方面, 观察组为 94.74%(36/38),对照组为 81.58%(31/38),P<0.05;在有效救治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7.1±17.6)min、(45.2±15.4)min,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7.89%(3/38)、21.05%(8/38),P<0.05。结论 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措施;急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颜慧玲 . 探析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69,275.
0引言
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和护理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照研究,探讨急诊护理措施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12 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 76 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如下两组:
(1)对照组 38 例患者,包括男、女分别为 21例、17 例,年龄 18-71 岁,平均(38.9±3.8)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 15 例,高空坠落伤 10 例,锐器刺伤 8 例,其他 5 例。
(2)观察组 38 例患者,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 22 例、16 例,年龄 15-70 岁,平均(37.6±4.1)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 16 例,高空坠落伤 9 例,锐器刺伤 9 例,其他 4 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符合进行对照研究的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 38 例患者为先入院的患者,给予他们严重创伤性休克的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遵医嘱用药、做好呼吸道通气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 38 例患者(后入院患者)急诊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实施急诊护理措施之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了严格系统的急诊护理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急救知识以及急诊护理技术,熟悉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步骤的相互衔接,具备较高的职业责任感,有良好的工作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工作。
1.2.2安排专人实施护理
由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因此需要指派经验丰富、护理专业水平较高、心理素质较好的护理人员对此类患者实施专人护理。为患者摆放休克体位,即将患者的头部以及躯干抬高 20-30°,将患者的下肢抬高 10- 15°,这样能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流状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腹腔脏器和膈肌上移而对患者的心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1-3]。
1.2.3保持气道通畅
及时将患者呼吸道中的血块、分泌物等异物清除干净,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误吸而导致窒息。对患者实施氧疗,保持氧浓度为 40-50%,氧流量为 4-6L/min[2]。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或是气管插管。进行以上处理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血气分析,以判断治疗效果。
1.2.4及时开放静脉通道
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备输液和血容量的补充,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另外,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通常存在一些大的伤口,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应当远离大伤口,以避免对伤口造成不良刺激,同时避免输血、输液从伤口渗出,影响效果 [4]。
1.2.5做好用药护理
多数休克患者可出现血压的异常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患者血压情况的监测,如果有血压的异常改变,可通过给予患者多巴胺等药物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5]。此外, 代谢性酸中毒也是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遵医嘱适当补充一些碱性溶液进行酸碱中和作用,从而维持酸碱平衡。
1.2.6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休克之后,患者家属由于遭受沉重打击,容易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一些患者家属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甚至会干扰到对患者的正常抢救。为此,需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同时对他们做好术前教育,告知患者各项医疗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更好地保证患者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6]。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 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有效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 94.74%(36/38),有效救治时间为(67.1±17.6)min,对照组两项数据分别为 81.58%(31/38)、(45.2±15.4)min,均 P<0.05,组间差异明显。
2.2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 3 例并发症,分别为 1 例血栓患者和 2 例器官损伤患者,占比为 7.89%,对照组共 8 例并发症,其中血栓和器官损伤分别为 2 例、6 例,占比为 21.05%,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的外界暴力作用之后, 由于发生重要脏器损伤、严重出血等情况,导致机体微循环灌注不足,加之受到创伤疼痛、内心恐惧等创伤应激反应而出现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 [7]。相比于失血性休克而言,创伤性休克情况更加复杂、严重。导致创伤性休克的原因常见的有交通意外、机械损伤、坠落伤等。近年来,因各种创伤所致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如不能及时对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及护理措施,会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8]。而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措施,结果表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升高,且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 急诊护理措施用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晓艳 , 周慧峰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8):17336-17337.
[2]张旭霞 . 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84):224.
[3]黄珍珍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33):67-68.
[4]毛旭娣 .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11):2083,2085.
[5]邱彩媛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1(10):91,93.
[6]张瑾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18):227-229.
[7]田媛 . 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47):317.
[8]张秀香 , 郑玉秀 .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处理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29):261-262.
《探析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5/2018102502313456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