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3 10:53: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特点,总结用药经验。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共采用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4例,肝癌术后预防性介入化疗14例,介入灌注治疗4例,化疗栓塞10例。

药物选择奥沙利铂50 mg、表柔比星10 mg。动脉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0例,TP方案11例、滋养细胞肿瘤选择EMA/CO方案19例。结果肝癌预防性介入治疗,复发率(2/14),出现不良反应5例。

妇科肿瘤介入治疗对象中卵巢癌治疗后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60%(18/30),稳定率76.7%(23/30),出现不良反应8例。

结论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基本合理;今后在联合方案的选择、介入治疗剂量的选择上需要进行优化。

关键词: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药物

本文引用格式:赵亮.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75+77.0引言
介入化疗是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适合那些复发、转移的对象。

介入治疗不同于全身化疗,是一种局部化疗方法,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经验非常必要。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共采用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4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共采用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4例,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
(59.4±8.2)岁。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4例,动脉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0例,卵巢癌11例、宫颈癌19例。

1.2方法

1.2.1肝动脉介入治疗:针对外科切除术的对象,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5Fr管插管到肝固有动脉,常规造影。预防性治疗,确认无肿瘤、肿瘤病灶,拟进行治疗。其中介入灌注治疗4例,化疗栓塞10例。

药物选择奥沙利铂50 mg、表柔比星10 mg,将药物与碘油2-4 mL混合制作成为栓塞乳剂,灌注治疗对象仅进行肝动脉灌注。

1.2.2妇科肿瘤介入治疗:Seldinger法,DS指导下,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0.5 cm穿刺股动脉只管,直入5F Cobra导管,置于腹主动脉分叉2 cm处,注入碘海醇,压力136.1 kPa、速度10 mL/s,进行DSA检查,充分的评估肿瘤的部位、血供方式、大小、血管分布扥情况。

\
 
超选择性病灶或转移灶供血动脉插管,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远端,灌注化疗药物,最后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动脉分支近端。
 
药物选择TP方案11例,TXA135 mg/m2,奥沙利铂130 mg/m2,先灌注2/3紫杉醇,而后1/3介入后静脉用药,奥沙利铂静脉用药。滋养细胞肿瘤选择EMA/CO方案19例,MTX1000 mg/m2,灌注2/3,另1/3介入后静脉给药,此后按照要求静脉应用更生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药物。

2结果

2.1肺动脉栓塞。14例对象肝癌预防性介入治疗,复发率(2/14),复发时间介入治疗后第15、18个月。出现不良反应5例,主要为骨髓移植1例、腰痛1例、肝功能损害1例、发热3例。

2.2妇科肿瘤介入化疗。妇科肿瘤介入治疗对象中卵巢癌治疗后β-HCG水平(3142.4±1453.2),低于治疗前
(5561.4±1563.1)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例对象中,CR8例、PR10例、SD5例、PD7例,总有效率60%(18/30),稳定率76.7%(23/30)。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热1例、骨髓移植2例、肝功能损害2例、发热3例。

\
 
3讨论

在基层医院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比较狭窄,本院主要为肝癌切除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肿瘤的降肿瘤负荷治疗,这些适应中肿瘤的细胞所处的时期比较固定,客观上对药物的选择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在制定介入化疗方案基本原包括以下几点:①标准的方案,研究中的奥沙利铂+表柔比星方案,妇科恶性肿瘤的TP方案、EMA/CO方案都是目前最常用的化疗治疗方案,得到足够的循证医学研究,可以重复[1];

②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本组对象适应症比较狭窄,主要为早中期肝癌,符合手术切除治疗适应症,而妇科恶性肿瘤的分期比较复杂,包括初发的Ⅱ、Ⅲ、Ⅳ期的对象,复发的对象,此类对象的肿瘤的负荷较高,选择联合治疗;

③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性治疗,还是姑息性化疗,还是辅助化疗;

④充分的考虑患者的耐受,本组对象选择介入治疗,耐受尚可。

相较于全身化疗,采用介入化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①药物对肿瘤直接杀伤以原型起作用为主;②具有浓度依赖性;③抗肿瘤作用迅速、强大,可以发挥介入治疗的优势,通过快速提升肿瘤内的药物浓度,从而杀灭癌细胞;④对机体的副作用要更小,从而减少局部血药浓度过高导致的不良反应[2]。

根据这一原则来看,对于中晚期的妇科恶性肿瘤,紫杉醇比较合适,这是一种临床一线抗癌药物,期可以阻断细胞有丝分裂,将其停止在G2晚期、M期,适合中晚期对象,同时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诱导杀灭肿瘤细胞,适合滋养细胞肿瘤。

对于肝癌治疗对象,奥沙利铂是目前第三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率较低,对于预防性治疗的对象,可以杀灭残留的肿瘤病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表柔比星又称为表阿霉素,适合原发性肝细胞癌和转移性癌治疗,在长期维持于低血浆浓度时作用可大为增强,推荐持续点滴用药,但是考虑到期在肝清除率较高,推荐作为肝癌的预防性介入化疗,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4]。

介入治疗的药物可以是化疗方案中的一种药物,也可以部分介入灌注、栓塞,部分静脉应用,目前对于介入治疗使用剂量、静脉使用的剂量选择仍然存在争议。本院采用的“三明治”模式,减少灌注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导致的损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有助于延长作用时间。

3 结论

基层医院恶性肿瘤介入化疗的药物选择基本合理;今后在联合方案的选择、介入治疗剂量的选择上需要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高婷,李超,梁锌,等.中国癌症流行的国际比较[J].中国肿瘤,2016,25(6):409-411.
[2]蒲兵,孙秀美,刘秀平.123例胃肠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合理性评价[J].山东医药,2014,54(35):76-78.
[3]蒲兵,谢法东,孙波,等.抗肿瘤合理用药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143-146.
[4]王程程,彭媛,陈芙蓉,等.肿瘤联合化疗与用药顺序[J].中国药房,2013,24(26):2470-24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