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300 例疑似 CIN 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阴道镜行醋白试验、碘试验检测,以宫颈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检查在 CIN 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300 例疑似 CIN 患者中 CIN 250 例,其中 CIN Ⅰ 115 例,CIN Ⅱ 112 例,CIN Ⅲ 23 例,其余 50 例中宫颈炎 45 例,宫颈癌 5 例;阴道镜检查诊断CIN 的准确度为 88.00%(264/300),灵敏度为 86.40%(216/250),特异度为 96.00%(48/50)。结论:阴道镜检查诊断 CIN 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可为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阴道镜;宫颈上皮内瘤变;效能
宫颈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临床研究发现,从癌前病变进展为宫颈癌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所以做好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给予有效干预,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的总称,其缺乏典型症状表现,常规检查难以及时确诊,因此临床一直在探求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4]。本文探讨阴道镜检查在 CIN 筛查中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300 例接受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白带异常、阴道出血、性交痛等症状,或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阳性。排除标准: 淋病奈瑟菌、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染;检查部位出血。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年龄 34~62 岁,平均(50.38±9.64)岁。
1.2 方法 采用双目阴道镜(长沙新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LBD-2000)行阴道镜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窥阴器暴露宫颈阴道部,通过无菌棉球彻底清除宫颈分泌物,将物镜移至与宫颈口相距10~15 cm 的位置,通过低倍镜观察宫颈颜色及解剖学外观,绿光滤镜观察血管,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然后涂醋酸观察上皮颜色改变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最后涂碘着色观察。(1)醋白试验:用3%~5% 醋酸棉球浸湿宫颈移行带,1 min 后用高倍镜(30 倍)观察,若存在醋白上皮为醋白试验阳性。(2)碘试验:采用 5% 复方碘溶液浸湿宫颈和阴道壁,正常的上皮细胞因富含糖原染色后变为棕褐色,为碘试验阳性。(3)病理学检查:在镜检异常区多点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镜检查诊断CIN 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1)阴道镜下 CIN 诊断标准。低级别病变(CIN Ⅰ):薄醋白上皮出现慢但消失快;病变边缘不规则且模糊,但表面光滑;细小点状血管规则地镶嵌;醋酸白区域的碘试验基本为阳性,少数是斑点状。高级别病变(CIN Ⅱ、CIN Ⅲ):厚实且致密的醋酸白环覆盖在柱状上皮开口,提示腺体受累;醋酸白区域的碘试验均为阴性,碘染色表现为亮黄,能够发现粗点状血管或粗镶嵌。(2)病理学检查,根据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标准中的 CIN 分级。CIN Ⅰ:轻度,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较轻,排列不整齐,但保持极性;CIN Ⅱ:中度非典型增生,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CIN Ⅲ:重度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 [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300 例疑似 CIN 患者中 CIN 250 例,其中CIN Ⅰ 115 例,CIN Ⅱ 112 例。CIN Ⅲ 23 例,其余50 例中宫颈炎 45 例,宫颈癌 5 例。
2.2 阴道镜检查诊断 CIN 的效能 阴道镜检查诊断 CIN 的准确度为 88.00%(264/300),灵敏度为86.40%(216/250), 特异度为 96.00%(48/50)。见表 1。
3 讨论
当前认为宫颈癌的致病原因是持续性的高危型 HPV 感染,其进展为高级别的 CIN,然后经 10年左右继续进展为宫颈浸润癌 [6-7]。从这一病变过程可知,宫颈癌筛查中及早发现 CIN,并通过积极的干预避免其不断进展,相比在宫颈癌出现后进行诊断及治疗更具意义,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8-9]。
阴道镜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常用方法,总结既往研究可知阴道镜筛查的主要优势为微创、敏感、漏诊率低、快捷方便、价格低廉、预测准确度高 [10]。有研究证实,阴道镜检查联合细胞学检查能够保证更高的筛查准确度 [11]。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镜检查诊断 CIN 的准确度为 84.00%(252/300),灵敏度为 81.6%(204/250),特异度为 96.00%(48/50),表明利用阴道镜检查诊断CIN 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阴道镜检查诊断 CIN 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临床可为医师判断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 . 提高阴道镜检查技术在农村宫颈癌检查项目中的意义 [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7,8(6):61-63.
[2]汤雅玲,付莉 . 阴道镜拟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病理诊断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11(11):60-63.
[3]戈文舜,钱洁芳,任丽芳,等 . 不同年龄 HR-HPV 病检结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11):1368-1373.
[4]王娟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研究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2):191-192.
[5]王昱,李卿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中感染情况的临床研究 [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 28(6):44-46.
[6]屈海红,赵帅华,胡文娟 . 宫颈高危型 HPV 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J]. 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2):2073-2076.
[7]阎晓丹 . 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4):78-79.
[8]汤雅玲,陈宝花,付莉 . 影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24-25.
[9]刘蔚霞 . 宫颈癌筛查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 16/18 阳性后联合阴道镜检查的可行性分析 [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6): 500-503.
[10]冯文华,张冠军,隋燕霞,等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假阳性和假阴性分析及质量控制的探讨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19(12):44-48.
[11]向小丽,蔡昱,段仙芝,等 . 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 [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856-28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609.html